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年份: 1965
作者: 顾学箕主编;丁训杰审编
出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数: 572
格式:PDF
费用:18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绪论
--
一、劳动卫生学与职业病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
二、制订卫生标准的过程和原则
--
三、劳动卫生实际工作的方式和工作内容
--
四、劳动卫生学与职业病学今后发展趋向
第一篇 劳动生理学概要
--
第一章 劳动的生理基础
--
一、动作的生物力学和生理学概述
--
二、劳动时的能量代谢
--
三、劳动时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
--
四、动力作业与静力作业
--
五、工作能力及其决定因素
--
第二章 劳动生理学在劳动卫生工作中的应用
--
一、劳动组织的合理化
--
二、脑力劳动
--
三、劳动强度及紧张度的生理学评价
--
四、妇女和青少年的劳动问题
--
第三章 劳动组织不合理的影响
--
一、不良体位
--
二、个别器官系统的过度紧张
第二篇 影响生产环境的物理因素
--
第四章 气象条件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高气温和热辐射
--
一、可能受到高气温和热辐射作用的工作
--
二、高气温和热辐射对机体的影响
--
三、中暑及高温作业多发病
--
四、作业地带气象因素的评价和气象标准
--
五、预防措施
--
第三节 低温
--
一、可能受到低温作用的工作
--
二、低温对机体的影响
--
三、预防机体过冷的防寒保暖措施
--
第五章 辐射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无线电波
--
一、一般概念
--
二、可能受到高频、超高频电磁场和微波作用的工作
--
三、高频、超高频电磁场和微波对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四、临床表现
--
五、预防措施
--
一、一般概念
--
第三节 红外线
--
二、红外线对眼的特殊损伤
--
三、预防措施
--
第四节 紫外线
--
一、一般概念
--
二、紫外线对眼的特殊损伤
--
三、预防措施
--
第五节 电离辐射
--
一、一般概念
--
二、可能受到电离辐射作用的工作
--
三、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四、放射损伤
--
五、放射病的治疗原则
--
六、预防措施
--
一、在高气压下进行的作业
--
第二节 高气压
--
第六章 气压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二、高气压对机体的影响
--
三、潜函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
四、治疗
--
五、预防措施
--
第三节 低气压
--
一、在低气压下进行的作业
--
二、低气压对机体的影响
--
三、航空病与高山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
四、治疗
--
五、预防措施
--
第一节 生产性噪音
--
一、基本概念
--
第七章 振动
--
二、生产性噪音的来源和分布
--
三、噪音对机体的有害作用
--
四、噪音性疾病的治疗
--
五、爆炸性挫伤
--
六、噪音的最大容许范围
--
第二节 生产性震动
--
一、基本概念
--
二、生产性震动的来源和分布
--
三、震动对机体的有害作用
--
四、震动病的诊断
--
五、震动病的治疗
--
六、震动的最大容许范围
--
第三节 生产性噪音与震动的预防
--
一、卫生技术措施
--
二、保健措施
--
第四节 高频率声波和超声波
--
一、高频率声波及超声波的概念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
二、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特性及对人体的作用机制
--
三、防护
第三篇 影响生产环境的化学因素
--
第八章 生产性毒物总论
--
一、毒物的毒性及生产性毒物的分类
--
二、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
三、毒物在体内的分布及代谢过程
--
四、中毒的机制
--
五、影响职业中毒的因素
--
