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年份: 1961

作者: 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教研组编著

出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页数: 410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一、第四纪地质学的性质和任务
-- 二、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之间及其与其他科学之间的关系
-- 三、研究第四纪地质学的实际意义
-- 四、第四纪地质发展历史
-- (一)第四纪地质学萌芽期
-- (二)第四纪地质学发展初期
-- (三)第四纪地质学发展现状
第二章 新生代地壳发展历史与古地理概要
-- 一、第三纪地壳发展历史与古地理概要
-- (一)阿尔卑斯运动
-- (二)第三纪生物界
-- (三)老第三纪地壳发展历史与古地理的基本特征
-- (四)新第三纪地壳发展历史与古地理的基本特征
-- 二、第四纪地壳发展历史与古地理的基本特征
-- (一)北欧的第四纪
-- (二)亚洲的第四纪
-- (四)地中海、黑海和里海的第四纪
-- (三)北美洲的第四纪
-- (五)北半球的大陆冰川区以外的山区和平原的第四纪
-- (六)北极的第四纪
-- (七)南半球大陆上第四纪的一般特征
第三章 第四纪的古气候
-- 一、第四纪及第四纪以前的古气候概况
-- (一)第四纪以前地质时代的古气候
-- (二)第四纪古气候概况
-- 二、冰期与洪积期
-- (一)冰期与间冰期
-- (二)洪积期与间洪积期
-- 三、第四纪冰期时期的气候变迁
-- (一)世界各地第四纪冰期时期的气候变迁
-- (二)中国第四纪冰期时期的气候变迁
-- 四、冰后期的气候变迁
-- (一)冰后期气候
-- (二)近百年来气候的变化及其趋势
-- (一)温度和雪线
-- 五、第四纪冰期气候变迁的影响
-- (二)冰川的扩张与消退
-- (三)海面的升降
-- (四)动植物群落的迁移
-- 六、第四纪气候变迁的原因
-- (一)天文学假说
-- (二)大气物理学假说
-- (三)地理地质学假说
-- (一)第四纪生物界的基本面貌
第四章 第四纪生物界及人类的发生与发展
-- 一、第四纪生物界的发展史及其特征
-- (二)第四纪海洋动物群的基本特点及其演变
-- (三)我国第四纪海洋动物群
-- (四)第四纪陆上哺乳动物的特点及其演变
-- (五)中国第四纪陆上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演变
-- (六)除哺乳动物以外的其他陆上第四纪动物
-- (七)第四纪植物界的演变及其特征
-- (一)劳动创造人
-- 二、人类的发生与发展
-- (二)人类发展的各主要阶段
-- 三、第四纪考古期之划分
-- (一)旧石器时代的一般划分
-- (二)各考古文化期的主要特征
-- (三)旧石器时代各期的年代对比问题
-- (四)我国考古期之划分
第五章 新构造运动
-- 一、新构造运动的涵义
-- 二、研究新构造运动的意义
-- 三、新构造运动的类型
-- (一)大规模的升降运动
-- (二)断块运动
-- (三)褶皱运动
-- 四、新构造运动的表现方式与性质
-- (一)新构造运动的表现方式
-- (二)新构造运动的特性
-- 五、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新构造的定性法(历史-地貌-地质法)
-- (二)研究新构造运动的定量法(仪器法)
-- (三)综合法
-- 六、欧亚大陆的新构造运动
-- 七、海陆变迁及其影响
-- 八、现代地槽问题
第六章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 一、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
-- 二、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划分
-- (一)残积物
-- 三、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 (二)斜坡堆积物
-- (三)洪积物
-- (四)冲积物
-- (五)湖泊沉积物
-- (六)冰川沉积物
-- (七)冻土沉积物
-- (八)风成沉积物
-- (九)生物沉积物
-- (十)海洋沉积物
-- (十一)火山堆积物
-- (十二)其他堆积物
第七章 黄土及黄土状岩石
-- 一、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特征
-- (一)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定义和分布
-- (二)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物质组成
-- (三)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特征
-- 二、世界黄土的成因
-- (一)黄土的风成学说
-- (二)黄土残积学说
-- (三)黄土水成学说
-- 三、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水文和工程地质特征
-- (一)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水文地质特征
-- (二)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工程地质特征
-- 四、中国黄土
-- (一)中国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研究简史及地理分布
-- (二)中国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成因及成因类型
-- (三)中国黄土及黄土状岩石地层的划分
-- 一、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原则
第八章 第四纪地层
-- 二、世界第四纪地层
-- (一)欧洲第四纪地层
-- (二)苏联第四纪地层
-- (三)印度和缅甸的第四纪地层
-- (四)北美第四纪地层
-- (五)澳洲、非洲、南美洲、南极洲的第四纪地层
-- 三、中国第四纪地层
-- (一)华北区的第四纪地层
-- (二)西北区的第四纪地层
-- (三)东北区的第四纪地层
-- (四)长江中下游的第四纪地层
-- (五)淮河流域的第四纪地层
-- (六)华南区的第四纪地层
-- (七)西南区的第四纪地层
-- (八)青藏区的第四纪地层
-- (九)第四纪矿产
-- 四、第四纪地层综合研究与地层对比
-- 五、第四纪下部界限问题
第九章 第四纪地层研究的方法及地质制图
-- 一、第四纪地层研究工作的特点及野外调查工作的步骤
-- (一)室内准备工作阶段
-- (二)野外调查研究收集资料阶段
-- (三)野外资料的室内整理研究和报告的编写阶段
-- 二、第四纪地层的主要研究方法
-- (一)古生物学的方法(包括孢粉分析法)
-- (二)考古学的方法
-- (三)沉积岩石学的方法
-- (四)研究第四纪地层的土壤方法
-- (五)地貌学的方法
-- (六)第四纪地层绝对年代的测定方法
-- 三、第四纪地质制图
-- (一)第四纪地质图的内容及其表示方法
-- (二)第四纪地质图的类型
-- (三)第四纪地质图的野外编制
-- (四)第四纪地质制图的室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