金属矿床取样

金属矿床取样

年份: 1956

作者: 阿尔波夫著;李世雄等译

出版: 北京:地质出版社

页数: 212

格式:PDF



目录

前言
序言
-- 第一节 取样的任务、种类和方法
-- 第二节 苏联科学在取样方法及理论发展上的地位
第一篇 地质普查工作中的取样
-- 第一章 重砂测量
---- 第一节 杓盘取样
---- 第二节 重砂样品的采取
---- 第三节 重砂样品的处理
---- 第四节 重砂测量的编录
-- 第二章 金属量测量
---- 第一节 金属量测量的方法
---- 第二节 金属量测量的实例
-- 第三章 普查时砂矿及矿石的取样
---- 第一节 砂矿的普查取样
---- 第二节 矿石天然露头及矿石碎块中的取样
---- 第三节 地质普查队中取样工作的组织
第二篇 勘探和开采时砂矿取样
-- 第四章 钻孔取样
---- 第一节 手动冲击回转钻探
---- 第二节 机械冲击钻探
---- 第三节 重砂中贵重矿物的提取
---- 第四节 测定样品和全钻孔中贵重矿物的品位
-- 第五章 坑道取样
---- 第一节 探井取样和样品加工
---- 第二节 地下坑道的取样
---- 第三节 采掘工作面的取样
---- 第四节 含金属砂样的机械分析和贵重矿物的筛分
---- 第五节 砂矿床取样的工作组织
第三篇 勘探和开采时金属矿床的取样
-- 第六章 岩心钻探取样
---- 第一节 岩心取样
---- 第二节 钻泥和岩粉的取样
---- 第三节 坑内岩心钻探取样
---- 第四节 以坑道取样校正钻孔取样的结果
-- 第七章 手动及机械冲击钻探的取样
---- 第一节 手动钻探时的取样
---- 第二节 机械冲击钻探的取样
-- 第八章 坑道的化学分析取样
---- 第一节 拣块法
---- 第二节 方格法和攫取法
---- 第三节 刻槽法
---- 第四节 打眼法
---- 第五节 应用深尺钻眼进行取样和勘探
---- 第六节 剥层法
---- 第七节 决定取样方法选择的因素
---- 第八节 选择取样方法的实验工作
---- 第九节 掌子样品间的距离
---- 第十节 分析用样品的合并
---- 第十一节 综合取样法
---- 第十二节 样品的包装和运送
---- 第十三节 化验室工作的检查及化学分析的精确度
-- 第九章 坑道中的全巷取样法
---- 第一节 全巷取样法的特点
---- 第二节 碎矿场中金矿石的取样及样品的加工
---- 第三节 稀有金属矿的取样及样品的加工
---- 第四节 漂砾铁矿的取样
---- 第五节 含金属砾岩的取样
---- 第六节 全巷取样的组织和编录
-- 第十章 已采矿石的取样
---- 第一节 矿山矿石堆中及选矿场中矿石的取样
---- 第二节 商品矿石的取样
---- 第三节 开采时矿石损失及其贫化的计算
---- 第四节 选矿场中的矿石取样
-- 第十一章 矿石物理性质的测定
---- 第一节 矿石体重的测定
---- 第二节 矿石湿度的测定
---- 第三节 矿石孔隙度的测定
---- 第四节 矿石和岩石松散系数的测定
---- 第五节 采出的矿石与含金属砂的机械分析
---- 第六节 矿石其他物理性质的测定
-- 第十二章 矿石的矿物取样
---- 第一节 重力法
---- 第二节 根据矿石类型的矿物取样
---- 第三节 矿物取样的其他方法
-- 第十三章 技术取样
---- 第一节 技术取样的任务
---- 第二节 矿石之技术加工性质与矿石构造、大小及矿物包体频率间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技术样品的采取和编录原则
-- 第十四章 化学分析样品的加工
---- 第一节 样品加工操作
---- 第二节 样品的破碎
---- 第三节 过筛及筛分
---- 第四节 样品的拌匀及缩减
---- 第五节 决定样品可靠重量的主要因素
---- 第六节 契却特定律
---- 第七节 样品加工的程序和组织
-- 第十五章 主要成因类型之金属矿床掌子取样的特点及其实例
---- 第一节 接触交代类型的铁矿床
---- 第二节 沉积类型的铁矿床
---- 第三节 变质类型的铁矿床
---- 第四节 表生类型的风化壳铁矿床
---- 第五节 沉积类型的锰矿床
---- 第六节 铬铁矿床
---- 第七节 含铜黄铁矿床
---- 第八节 多金属矿床
---- 第九节 镍矿床
---- 第十节 铝土矿
---- 第十一节 脉状热液金矿
---- 第十二节 稀有金属矿床
---- 第十三节 含铂砾岩矿床
第四篇 取样结果的处理
-- 第十六章 取样的地质和技术编录
---- 第一节 样品采取及加工时的原始编录
---- 第二节 样品分析的最终编录
---- 第三节 矿床取样工作的设计
-- 第十七章 平均指标的确定
---- 第一节 掌子金属平均品位的确定
---- 第二节 按沿脉坑道和水平层确定平均厚度及平均品位
---- 第三节 根据岩心钻探时岩心及岩泥分析结果计算金属平均品位
---- 第四节 特高金属品位样品的计算
-- 第十八章 运用变化系数统计方法整理取样资料
---- 第一节 矿床中金属品位变化曲线的特点
---- 第二节 变化系数的确定及其实际意义
---- 第三节 各组份间对比关系的确定
-- 第十九章 平面图及剖面图上金属品位的几何制图
---- 第一节 富矿体及其等值线几何制图法
---- 第二节 单独样品及组合样品的代表性。组合样品的编组方法
---- 第三节 金属矿化强度的指数
---- 第四节 在坑道的开拓区及开采层范围之外的富矿体的推断
附录 取样工作保安规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