六、接触生产性毒物的机会与中毒原因
--
七、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
--
八、职业中毒的诊断
--
九、职业中毒的治疗
--
十、职业中毒的预防
--
第九章 生产性毒物各论
--
第一节 金属和类金属
--
铅
--
汞
--
锰
--
锌
--
铍
--
钒
--
镉
--
砷
--
第二节 脂肪族碳氢化合物
--
汽油
--
甲醇
--
二硫化碳
--
溴甲烷
--
四氯化碳
--
第三节 芳香族碳氢化合物
--
苯
--
苯的氨基和硝基衍生物
--
联苯胺和萘胺
--
第四节 有害气体及其他无机物
--
氯
--
二氧化硫及三氧化硫
--
氮的氧化物
--
氨
--
一氧化碳
--
硫化氢
--
氰化物
--
氟及其化合物
--
第五节 农药
--
有机磷酸酯杀虫剂
--
有机氯杀虫剂
--
二硝基酚及五氯酚杀菌剂
--
第十章 生产性粉尘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对机体的作用
--
第四节 尘肺
--
第五节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及矽肺
--
第六节 硅酸盐尘及石棉肺
--
第七节 其他粉尘
--
一、煤尘
--
二、金属粉尘
--
三、植物性粉尘
--
第八节 预防尘肺的措施
--
第十一章 引起皮肤损害的主要毒物
--
第一节 概述
--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临床表现
--
三、诊断
--
四、防治措施
--
第二节 引起职业性皮肤病的几种主要毒物
--
涩青
--
石油及其分馏产物
--
铬的化合物
--
合成树脂(塑料)
--
橡胶
--
漆
--
偶氮染料
--
氯丙嗪
--
松节油
--
无机酸类
--
无机碱类
第四篇 卫生技术措施
--
第十二章 生产性建筑规划卫生
--
一、厂址选择的卫生要求
--
二、厂区总体布置
--
三、生产性建筑物的卫生要求
--
四、生活用室的卫生要求
--
第十三章 生产性通风
--
第一节 通风措施的基本概念
--
一、通风的卫生要求
--
三、空气的性质
--
二、通风的种类
--
第二节 自然通风
--
一、全面自然通风
--
二、局部自然通风
--
三、自然通风卫生监督要点
--
第三节 机械通风
--
一、全面机械通风
--
二、局部机械通风
--
三、联合式通风
--
四、机械通风卫生监督要点
--
第四节 通风管道
--
一、通风管道计算
--
二、通风管道阻力的测量和管道特性曲线
--
一、通风机的选择和功率计算
--
第五节 通风机
--
二、通风机的特性曲线和工作点
--
第十四章 生产性照明
--
第一节 生产性照明的意义和照明对视机能的影响
--
第二节 生产性照明的分类及其卫生学要求和标准
--
第三节 人工照明的卫生学评价
--
一、对新设计照明装置进行卫生学评价
--
二、对现有照明条件进行卫生学调查和鉴定
--
第四节 自然照明的卫生学评价
--
一、自然照明系统的选择
--
二、自然照度系数的确定
--
第十五章 个人防护用品
--
一、防护服装
--
二、防护面罩及眼镜
--
三、防止噪音的用具
--
四、呼吸防护器
第五篇 劳动卫生的几项具体工作
--
第十六章 建立与健全各级保健组织
--
一、保健组织网
--
二、保健组织的基本服务形式与工作方法
--
第十七章 多发病、职业病和外伤的统计分析方法
--
一、病伤资料的收集
--
二、病伤资料的分析研究
--
第十八章 现场调查研究的方法
--
一、现场调查研究的一般原则
--
二、调查研究的步骤
--
三、基本卫生情况调查的内容
--
四、专题调查的内容
--
一、对工厂设计进行审查的意义
--
二、开展工厂设计卫生审查的有关立法
--
第十九章 工厂设计卫生审查
--
三、开展工厂设计卫生审查的方针政策
--
四、开展工厂设计卫生审查的工作方式
--
五、工厂设计卫生审查工作的实践
--
第二十章 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
--
一、经常性卫生监督注意事项
--
二、实施经常性卫生监督必须掌握的基本资料
--
三、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计划的制订
--
四、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第六篇 农业劳动卫生
--
第二十一章 农作物栽培中的劳动卫生
--
第二十二章 稻农皮炎
--
第二十三章 农业中暑
--
第二十四章 职业性传染
--
第二十五章 农业外伤
--
第二十六章 机械化作业的劳动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