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学概要
年份: 1933
作者: 金陵大学森林系,陈嵘著
出版: 中华农学会
页数: 406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编 绪论
--
(一)法令指示
--
(一)政务院发布关於全国林业工作的指示
附编——法令指示及参考资料
--
第二节 森林及林业之沿革
--
第一节 森林及林业界说
--
第一章 森林及林业
--
第二章 森林种类
--
(二)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关於春季造林的指示
--
第一节 森林学界说
--
第二节 森林学之基本及补助科学
--
第三章 森林学
--
(三)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关於华北西北等区雨季造林的指示
--
第三节 森林学之分科
--
第四章 森林之利益
--
第一节 森林直接之利益
--
其一 木材及副产物
--
其二 林产化学工业
--
(四)林垦部 交通部关於公路行道树栽植试行办法
--
其三 新兴木材工业
--
(五)东北关於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指示
--
第二节 森林间接之利益
--
其一 森林与防灾
--
(六)华东保护山林水利管理垦荒办法
--
(七)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关於发动群众育苗的通知
--
(八)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关於秋冬林业工作指示
--
其二 森林与新生活
--
其三 森林与生物保护
--
(九)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关於一九五○年采集树木种籽的指示
--
第五章 林业与农村建设
--
第一节 苏联改造自然之伟大计划及成就
--
(一)苏联顿河汜区造林及森林更新之试验报告
--
(一)报告
--
(二)参考资料
--
第六章 林业与改造自然
--
第二节 中国沙漠地带与陕北对自然作斗争之进行
第二编 造林学通论
--
第一章 林木生长之天然要素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土地
--
(二)中国台湾之海岸林及耕地防风林之营造情况
--
第三节 生物
--
第二章 森林树木
--
其一 针叶树类
--
第一节 树木之种类
--
(一)李森科的丛状播种造林法
--
(二)研究
--
其二 阔叶树类
--
(二)雨季造林技术研究
--
(三)沙荒造林与育苗之初步经验
--
其三 单子叶树类
--
第二节 森林植物带
--
(三)计划
--
(一)江苏省教育团公有林第一林场造林计划书
--
第三节 林木之植物学性质及造林学性质
--
第四节 林木之耐阴性
--
第五节 林木之郁闭性
--
第一节 造林法之种类
--
第三章 造林工作之实施
--
第二节 植树造林法
--
其二 植树之方式
--
其一 造林地之整理
--
其三 植树之季节
--
其四 栽植先後之分配
--
其五 植树之疏密及株数
--
其六 苗木之栽植数及栽植距离之计算法
--
(二)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衡阳苗圃计划草案
--
其七 苗木栽植法
--
第三节 播种造林法
--
其一 播种法之意义及其应用
--
其二 播种造林之方法及其得失
--
其三 林地之准备
--
其四 播种之方法
--
其五 发芽後之处置
--
第四节 分生造林法
--
其一 插木造林法
--
其二 伏条造林法
--
其三 分根造林法
--
其四 分蘖造林法
--
其五 地下茎造林法
--
其六 根株造林法
--
其七 劈马蹄造林法
--
其八 接木造林法
--
第五节 天然保育法
--
第六节 天然下种更新法
--
其一 侧方天然下种更新法
--
其二 ?方天然下种更新法
--
其一 矮林更新法
--
第七节 萌芽更新法
--
其二 头木更新法
--
第八节 竹林更新法
--
第九节 鹿角椿更新法
--
其三 截枝更新法
--
第十节 各种造林法结论
--
其一 人工造林及天然造林之比较
--
其二 植树造林与播种造林之比较
--
其三 采用造林法之要诀
--
第四章 养苗法
--
其一 种子之需要及来历
--
第一节 种子
--
其一 种子之产地及遗传性
--
其二 种子之成熟期及采种子之年龄
--
其四 种子采集後之处理法及贮藏法
--
其五 种子之纯度
--
其六 种子之大小重量及粒数
--
附中国林木重要性质一览表
--
其七 种子发芽率
--
其八 种子发芽势
--
其九 发芽率保存之期间
--
其十一 种子考验法
--
其十 发芽所需之日数
--
其十二 种子实用价
--
其十三 种子发芽促进法
--
第二节 苗圃
--
其一 苗圃概论
--
其二 关於苗圃经理之事项
--
其三 苗床
--
附普通林木播种简要表
--
其四 树苗之处理
--
其五 苗圃之保护
--
其一 树种与风土之关系
--
第五章 造林设计中应考虑之事项
--
第一节 造林树种之选定
--
其二 风土之调查
--
其三 树种与造林目的之关系
--
第二节 森林之组织
--
其五 树种与其他事项之关系
--
其四 树种与林业种类之关系
--
其一 单纯林与混合林及其利弊
--
其二 混合林造成法
--
第三节 作业法之选择及变更
--
第六章 林木之抚育
--
第一节 整理
--
第二节 间伐又名疏伐
--
其一 伐枝之目的
--
第三节 伐枝
--
其二 伐枝之方法
--
其四 伐枝之分量
--
其三 伐枝之季节
--
第七章 林地之培养
--
第一节 土壤之耕锄
--
第二节 地被物之保存
--
第三节 水平沟之设置
--
第四节 下木栽植
--
第八章 森林之保护
--
第一节 杂草之害及其防除法
--
其一 杂草之害与树木抵抗力之强弱
--
其二 杂草为害之原因
--
其三 杂草为 与树木生长度
--
其四 防除杂草之方法
--
第二节 森林害虫及豫防法
