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地理讲座  战后新版

世界经济地理讲座 战后新版

年份: 1949

作者: 胡明撰

出版: 光华出版社

页数: 633

格式:PDF


费用:18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篇 世界经济地理总论
-- 第一章 我们的世界
---- 地球
---- 人类
-- 第二章 三洋与两极
---- 第一节 太平洋
------ 自然环境
------ 经济政治概要
------ 太平洋问题
---- 第二节 大西洋
------ 自然环境
------ 经济政治概要
---- 第三节 印度洋
------ 自然环境
------ 经济政治概要
---- 第四节 北极区域
------ 自然环境
------ 北极探险
---- 第五节 南极区域
------ 自然环境
------ 南极探险与国际争夺
-- 第三章 大陆的分野
---- 第一节 亚细亚洲
------ 地文志
------ 人种志
------ 经济志
---- 第二节 亚美利加洲
------ 地文志
------ 人种志
------ 经济志
---- 第三节 澳大利亚洲
------ 地文志
------ 人种志
------ 经济志
---- 第四节 阿非利加洲
------ 地文志
------ 人种志
------ 经济志
---- 第五节 欧罗巴洲
------ 地文志
------ 人种志
------ 经济志
-- 第四章 世界的分割
---- 帝国主义时代以前的殖民地侵夺
---- 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地侵夺
---- 帝国主义体制内中间地位的国家及半殖民地
---- 瓜分世界与帝国主义列强间竞争的尖锐化
---- 引到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矛盾
---- 帝国主义大战和世界经济分裂为两种体制
---- 第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政治地图
---- 第一次大战后列强矛盾重要纠结点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次大战中及其以后的世界政治情况
---- 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领土可能的变更
-- 第五章 世界各国的类别与经济分野
---- 第一节 高度资本主义国家
------ 高度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源和工业
------ 高度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
------ 高度资本主义国家的运输
------ 资本输出
------ 财富的分配与无产化的程度的对比
------ 高度资本主义国家的构成
---- 第二节 中等资本主义国家
---- 第三节 殖民地半殖民地及属国
------ 移民的殖民地
------ 殖民地国家的标志
------ 殖民地国家的农业
------ 原料资源及动力资源的利用
------ 制造工业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
------ 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然富源
------ 苏联经济独立性及与主要资本主义各国的比较
-- 第六章 两个世界——两种体制
---- 两个世界的并立和斗争
---- 两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各阶段
---- 两个世界竞赛
第二篇 亚洲经济地理分论
-- 第七章 中国
---- 构成及规模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地面及河流
------ 气候和植物
------ 矿物富源及水力
---- 第二节 经济历史纲要
------ 中国被侵略
------ 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的中国
------ 民族革命运动的开始
------ 中国分裂及民主运动的高涨
------ 由国共分裂到抗战胜利
---- 第三节 居民
------ 民族构成
------ 人口密度和城市
------ 人口的增加和移民
---- 第四节 农业
------ 一般特征
------ 灌溉和对水灾的防御
------ 施肥
------ 农业技术的落后
------ 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利用权
------ 农业的部门
------ 农业的衰落
---- 第五节 工业
------ 一般特征
------ 采矿工业和能力生产
------ 制造工业
------ 小工业
---- 第六节 运输
---- 第七节 区域
------ 第一段 华东区
-------- 华中
-------- 华南
-------- 华北
------ 第二段 满洲
-------- 日本对满洲的侵夺
-------- 自然环境
-------- 居民
-------- 经济
------ 第三段 内蒙古
------ 第四段 西藏
------ 第五段 新疆
---- 第八节 帝国主义在中国
-- 第八章 蒙古人民共和国
---- 自然环境
---- 简短的历史纲要
---- 一般特征
---- 居民
---- 农业
---- 工业运输及对外贸易
