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年份: 1956
作者: (苏)别洛杰尔斯基(А.Н.Белозерский),(苏)普洛斯库利亚科夫(Н.И.Проскуряков)著;曹宗巽等译
出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数: 405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碳水化合物
--
Ⅰ 碳水化合物的定性反应
--
1. 显色反应
--
2. 碳水化合物的氧化反应(氧化还原序列反应)
--
3. 与苯胼的反应
--
Ⅱ 碳水化合物的定量测定
--
1. 还原糖的测定
--
2. 葡萄糖的微量测定
--
3. 用碘滴定的法测定醛糖
--
4. 糖的微量测定
--
а) 重量法
--
5. 五碳糖的测定
--
б) 比色法
--
в) 甲基五碳糖的测定
--
6. 氨基糖的测定
--
7. 糖醛酸的测定
--
8. 按照显色反应测定糖醛酸
--
9. 甘露醇的测定
--
10. 用直接法测定淀粉
--
11. 用直接法测定纤维素
--
12. 糖的旋光测定法
--
Ⅲ 在一份样品中定量测定各组碳水化合物
--
1. 分析材料的准备
--
2. 分析样品的称取
--
第一组碳水化合物
--
3. 碳水化合物的分组测定
--
第二组碳水化合物
--
第三组碳水化合物
--
第四组碳水化合物
--
第五组碳水化合物
--
在同一份样品中定量测定碳水化合物方案的变更
--
Ⅳ 某些碳水化合物及与其相近的产物的制备
--
1. ι-阿拉伯糖的获得
--
2. 木糖的获得
--
3. 菊糖的获得
--
4. 利用酶促法获得麦芽糖
--
5. 六碳糖二磷酸酯的获得
--
6. 利用酶的途径而获得葡萄糖-1-醚酸酯(科里氏酯)
--
7. 类似淀粉物质的酶促合成
--
8. 从麸皮中制备籽酸盐
--
9. 苦吉仁甙的制备
--
10. 毛地黄甙的制备
第二章 脂类化合物
--
Ⅰ 脂类的获得与定量测定
--
1. 游离脂类的定量测定
--
2. 结合态脂类的测定
--
3. 利用皂化法测定脂肪
--
4. 供分析用的油的制备
--
5. 磷脂的制备
--
6. 甾醇的定量测定
--
а) 甾醇的比色测定
--
б) 用重量法测定甾醇
--
7. 麦角甾醇的制备
--
Ⅱ 脂类物质的分析
--
A. 油的化学常数的测定
--
1. 酸值
--
2. 游离酸与中性脂肪的测定
--
3. 皂化值与酯化值
--
4. 油中结合态脂肪酸的测定
--
а) 不溶于水的脂肪酸和油的不可皂化部分的测定(金涅尔值)
--
б) 不溶性酸的测定
--
в) 油中不溶于水的脂肪酸平均分子量的测定
--
5. 碘值
--
6. 乙醯值和羟值
--
7. 过氧化值
--
8. 在同一份样品中各个数值的联合测定
--
Б. 将油分解为其组成部分
--
1. 油的水解
--
2. 油的皂化产物的分离
--
а) 甾醇的测定与分离及其鉴定
--
б) 由水层中将脂肪酸分离
--
в) 以铅盐状态将脂肪酸分出
--
г) 固态脂肪酸
--
д) 液态脂肪酸
--
3. 甘油的测定
--
Γ. 将磷脂分解成其组成部分
--
Β. 油的定性反应
第三章 蛋白质及其分解和转变的产物
--
Ⅰ 各种形式氮的测定
--
1. 总氮量的测定
--
2. 氮的微量测定
--
3. 蛋白质氮与非蛋白质氮的测定
--
4. 氨的测定
--
5. 用扩散法进行氨的微量测定
--
6. 醯胺氮的测定
--
7. 碱性氮的测定
--
8. 氨基氮的气量计测定
--
а) 范-斯莱克法
--
б) ɑ-氨基酸氮的简化气量计测定法
--
9. 用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
--
10. 用铜法测定氨基氮
--
11. 羧基的测定
--
12. 用水合茚三酮测定游离氨基酸
--
13. 嘌呤碱的氮的测定
--
Ⅱ 从植物材料中制取蛋白质
--
1. 概说
--
2. 某些蛋白质的制取
