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励磁调节器
年份: 1961
作者: 西安交通大学电机与电器制造教研组编著
出版: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页数: 192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绪论
--
0—1 概论
--
0—2 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
0—3 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励磁调节器所需完成的任务
--
0—4 对自动励磁调节器的要求
--
0—5 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分类
--
0—6 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自动励磁调节系统的方程式
--
1—1 自动励磁调节系统概述
--
1—2 标么值
--
1—3 直流发电机
--
1—4 它励直流发电机
--
1—5 并励直流发电机
--
1—6 根据发电机空载特性计算动态自感系数·Lg
--
1—7 交流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类型
--
1—8 单独运行下的同步发电机方程式
--
1—9 工作在简单电力系统上的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公式和特性
--
1—10 同步发电机的方程式
--
1—11 自动励磁调节系统的结构图及其传递函数
--
1—12 当不考虑励磁调节器作用时,调节系统的稳定性
第二章 碳调节器
--
2—1 概述
--
2—2 РУН—100系列碳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
2—3 碳调节器及磁场电阻rg的选择
--
2—4 碳阻特性及其计算
--
2—5 量测机构的选择
--
2—6 量测机构的误差
--
2—7 调节机构的误差
--
2—8 电磁机构的设计
--
2—9 碳调节器中各元件及并励直流发电机的励磁调节系统方程式
--
2—10 碳调节器——励磁机——同步发电机的闭环系统方程式及其稳定
第三章 自动励磁调节系统的接线图
--
3—1 比例式自动励磁调节器
--
3—2 复式励磁装置和电磁电压校正器
--
3—3 快速相补偿型自动励磁调节器
--
3—4 第一类强力式自动励磁调节器
--
3—5 第二类强力式自动励磁调节器
第四章 比例式自动励磁调节器中不可变元件的设计方法
--
4—1 设计要求
--
4—2 选择复式励磁线路的参数
--
4—3 计算整流器的串联片数n和并联片数m
--
4—4 计算调整电阻Ry及整流变压器的变压比Nk=?
--
4—5 校验复励电流互感器的负载
--
4—6 计算复励系统的工作特性
--
4—7 计算单制正接电磁电压校正器和复式励磁装置所组成的调节系统
第五章 量测机构
--
5—1 对量测机构的要求
--
5—2 量测机构概论
--
5—3 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的近似表达式
--
5—4 具有一个非线性元件的桥式量测机构
--
5—5 具有两个非线性元件的对称桥式量测机构
第六章 非线性电磁元件和线性电磁元件
--
6—1 非线性电磁元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
6—2 非线性电磁元件的计算方法
--
6—3 非线性电磁元件的设计方案
--
6—4 线性电磁元件
第七章 自动励磁调节系统的结构图
--
7—1 比例式自动励磁调节器的结构图
--
7—2 第一类强力式自动励磁调节器的结构图
第八章 自动调节系统校正装置的综合
--
8—1 误差系数
--
8—2 对数频率特性
--
8—3 典型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
--
8—4 单环系统对数频率特性的绘制法
--
8—5 多环系统对数频率特性的绘制法
--
8—6 自动调节系统按对数频率特性分析稳定性
--
8—7 校正装置的综合—问题的提法
--
8—8 理想过渡过程
--
8—9 校正装置的综合法
--
8—10 希望对数幅频特性的作图法
--
8—11 校正装置的接线图
第九章 强力式自动励磁调节器的设计
--
9—1 第一类强力式调节器中不可变部分的设计方法
--
9—2 第一类强力式调节器中串联校正装置的综合
--
9—3 根据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的衰减率,选择校正装置的参数
--
9—4 从D域划分图选择单发电机的调节器的校正装置参数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