---- 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国际情况
-- 第九章 日本
---- 构成及规模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地面及河流
------ 气候和植物
------ 矿物富源
---- 第二节 现代日本帝国的起源
------ 日本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 封建日本的落后及一八六八年未完成的资产阶级革命
------ 日本变成帝国主义强国及其第一次侵获
------ 日本在帝国主义大战中的侵获
------ 一九三一年以来对中国的进攻及转入二次世界大战
------ 二次大战以后日本的情况
---- 第三节 居民
---- 第四节 经济的一般特征
------ 发展的资本主义与封建残余的结合
------ 军事威力与比较薄弱的经济基础
---- 第五节 农业
------ 耕区的土地分配
------ 土地所有权与土地利用权
------ 养畜业
------ 渔业
------ 农作
---- 第六节 工业
------ 动力资源
------ 金属的采掘量及提炼量
------ 制造工业
---- 第七节 区域
------ 本州岛
------ 九州岛
------ 四国岛
------ 北海道岛
---- 第八节 运输和对外贸易
------ 运输
------ 对外贸易
-- 第十章 韩国
---- 自然环境
---- 居民和经济
---- 简短经济历史纲要
---- 二次大战后朝鲜的情况
-- 第十一章 英属印度和缅甸(附不丹·尼泊尔)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地理状态及构成
------ 地面及河流
------ 气候
------ 矿物富源及动力资源
---- 第二节 经济历史纲要
------ 对印度的掠夺
------ 印度手工业的破坏
------ 印度在英国统治下的经济发展
------ 印度的经济机构
---- 第三节 居民
------ 劳动大众的生活水准
------ 居民的分配及城市
---- 第四节 经济的一般特征
---- 第五节 农业
------ 灌溉的不充分
------ 农业的技术落后
------ 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利用权
------ 农业的部门
---- 第六节 工业
---- 第七节 不丹和尼泊尔
-- 第十二章 东南亚细亚
---- 地理状态及构成
---- 自然环境
---- 经济
---- 二次大战与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
---- 越南
-- 第十三章 伊朗
---- 自然环境
---- 居民
---- 伊朗和英国
---- 经济
---- 运输及对外贸易
---- 伊朗和苏联
-- 第十四章 阿富汗
---- 自然环境
---- 居民
---- 阿富汗和英国
---- 经济
-- 第十五章 土耳其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地面
------ 气候
------ 植物、土壤、矿物
---- 第二节 经济历史纲要
------ 第一次大战以前的土耳其
------ 第一次大战后土耳其的分割及民族的复兴
---- 第三节 居民
---- 第四节 经济的一般特征及最近的国际关系
---- 第五节 农业
------ 农业的落后性
------ 农业的部门
------ 农业的配置
---- 第六节 工业
---- 第七节 运输及对外贸易
-- 第十六章 阿刺伯各国
---- 阿剌伯
---- 伊拉克
---- 巴力斯坦和外约坦
---- 叙利亚和黎巴嫩
第三篇 美洲经济地理分论
-- 第十七章 美利坚合众国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国界及海岸线
------ 地面
------ 河与湖
------ 矿物富源
------ 气候
------ 土壤植物动物界
---- 第二节 经济历史纲要
------ 在北美的英国殖民地及美国的形成
------ 一八六一—六五年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发展
------ 美国资本主义的繁荣及过渡到帝国主义
------ 美国占世界的首位及恐慌
------ 二次大战前美国的国际情况
------ 美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三节 居民
------ 外人移入与『美利坚化』
------ 黑人和印第安人
------ 居民的密度及主要城市
---- 第四节 经济的一般特征
------ 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
------ 生产集中、高度技术及劳动生产性
------ 先前发展速度的丧失
------ 工农业的经济类型
------ 对国外市场依存性的程度
---- 第五节 工业
------ 矿工业
------ 制造工业
---- 第六节 农业
------ 农业的社会条件及其恐慌
------ 农业的生产性及其主要部门
---- 第七节 区域
------ 第一段 北部
-------- 工业的东北
-------- 沿湖工农业区域(近西)
-------- 农业的中西区域
------ 第二段 南部
------ 第三段 西部
---- 第八节 运输
------ 巴拿马运河
---- 第九节 对外贸易
---- 第十节 美国的领有地和根据地
------ 阿拉斯加
------ 美国其他的领有地和基地
