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

年份: 1955

作者: (日)野吕荣太郎著;吕明译

出版: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数: 287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
-- 一 日本资本主义前史
-- (一)氏族制度的崩溃和大化革新
-- 1.日本国家的纪元
-- 2.氏族制度的崩溃过程
-- 3.大化革新
-- (二)庄园的发生和封建制度的建立
-- 1.大化革新内在矛盾的发展
-- 2.庄园的发生
-- 3.封建制度的建立
-- (三)封建制度内在矛盾的发展过程
-- 1.封建制度的本质及其内在矛盾
-- 2.矛盾的成果
-- 3.战国时代的意义
-- 1.德川氏霸权下的封建制度及其矛盾
-- (四)封建制度的崩溃过程
-- 2.矛盾的发展过程
-- 二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
-- (一)明治维新的变革
-- 1.意义革命的进展和外患
-- 2.明治革命的意义和特殊性
-- (二)日本的产业革命
-- 1.新生产方式的输入和“民业的保护奖励”
-- 2.产业革命的进展及其特质
-- (三)日本产业革命的特征及其在政治上和社会上的反映
-- (四)结论
第二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
-- 一 序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史的开端
-- 二 作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划时代阶段的明治变革的意义
-- (一)明治维新的革命意义
-- (二)明治变革的推动力--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条件
-- 1.封建所有关系分解的进展
-- 2.对立的各种要素的尖锐化
-- 3.强制采用资产阶级生产方式
-- (三)明治维新的变革怎样给日本资本主义加上了特征?
-- 三 废除封建身分制度--“阶级对立的单纯化”--资本家和“资本家的”地主的解放条件
-- (一)资产者集团的解放条件
-- (二)封建身分制度的废除
-- (三)资产阶级集团反对绝对专制统治的门争
-- (四)日本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未能彻底完成?
-- 2.绝对专制势力的“资产阶级化”和地主的两重性
-- 3.世界资本主义之转向帝国主义
-- (五)封建的压迫条件,是怎么被消灭的?
-- 1.无产阶级的迅速生长--尤其是农民社会的分化
-- 四 资本的原始积累--尤其是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资本主义剥削条件的发展
-- (一)“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的废除--农民的“解放”
-- (二)掠夺农民的土地和农民社会的分化
-- (三)日本农村中的主要剥削关系
-- 1.地主和佃农
-- 2.富农和农业劳动者
-- (四)结语--在日本资本主义崩溃过程中作为重要动力的农村
-- 五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特质
-- (一)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它的最初形态
-- (二)资本主义发展所需国内市场的形成及其特质--资本主义商品的输入和农家手工业的解体
--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态--其发展因受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限制而具有的特质--对劳动条件的资本积累的影响
第三 日本资本主义现阶段的矛盾
-- 一 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第三期和日本帝国主义
-- 二 基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特质的本质矛盾
-- 三 集中表现现阶段矛盾的资本主义的合理化
第四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绪言
-- 绪言
-- 解说(编辑委员会)
-- 附录“野吕荣太郎全集”的发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