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化学、细菌武器损伤卫生防护手册

原子、化学、细菌武器损伤卫生防护手册

年份: 1965

作者: 人民军医社编

出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数: 411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原子武器损伤的防治及卫生救护
-- 第一章 敌人使用原子武器条件下的卫生防护
-- 第一节 原子武器的概述
-- 第二节 防护动作和规则
-- 第三节 射线探测
-- 第四节 对人员的消除沾染
-- 第五节 衣物、水及食物的消除沾染
-- 第六节 救护所在消除沾染工作中的防护措施
-- 第二章 敌人使用原子武器条件下的卫生救护
-- 第一节 卫生救护的特点
-- 第二节 卫生救护的任务
-- 第三节 杀伤区受伤群众的抢救工作
-- 第四节 救护所的工作
-- 第一节 概述
-- 第三章 急性放射病
-- 第二节 临床表现
-- 第三节 诊断
-- 第四节 治疗
-- 第四章 慢性放射病
-- 第一节 临床特点
-- 第二节 诊断
-- 第三节 预防与治疗
-- 第一节 临床特点
-- 第五章 内照射放射病
-- 第二节 诊断
-- 第三节 急救及治疗
-- 第六章 急性皮肤放射损伤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临床表现
-- 第三节 诊断
-- 第四节 治疗
-- 第一节 放射性复合伤的特点
-- 第七章 放射性复合伤
-- 第二节 放射性复合伤的诊断
-- 第三节 放射性复合伤的急救和治疗
-- 附录一 战时贯穿辐射全身照射的容许剂量暂行标准
-- 附录二 战时放射性物质的容许沾染程度(浓度)暂行标准
-- 附录三 血、尿、粪的放射性测定
-- 第一章 敌人使用化学武器(毒剂)条件下的卫生救护
-- 第一节 化学武器的概念及毒剂概述
第二篇 化学武器(毒剂)损伤的防治及卫生救护
-- 第二节 在敌人使用毒剂条件下的卫生救护特点
-- 第三节 卫生救护的任务
-- 第四节 染毒区伤员的抢救工作
-- 第五节 收治毒剂伤员的医院
-- 第二章 毒剂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原则
-- 第一节 毒剂中毒的预防
-- 第二节 毒剂中毒的诊断
-- 第三节 毒剂中毒的急救和治疗
-- 第一节 染毒人员的消毒
-- 第三章 人员、饮水、食物及卫生器材的消毒
-- 第二节 染毒水的消毒
-- 第三节 染毒食物的消毒
-- 第四节 染毒医疗卫生器材的消毒
-- 第四章 神经性毒剂中毒的防治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症状
-- 第三节 诊断
-- 第四节 预防
-- 第五节 急救和治疗
-- 第六节 预后
-- 第五章 糜烂性毒剂中毒的防治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芥子气中毒的防治
-- 第三节 氮芥中毒的防治
-- 第四节 路易氏气中毒的防治
-- 第二节 症状
-- 第一节 概述
-- 第六章 窒息性毒剂中毒的防治
-- 第三节 诊断
-- 第四节 预防、急救和治疗
-- 第七章 全身中毒性毒剂(氰类毒剂)中毒的防治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症状
-- 第三节 诊断
-- 第四节 预防、急救和治疗
-- 第八章 刺激性毒剂中毒的防治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亚当氏气中毒的防治
-- 第三节 苯氯乙酮中毒的防治
-- 第九章 化学性复合伤
-- 第一节 化学性复合伤的特点
-- 第二节 化学性复合伤的诊断
-- 第三节 化学性复合伤的急救和治疗
-- 附录一 主要毒剂性能表
-- 附录二 主要毒剂中毒症状鉴别诊断表
-- 附录三 各种抗毒药用法及剂量表
-- 附录四 主要化学消毒剂性能表
第三篇 细菌(生物)武器防御和卫生救护
-- 第一章 敌人使用细菌(生物)武器条件下的卫生救护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敌人使用细菌武器时对卫生救护的影响
-- 第三节 卫生救护的任务
-- 第四节 细菌武器的侦察与调查
-- 第五节 污染区(疫区)的处理
-- 第六节 救护所的工作
-- 第七节 机动传染病医院
-- 第八节 防疫队
-- 第二章 生物战剂的检定
--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
-- 第二节 标本的送检
-- 第三章 流行病学调查
-- 第四章 污染区(疫区)的检疫措施
-- 第一节 生物战剂未查明时的检疫
-- 第二节 生物战剂查明后的检疫
-- 第五章 消毒、杀虫、灭鼠
-- 第一节 消毒
-- 第二节 杀虫
-- 第三节 灭鼠
-- 第六章 细菌武器的防护措施
-- 第一节 个人防护
-- 第二节 集体防护
-- 第三节 粮食、食物、水源和其它物资的防护
-- 第四节 紧急处理
-- 第五节 疫苗接种
-- 第七章 敌人可能使用的主要生物战剂所致传染病的防治
-- 第一节 鼠疫(病原体--鼠疫杆菌)
-- 第二节 炭疽(病原体--炭疽杆菌)
-- 第三节 肉毒中毒(病原体--肉毒杆菌毒素)
-- 第四节 霍乱和副霍乱(病原体--霍乱弧菌和El Tor弧菌)
-- 第五节 天花(病原体--天花病毒)
-- 第六节 类鼻疽(病原体--类鼻疽杆菌)
-- 第七节 野兔热(病原体--野兔热杆菌)
-- 第八节 布鲁氏菌病(病原体--布鲁氏菌)
-- 第九节 鹦鹉热(病原体--鹦鹉热病毒)
-- 第十节 黄热病(病原体--黄热病病毒)
-- 第十一节 东方马脑脊髓炎(病原体--东方马脑脊髓炎病毒)
-- 第十二节 Q热(病原体--Q热立克次氏体)
-- 第十三节 落矶山斑疹热
-- 第十四节 其它疾病
-- 附录一 常用消毒剂的性质及使用方法
-- 附录二 几种常用杀虫药物及其性质
-- 附录三 主要生物战剂所致传染病预防接种一览表
-- 附录四 主要生物战剂所致传染病药物预防及疗法一览表
-- 附录五 主要生物战剂所致传染病的传染特点及其主要防疫措施简表
-- 附录六 主要生物战剂和病人标本的采集和送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