-- 第十八章 加拿大(附纽芬兰和格陵兰)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国家和海岸线
------ 地平面和内水
------ 矿物富源
------ 气候、植物、动物界
---- 第二节 居民
---- 第三节 经济的一般特征
---- 第四节 区域
------ 东区
------ 中部加拿大
------ 西部加拿大
---- 第五节 纽芬兰与格陵兰
-- 第十九章 拉丁美洲
---- 构成、规模、对帝国主义的从属性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海岸线、地面、河流
------ 气候和植物
------ 矿物富源
---- 第二节 经济历史纲要
------ 过去殖民地的拉丁美洲
------ 独立共和国形成及对英国资本的隶属
------ 英美在拉丁美洲的竞争
------ 二次大战与拉丁美洲
---- 第三节 居民和阶级关系
------ 居民的民族构成
------ 居民的密度和主要城市
------ 阶级关系
---- 第四节 主要生产部门
------ 农业
------ 矿工业
------ 制造工业
------ 拉丁美洲对国外市场的依存性
---- 第五节 阿根庭
------ 经济的一般特征
------ 区域
---- 第六节 巴西
------ 经济的一般特征
------ 区域
---- 第七节 墨西哥
------ 自然环境
------ 经济纲要
---- 第八节 中美洲及西印度群岛各共和国
------ 危地马拉
------ 萨尔多瓦
------ 哄都拉斯
------ 尼加拉瓜
------ 哥斯达尼加
------ 巴拿马
------ 古巴
------ 海地和多米尼加
---- 等九节 南美洲其他各国
------ 可伦比亚
------ 委内瑞拉
------ 厄瓜多尔
------ 秘鲁
------ 玻利维亚
------ 智利
------ 乌拉圭
------ 巴拉圭
------ 圭亚那
第四篇 澳洲经济地理分论
-- 第二十章 澳洲同盟
---- 规模及构成
---- 澳洲的孤立性
---- 居民
---- 农业
---- 工业
---- 经济的分野
-- 第二十一章 大洋洲
---- 人种志
---- 新西兰
---- 玻里尼西亚
---- 密克罗尼西亚
---- 美拉尼西亚
第五篇 非洲经济地理分论
-- 第二十二章 非洲的分割
---- 欧洲人最初侵入非洲
---- 非洲的分割
---- 非洲现在的政治地图
-- 第二十三章 非洲的半殖民地和自治领
---- 埃及
---- 利比里亚
---- 阿比西尼亚
---- 南非同盟
-- 第二十四章 非洲各殖民地
---- 英埃苏丹
---- 乌干达和怯尼亚
---- 坦噶尼喀与桑给巴尔
---- 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
---- 贝专纳与西南非洲
---- 英属西非各殖民地
---- 英属各岛
---- 阿尔及利亚
---- 突尼斯与摩洛哥
---- 法属西非洲
---- 法属赤道非洲
---- 喀麦隆
---- 马达加斯加与索马利兰
---- 厄立特里亚与利比亚
---- 比属刚果
---- 葡属各殖民地
---- 西属各殖民地
第六篇 欧洲经济地理分论
-- 第二十五章 大不列颠(英国)
---- 构成及规模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地理状态
------ 地平面、河流、海岸线
------ 矿藏及水力
------ 气候
------ 土壤、植物、动物界
---- 第二节 经济历史纲要
------ 地理上伟大发现以前的英国地位
------ 争取海上的统治权
------ 劫掠殖民地与原始积蓄
------ 由农民剥夺士地及创造无产工人阶级
------ 工业革命
------ 工人阶级的状况
------ 英国的工业独占及殖民地独占
------ 丧失工业的支配权
------ 英国第一次大战以来的衰落
------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三节 居民
------ 民族的构成
------ 人口的密度及城市
------ 移民
------ 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
----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一般特征
---- 第五节 工业
------ 动力资源及原料资源
------ 工业的一般特征
------ 旧的输出部门
------ 对旧企业改组的企图
------ 新部门
---- 第六节 农业
------ 英国农业的意义
------ 农业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 农业的专门化
------ 渔业
---- 第七节 区域
------ 第一段 英格兰东南部(伦敦区)
-------- 一般特征
-------- 伦敦港
-------- 伦敦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
-------- 伦敦的居民
-------- 伦敦的地理
-------- 英格兰东南部—伦敦近郊
------ 第二段 英格兰西南部
------ 第三段 英格兰北部及西部
-------- 一般特征
-------- 北明翰及设菲尔德金属工业区
-------- 威尔士南部煤炭及冶金区域
-------- 约克夏及兰开夏纺织区
-------- 英格兰北部煤炭和冶金及造船区域
------ 第四段 苏格兰
-------- 中部苏格兰工业区
-------- 苏格兰山地区
---- 第八节 运输