--
3. 已提取的蛋白质制品的鉴别
--
Ⅲ 蛋白质的反应
--
1. 显色反应
--
2. 沉淀反应
--
1. 水解及水解液的分份
--
а) 蛋白质的水解
--
Ⅳ 蛋白质的水解及若干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
б) 从水解液中除去粘胶和硫酸
--
в) 氨的驱除和测定
--
г) 用磷钨酸将水解液分份
--
д) 用银盐将碱性氨基酸分份
--
е) 用银盐将水解液分份
--
2. 若干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
а) 组氨酸的测定
--
б) 精氨酸的测定
--
в) 已氨酸的测定
--
г) 测定氨基酸的酶促法
--
д) 双羧酸的测定
--
е) 酪氨酸的测定
--
ж) 丙氨酸的测定
--
з) 苯丙氨酸的测定
--
и) 脯氨酸与羟脯氨酸的测定
--
к) 色氨酸的测定
--
п) 蛋氨酸的测定
--
м) 胱氨酸的测定
--
Ⅴ 用纸上色谱分布法分离并测定氨基酸
--
Ⅵ 某些氨基酸的获得
--
1. 胱氨酸的获得
--
2. ?氨酸的获得
--
3. 酪氨酸的获得
--
4. 精氨酸的获得
--
5. ?氨醯胺的获得
--
6. 还原态?胱甘胜的获得
--
Ⅶ 核蛋白和核酸
--
1. 分离核蛋白的一般原理
--
2. 核蛋白制品的鉴定
--
3. 由小麦胚中获得结构核蛋白
--
4. 按照磷来测定核酸
--
5. 依照与二苯胺的反应定量地测定胸腺核酸
--
6. 由酵母菌中获得核糖核酸
--
7. 胸腺核酸的获得
--
8. 由胸腺核酸中获得腺嘌呤,鸟?嘌呤和胸腺嘧啶
--
Ⅶ 植物碱
--
1. 定性反应
--
2. 分离和测定植物碱的一般方法
--
3. 菸碱的测定
--
4. 咖啡碱的测定
第四章 酶
--
Ⅰ 水解酶类
--
1. 脂肪酶
--
2. 麦芽糖酶
--
3. β-葡萄糖甙酶
--
4. 转化酶(蔗糖酶)
--
5. 淀粉酶
--
6. 蛋白分解酶
--
7. 脲酶
--
Ⅱ 碳链断链酶类
--
8. 酒精发酵的酶和辅酶
--
9. 酪氨酸酶
--
10. 过氧化氢酶
--
11. 去氢酶
--
12. 过氧化物酶
--
Ⅲ 活细胞中酶作用的定量测定法(真空渗入法)
第五章 发酵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
1. 概说
--
2. 中性的发酵产物的定性反应
--
3. 中性发酵产物的定量测定
--
а) 醛类的测定
--
б) 丙酮的测定
--
в) 乙醇的测定
--
г) 丁酮(2)醇(3)的测定
--
4. 挥发性脂肪酸的定性反应
--
5. 存在与混合液中的挥发性脂肪酸的快速鉴定
--
6. 挥发性酸的测定
--
7. 以银盐的状态测定挥发性脂肪酸
--
8. 个别挥发性脂肪酸的定量测定
--
а) 蚁酸
--
б) 乳酸的定量测定
--
9. 柠檬酸的微量测定
第六章 维生素
--
Ⅰ 维生素
--
1. 维生素B1与B2的荧光测定法
--
2. 在用硫氰化溴法测定食品中菸碱酸或抗癞皮病维生素
--
3. 维生素C的测定
--
1. 叶绿素的定量测定
--
Ⅱ 色素
--
2. 叶绿素“ɑ”与“ъ”的获得
--
3. 胡萝卜素的定量测定
--
Ⅲ 鞣质
--
1. 定性反应
--
2. 用容量法定量测定鞣质
--
Ⅳ 橡胶与硬橡胶的测定
--
1. 提取法
--
2. 碱煮法
--
Ⅴ 普里夫利赫型梯式光度计
第七章 辅助分析法
--
1. 将材料烧炉以测定磷
--
2. 测定磷的方法
--
4. 有机化合物中卤素的测定
--
3. 硫的测定
--
5. 铜的微量测定
--
6. 铁的测定
第八章 试剂和溶液
--
1. 标定溶液
--
2. 指示剂
--
3. 试剂
--
4. 乾燥的醚、无永酒精及碱醇液的制备
--
5. 将醋酸制净以除去醛
--
6. 酶制品的吸附剂
--
第九章 参考用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