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的栽培学泛论

植物生理学的栽培学泛论

年份: 1948

作者: 安田贞雄著;陶秉珍译

出版: 新农出版社

页数: 340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栽培法及栽培学
-- 2.栽培的意义
-- 3.作物或栽培植物
前编 栽培之理论及方法
-- 4.日本作物的种类
-- 第二章 有关栽培的外界条件及栽培的处置
-- Ⅰ.水
-- 5.植物和水
-- 6.吸收
-- 7.蒸腾作用
-- 8.根压
-- 9.植物体内水的上升
-- 11.光合物质的输送和水
-- 10.光合作用和水
-- 12.生长和水
-- 13.种子的发芽和水
-- 14.植物的形态和水
-- 15.植物的运动和水
-- 16.土壤湿度
-- 17.空中湿度
-- 18.云
-- 19.雨及雪
-- 20.雹
-- 21.萎凋
-- 22.植物的耐旱性
-- 23.旱灾的防御
-- 25.灌溉
-- 24.乾燥耕作
-- 26.土壤的过湿
-- 27.浸水
-- 28.排水
-- Ⅱ.空气
-- 29.植物和空气
-- 30.气体的吸收和运送
-- 31.呼吸作用
-- 32.发酵
-- 33.植物的屈气性
-- 34.光合作用
-- 35.炭酸气肥料
-- 36.特殊的光合作用
-- 39.氮素同化
-- 38.植物和氮素
-- 37.种子的发芽和炭酸气
-- 40.氨发酵
-- 41.硝酸还元作用
-- 42.硝化作用
-- 43.烟害
-- 44.风
-- Ⅲ.光
-- 45.作物和日光
-- 46.光合作用和日光
-- 47.光和收量
-- 48.叶面积和收量
-- 49.使通光良好的方法
-- 50.电光栽培
-- 51.霓虹光栽培
-- 52.生长和光
-- 53.植物的形态和光
-- 54.日光和气孔的开闭及蒸散作用
-- 55.呼吸作用和日光
-- 56.醣类的流转和日光
-- 57.植物的色和日光
-- 58.种子的发芽和日光
-- 59.开花和光
-- 60.日长效果
-- 63.光合作用和温度
-- 61.植物的运动和光
-- Ⅳ.温度
-- 62.作物和温度
-- 64.积温
-- 65.温度和收量
-- 67.地温及水温
-- 66.改变气温的方法
-- 68.根的吸收作用和温度
-- 69.植物的耐寒性
-- 70.所谓霜害
-- 71.冻害预防
-- 72.钾盐对耐寒性的效果
-- 73.种子发芽和温度
-- 74.种子发芽和变温
-- 75.发芽和寒冷(人工越冬法)
-- 76.促成法
-- 77.温浴法
-- 78.植物的运动和温度
-- 81.有机物
-- 80.养分
-- 79.土壤
-- Ⅴ.土壤
-- 82.灰分
-- 83.生长素
-- 84.土壤的性质和根的生长
-- 85.植物对於土中养分的吸收
-- 86.土壤中的有效养分
-- 87.土层
-- 88.土壤的内部组织
-- 89.土壤的理学性质
-- 90.土壤的机械成分
-- 91.土壤的化学成分
-- 92.土壤的养分吸收力
-- 94.土壤中的微生物
-- 93.土壤的反应
-- 95.地力
-- 96.土质及地形和作物的关系
-- 97.肥料
-- 98.施肥
-- 99.盐类的毒作用和相杀作用
-- 100.矿毒
-- 101.客土
-- 102.烧土
-- Ⅵ.刺激
-- 103.刺激的意义
-- 【甲】物理的刺激
-- 104.重力的刺激
-- 105.压力的刺激
-- 106.接触刺激
-- 108.机械的刺激
-- 107.感觉刺激
-- 109.电气刺激
-- 110.电气栽培
-- 111.?的刺激
-- 112.x线的刺激
-- 113.超短电波的刺激
-- 【乙】化学的刺激
-- 114.化学的刺激
-- 115.屈化性
-- 116.对於呼吸的化学刺激
-- 117.对光合作用的化学刺激
-- 118.对生长及休眠芽的发芽的化学刺激
-- 119.对於种子发芽的化学刺激
-- 120.施刺激物於土壤的效果
-- Ⅶ.生物
-- 【甲】植物与植物的关系
-- 121.群落
-- 122.着生
-- 123.领所寄生
-- 124.寄生
-- 125.由下等植物寄生而起的病害
-- 126.病害的驱除和预防
-- 127.共栖
-- 128.高等植物间的桔抗作用
-- 129.害草
-- 130.除草
-- 131.植物和动物的关系
-- 132.花粉的媒介
-- 【乙】植物和动物的关系
-- 133.种子的散布
-- 134.防御敌害
-- 135.害虫
-- 136.害虫的防除
-- 137.野鼠和蝼蛄的防除
-- 第三章 有关栽培的内在条件及栽培的处置
-- 138.植物生育的内在条件
-- 139.各器官的相对关系
-- 140.T—R率
-- 141.植物的两极性
-- 142.内分泌;贺尔蒙
-- 143.催分裂辐射线
-- 144.种子的发芽
-- Ⅰ.作物的一代
-- 第四章 作物的一代及其间栽培的处理
-- 145.生长
-- 146.物质的转化
-- 147.物质贮藏
-- 148.物质的排出
-- 149.成熟(附C—N比率)
-- 150.生殖
-- 151.植物的寿命
-- Ⅱ.栽培的处理
-- 152.采种及选种
-- 153.种子的贮藏
-- 154.种子交换
-- 155.种子的预措
-- 156.耕锄及整地
-- 157.播种
-- 158.苗床及苗的养成
-- 159.移植
-- 160.营养繁殖
-- 161.接木
-- 162.插穗及接穗的预措
-- 163.剪定及整枝
-- 164.管理
-- 165.花粉的交配
-- 166.收获及贮藏
-- 167.种作制度
後编 栽培学实验法
-- 第一章 一般的实验
-- 168.定温装置
-- 169.蒸溜水
-- 170.温度的测定
-- 171.湿度的测定
-- 172.光度的测定
-- 173.时间记录法
-- 174.显微镜实验
-- 175.镜检技术
-- 176.实验材料的染色
-- 177.由显微镜写生及摄影
-- 178.显微镜下的化学分析(显微镜化学)
-- 179.长度的测定
-- 180.重量的测定
-- 181.面积的测定
-- 182.pH值的测定
-- 第二章 各个的实验
-- 183.种子清洁程度检定
-- 184.种子比重的测定
-- 185.种子的发芽试验
-- 186.子质的新陈鉴别
-- 187.花粉的发芽试验
-- 188.交配试验
-- 189.呼吸试验
-- 190.光合作用试验
-- 191.细胞液的浓度测定
-- 192.种子吸水力的测定
-- 193.含水量检定
-- 194.组织粉末法
-- 195.蒸腾作用试验
-- 196.气孔的机能试验
-- 197.用水量试验
-- 198.伸长生长试验
-- 200.?蕊的接替实验
-- 199.分生试验
-- 201.水耕法
-- 202.砂耕法
-- 203.地力试验及肥料试验
-- 204.微量栽培试验
-- 205.场圃试验
-- 206.坪刈法
-- 207.米麦的特性调查
-- 第三章 实验结果的整理
-- 208.实验结果的整理
-- 209.计算机
-- 210.计算尺
-- 211.实验记录摄影
-- 212.实验记录图
-- 213.生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