------ 海上运输
------ 国内运输
---- 第九节 对外贸易
------ 资本输出和支付平衡
---- 第十节 不列颠帝国
------ 规模及重要性
------ 不列颠帝国的政治构成
------ 不列颠帝国的地理
------ 不列颠帝国内部的联系及予盾
------ 巩固帝国统一的企图
---- 第十一节 爱尔兰
------ 自然环境
------ 简略的经济历史纲要
------ 北爱尔兰
------ 爱尔兰白由邦
-- 第二十六章 法兰西(附摩洛哥及安道尔)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地理状态及国界
------ 地面及河流
------ 矿物富源及水力
------ 气候、土壤、植物
---- 第二节 经济历史纲要
------ 工业发展的薄弱性
------ 法国是国际的高利贷者
------ 农业恐慌及工业发展的强化
------ 第一次大战对法国工业的影响
------ 第一次大战后的工业化
------ 通货膨胀掠夺了工人大众
------ 大恐慌中的法国与人民阵线
------ 第二次大战与法国的命运
---- 第三节 居民
------ 民族的构成
------ 居民很薄弱的增加
------ 劳动力的缺乏及外人移入
------ 人口的密度及城市
----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一般特征
---- 第五节 工业
------ 一般特征
------ 动力
------ 工业的主要部门
---- 第六节 农业
------ 一般特征
------ 养畜业
------ 农业
---- 第七节 区域
------ 第一段 北部工业区域
-------- 一般特征
-------- 巴黎的发展
-------- 巴黎的重要性
-------- 巴黎的地理
-------- 海港
-------- 北部矿工业及纺织业区域
------ 第二段 东部工业区域
-------- 洛林
-------- 亚尔萨斯
------ 等三段 里昂工业区域
------ 第四段 西北部农业区域
------ 第五段 西南部农业区域
------ 第六段 中南部农业区域(中部山地区域)
------ 第七段 地中海沿岸
---- 第八节 运输
---- 第九节 对外贸易及支付平衡
---- 第十节 法国的殖民领有地
---- 第十一节 摩洛哥与安道尔
-- 第二十七章 荷兰
---- 自然环境
---- 居民
---- 经济的一般特征
---- 主要各部门
---- 殖民地
-- 第二十八章 比利时(附卢森堡)
---- 自然环境
---- 居民
---- 经济的一般特征
---- 主要各部门
---- 卢森堡
-- 第二十九 章 德意志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地理状态和国界
------ 地面
------ 河流
------ 矿物富源及水力
------ 气候、土壤、植物
---- 第二节 经济历史纲要
------ 十九世纪前半叶德国的落后
------ 德国工业发展的起始及其政治的统一
------ 德国的工业化及德帝国主义的成长
------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德国的损失
------ 德国资本主义的复兴及其特别的矛盾
------ 恐慌和法西主义的革命
------ 向东方的侵略
------ 第二次大战与德帝国主义
---- 第三节 居民
----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一般特征
---- 第五节 工业
------ 一般特征
------ 矿工业及能力生产
------ 五金工业及机器制造业
------ 化学工业
------ 纺织工业和印刷工业
------ 柏林会议关于德国经济的决议
---- 第六节 农业
------ 农业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 农业和养畜业
---- 第七节 区域
------ 第一段 德国东北部
-------- 柏林
------ 第二段 莱茵—卫斯特华里工业区域
------ 第三段 德国中部工业区域
------ 第四段 西北部港口养畜业区域
------ 第五段 西南部工农业区域
------ 第六段 巴伐利亚农业区域
---- 第八节 运输及对外贸易
-- 第三十章 意大利(附圣马利诺)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地理状况
------ 意大利北部
------ 亚平宁半岛及海岛
------ 对于农业的环境
---- 第二节 经济历史纲要
------ 意大利历史上的重要性
------ 意大利的统一
------ 第一次大战及法西进军罗马
------ 意大利的国际矛盾
------ 新的侵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 意大利投降以来的情况
---- 第三节 居民
---- 第四节 经济的一般特征及工业
---- 第五节 农业
---- 第六节 区域
------ 第一段 意大利北部
------ 第二段 意大利南部
-------- 圣马利诺
---- 第七节 对外贸易
-- 第三十一章 瑞士(附列支敦士登)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地面及河流
------ 气候和植物
---- 第二节 经济历史纲要
---- 第三节 经济及居民
------ 居民
------ 经济的一般特征
------ 工业
------ 农业
------ 区域
------ 瑞士的永久中立性
------ 列支敦士登
