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原理

经济地理学原理

年份: 1935

作者: 川西正鉴著;刘润生译

出版: 世界书局

页数: 433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第一编 理论科学的经济地理学
-- 第一章 经济地理学的名称及其发展
---- 第一节 物产地理学
----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
---- 第三节 商业地理学
----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
-- 第二章 经济地理学的对象
-- 第三章 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 第四章 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 第五章 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上的位置
-- 第六章 经济地理学的领域
第二编 原始环象与存在经济人的交互作用
-- 第一章 总说
-- 第二章 劳动手段—原始环象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地表
---- 第三节 水
---- 第四节 地质
---- 第五节 动植物
---- 第六节 矿物
-- 第三章 劳动力—存在经济人
---- 第一节 协同的原始形态之氏族共产体
---- 第二节 发展的原动力——人口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起源及其发展
---- 第四节 劳动组织
-- 第四章 交互作用的形态—劳动对象
---- 第一节 搜集经济
------ 第一项 植物的搜集
------ 第二项 动物的搜集
------ 第三项 矿物的搜集
---- 第二节 栽殖经济
------ 第一项 植物的栽培(农业)
------ 第二项 动物的养殖(牧畜业)
第三编 文化环象与经济人的交互作用
-- 第一章 总说
-- 第二章 劳动手段——文化环象
---- 第一节 由器具到机器及动力的发明
---- 第二节 交通机关的发展
------ 第一项 交通机关的发达
------ 第二项 交通机关发达的影响
------ 第三项 现代的交通路
------ 第四项 苏彝士与巴拿马运河
------ 第五项 结论
---- 第三节 资本
------ 第一项 商工业资本
------ 第二项 近代商业与金融资本
------ 第三项 金融资本与帝国主义
-- 第三章 劳动力—现实经济人
---- 第一节 人口的增加及其变化
------ 第一项 人口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 第二项 劳动的种类
------ 第三项 移民
------ 第四项 世界移民的现状
---- 第二节 技术的发展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转变
---- 第四节 经济组织的变化
-- 第四章 交互作用的形态—劳动对象
---- 第一节 农业
---- 第二节 近代的矿业
---- 第三节 工业
------ 第一项 造船业
------ 第二项 造纸业
------ 第三项 机器工业
------ 第四项 纤维工业
------ 第五项 化学工业
------ 第六项 杂工业
---- 第四节 商业
------ 第一项 商业之起源及其发达
------ 第二项 商业与文化的关系
------ 第三项 商业的自然发达之助长及妨害
------ 第四项 商业的发达及其中心的变化
------ 第五项 商品及商业方法的变化
------ 第六项 国际商业
---- 第五节 产业之国内的独占
---- 第六节 资本的输出
---- 第七节 经济领域的分割
---- 第八节 殖民地的争夺
---- 第九节 重工业及重工业地的争夺
---- 第十节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