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工业史纲要  1917-1940

苏联工业史纲要 1917-1940

年份: 1957

作者: (苏)洛克申(Э.Ю.Локшин)著;张贤务,陈慧芬译

出版: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数: 289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作者的话
-- 序言
第一章 革命前俄国工业的落后状态
--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革命前俄国工业的一般概况
-- 二 革命前俄国工业水平很低
--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俄国工业(1914-1917年3月)
第二章 准备和进行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工业(1917年4月-1918年)
-- 一 十月革命前夕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经济纲领
-- 二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最初措施
-- 三 工业国有化
-- 一 国内战争开始和工业纳入战时轨道
第三章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的工业(1918-1920年)
-- 二 国内战争时期工业管理的组织
-- 三 国内战争时期为加强劳动纪律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斗争
-- 四 国内战争时期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 过渡到恢复国民经济和平工作时期的工业(1921-1925年)
-- 一 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和工业改组
-- 二 振兴工业的初步成就
-- 三 1923-1924年期间的经济困难及其克服。币制改革
-- 四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时的苏联工业
第五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的苏联工业(1926-1928年)
-- 一 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客观必然性
-- 二 社会主义的工业化方法
-- 三 工业基本建设问题
-- 四 在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上工业的初步成就
-- 五 干部问题
第六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苏联工业(1929-1932年)
-- 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开始实行
-- 二 社会主义的全线进攻
-- 三 工业管理工作的改组
-- 四 1930-1931年的信用改革
-- 五 经济建设的新任务
-- 六 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情况总结
第七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的苏联工业(1933-1937年)
-- 一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任务和工业的改组
-- 二 斯达汉诺夫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 三 工业部门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总结
第八章 第三个五年计划和平时期内的工业(1938-1941年6月)
-- 一 苏联的基本经济任务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任务
-- 二 进一步在组织上巩固工业
-- 三 努力提高生产技能和加强劳动纪律
-- 四 1938-1940年期间工业的发展和第十八次党代表会议向工业提出的新任务
第九章 伟大卫国战争以前的苏联工业状况概述
-- 一 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工业生产部门构成的变动
-- 二 苏联工业的技术改造
-- 三 苏联工业原料基地的发展和工业布局的变动
-- 四 干部和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