-- 第三十二章 多脑河各国
---- 奥匈帝国及其分裂
---- 在多脑河各国中列强的矛盾
---- 第一节 奥地利
------ 自然环境
------ 居民
------ 经济的一般特征
------ 工业和农业
---- 第二节 匈牙利
------ 匈牙利的构成
------ 自然环境
------ 居民
------ 经济
---- 第三节 捷克斯洛伐克
------ 第一段 自然环境
------ 第二段 居民
------ 第三段 经济
-------- 一般特征
-------- 工业
-------- 农业
------ 第四段 区域
-------- 捷克西部
-------- 斯洛伐克
-- 第三十三章 西班牙和葡萄牙(附直布罗陀)
---- 第一节 比里牛斯半岛(伊比利亚半岛)的自然环境
------ 地理状态及地面
------ 气候和植物
------ 河流
------ 矿物
---- 第二节 经济历史纲要
------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势力
------ 比里牛斯半岛各国的衰落
------ 西班牙的革命
---- 第三节 西班牙
------ 一般特征
------ 居民
------ 农业
------ 工业
------ 运输及对外贸易
------ 殖民地
---- 第四节 直布罗陀
---- 第五节 葡萄牙
-- 第三十四章 巴尔干各国
---- 第一节 巴尔干半岛总论
------ 自然环境
------ 居民
------ 帝国主义的矛盾和政治地图的删改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巴尔干各国
------ 经济的发展
---- 第二节 罗马尼亚
------ 第一段 自然环境
------ 第二段 居民及经济
-------- 居民
-------- 经济的一般特征
-------- 农业
-------- 工业
-------- 运输及对外贸易
---- 第三节 南斯拉夫
------ 自然环境
------ 居民
------ 经济的一般特征
------ 农业
------ 工业
------ 运输、对外贸易、外国资本
---- 第四节 阿尔巴尼亚
---- 第五节 保加利亚
------ 自然环境
------ 经济及居民
---- 第六节 希腊
------ 自然环境
------ 居民
------ 经济的一般特征
------ 区域
-- 第三十五章 斯堪的纳维亚各国
---- 第一节 丹麦(附冰洲)
------ 自然环境
------ 经济
------ 冰洲
---- 第二节 挪威
------ 自然环境
------ 居民
------ 经济
------ 世俾兹毕尔根
---- 第三节 瑞典
------ 自然环境
------ 居民
------ 经济的一般特征
------ 工业
------ 农业
------ 运输及对外贸易
-- 第三十六章 芬兰
---- 芬兰的形成至二次大战结束
---- 自然环境
---- 居民
---- 经济
-- 第三十七章 波兰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地面及河流
------ 气候、土壤、植物
------ 矿藏
---- 第二节 居民
---- 第三节 经济的一般特征
---- 第四节 农业
---- 第五节 工业
---- 第六节 区域
---- 第七节 运输及对外贸易
第七篇 苏联经济地理概论
-- 第三十八章 苏联的构成及规模
---- 苏联的构成
---- 位置及规模
---- 疆界及分划
-- 第三十九章 苏联的自然环境
---- 第一节 苏联的地面状态
------ 平原、低地、高地
------ 山脉、山地平原、山前平原
---- 第二节 苏联水的分布
------
------
------
---- 第三节 气候土壤及物产
------ 气候
------ 土壤
------ 植物
------ 动物界
------ 矿物原料资源
-- 第四十章 苏联经济历史纲要
---- 俄国十月革命以前的经济
---- 两次大战之间各年中苏联经济的发展
---- 苏联卷入第二次大战及战后的新五年复兴计划
-- 第四十一章 苏联的居民
---- 居民的自然增加
---- 居民的移动
---- 城市居民
---- 苏联居民的阶级构成
---- 苏联的民族构成
-- 第四十二章 苏联国民经济概况
----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一般特征
------ 苏联经济结构及生产配列的主要跃变
---- 第二节 工业
------ 工业的一般特征
------ 电气化
------ 燃料工业
------ 黑色冶金
------ 有色冶金
------ 机器制造业
------ 化学工业
------ 各种轻工业
---- 第三节 农业
------ 社会主义的农业
------ 农业的技术改造
------ 土地基金
------ 农业各部门
------ 技术植物
------ 养畜业
------ 林业、猎业、渔业
------ 农业分区的专门化
---- 第四节 运输
------ 铁路
------ 河道运输
------ 海上运输
------ 汽车运输和航空运输
---- 第五节 贸易与人民生活
------ 国内贸易
------ 对外贸易
------ 人民生活
-- 第四十三章 苏联各共和国
---- 俄罗斯共和国
---- 乌克兰共和国
---- 白俄罗斯共和国
---- 后高加索各联盟共和国
---- 卡柴赫共和国
---- 中亚细亚各联盟共和国
---- 摩尔达维亚共和国
---- 卡列里亚—芬兰共和国
---- 波罗的海各联盟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