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简史
年份: 1956
作者: (苏)斯拉德科夫斯基(М.И.Сладковский)著;郗藩封等译
出版: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页数: 283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第一章 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中国市场的斗争
--
中国国内外形势的尖锐化
--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进步影响
--
不平等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和外国在中国所攫得的各种权利
--
中俄边境的对外贸易制度
--
外国控制下的中国对外贸易
--
外国商船在中国对外贸易运输中的统治地位
第二章 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斗争(1894—1904年)
--
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
帝国主义国家和财政垄断组织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
帝国主义矛盾的加深和对华“门户开放”政策
--
中国人民加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
--
镇压义和团起义时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的经济后果
--
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
--
帝国主义国家所建立的对华贸易特殊制度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时期中国的经济关系和对外贸易关系
--
日美在华矛盾的加深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外国在华的投资
--
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方面的竞争
--
中国的支付差额
--
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海运方面的竞争
--
中国人民反对清朝和外国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独占中国的企图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对中国的侵略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中国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
第五章 1919—1927年时期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
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反对中国的勾当
--
帝国主义国家组织新的国际银行团
--
华盛顿会议前中国的国内政治情况
--
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盛顿会议上对中国的政策
--
中国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夕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
帝国主义国家为控制中国对外贸易而进行的斗争
第六章 1928—1931年时期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
国民党政府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投降和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及国内反动派的斗争的新阶段
--
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经济中的统治
--
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方面矛盾的尖锐化
--
中国的支付差额
第七章 1932—1937年时期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东北
--
中国人民抗日运动的高涨
--
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前夕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投资
--
美日两国为控制中国对外贸易而进行的斗争
--
日本侵入中国本部和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
第六章 日本帝国评论对中国进行殖民地奴役的威胁(1937—1945年)
--
太平洋战争开始前中国与外国的经济关系
--
日本在中国沦陷区的殖民制度
--
为日本帝国主义服务的对外贸易
--
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本在中国沦陷区的殖民地政策
--
中国后方的国内外形势
--
解放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加强
--
苏联在击溃日本帝国主义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九章 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奴役的威胁(1945—1948年)
--
美国对华的经济侵略计划
--
美国武装干涉中国内政
--
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统治
--
美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中国的对外贸易
--
附表1 1864—1948年中国对外贸易(包括东北)
--
附表2 中国主要出口商品(1934—1948年)
--
附表3 中国货币和美元及英镑的兑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