--
其一 害虫为害森林之程度
--
其二 重要森林害虫(一)松毛虫(二 )柳杉毛虫(三 )栎毛虫(四)油桐尺蠖(五)漆金花虫(六)笋夜盗虫(七)金?子类(八)天牛类(九)白蚁(十)蝼蛄
--
其三 森林害虫豫防法
--
第三节 树病及豫防法
--
其一 树苗萎倒病(又名立枯病)
--
其二 松栎黄锈病
--
其三 松柏叶炎病
--
其四 竹蓐病
--
其五 竹雀巢病
--
第四节 兽类之害及其保护
--
其一 家畜为害之保护
--
其二 野兽为害之保护
--
其一 烧垦之种类
--
第五节 取缔烧垦
--
其二 烧垦之妨害及其取缔
--
其二 森林火灾之原因
--
其一 森林火灾之害
--
第五节 森林火灾及其防御
--
其三 森林火灾之种类
--
其四 森林火灾之豫防法
--
第一 杉木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一章 普通林木类
第三编 造林学各论
--
第二节 造林法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二 二叶松类
--
第二节 造林法
--
第三 侧柏
--
第二节 造林法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四 落叶栎柞类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其一 矮林作业植树造林法
--
第二节 造林法
--
其二 矮林作业播种造林法
--
其三 用材林造成法
--
其四 柞蚕饲育林造成法
--
其五 利用天然林饲育柞蚕作业法
--
第五 常绿槠栲类
--
第一节 种类及林业上之性质
--
第二节 造林法
--
其一 播种造林法
--
其三 矮林更新法
--
其二 天然造林法
--
第六 栗树类
--
其四 绿篱及庭园树栽植法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其一 栗之用材林造成法
--
第二节 造林法
--
其二 栗之种实林造成法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七 核桃类
--
第二节 造林法
--
第八 白杨类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二节 造林法
--
其一 插条造林法
--
其三 分根造林法
--
其二 分蘖造林法
--
第九 榉树类
--
其四 植树造林法
--
第二节 造林法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其一 植树造林法
--
第十 桉树类
--
其二 天然造林法
--
第一节 适宜我国之种类
--
第二节 气候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三节 造林法
--
第十一 樟树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二节 造林法
--
其一 播种造林法
--
其四 樟树混合林
--
其二 插木造林法
--
其三 分根造林法
--
第十二 槐树
--
其五 樟叶取脑之萌芽林
--
第二节 造林法
--
其一 植树造林法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其二 分蘖造林法
--
第十三 洋槐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十四 臭椿
--
第二节 造林法
--
第二节 造林法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十五 法国梧桐类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二节 造林法
--
第十六 女贞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二节 造林法
--
第十七 棕榈
--
第一节 产 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二节 造林法
--
第二章 特用林木类
--
第十八 油桐类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二节 造林法
--
其一 播种造林法
--
其二 植树造林法
--
其三 插条造林法
--
其四 种实收获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十九 漆树
--
第二节 造林法
--
其一 植树造林法
--
其二 分根造林法
--
第三节 漆液采集法
--
第二十 乌?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二节 造林法
--
第二十一 油茶
--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
第二节 造林法
--
其一 播种造林法
--
其二 植树造林法
--
其三 种实收获
--
第三章 竹类
--
第一节 竹类之形态及生理
--
其一 竹类之一般性状
--
其二 竹杆之生长
--
其三 竹类鞭根之发育
--
其四 竹类开花之现象及其救济法
--
其五 竹类之耐阴性及郁闭
--
第二节 竹类作业及造林法
--
其一 竹类作业法
--
其二 竹类造林法
--
第三节 竹林之抚育及保护
--
其一 竹林之抚育
--
其二 竹林之保护
--
第四节 竹之伐采及更新
第四编 余论
--
第一章 世界各国森林概况及中国森林之分布
--
第一节 世界各国森林面积及其所有区分(附世界各国森林面积及其所有区分表)
--
第二节 中国森林之分布
--
第二章 ?经营林业成功史实
--
第一节 德国
--
第二节 法国
--
第三节 美国
--
其一 早年提倡林业之小史
--
其二 美国之保林及收归国有政策
--
其三 近年林业之新设施
--
第四节 日本
--
其一 日本森林之概况
--
其二 日本林政机关之组织
--
其三 日本整理森林之结果
--
第五节 苏联
--
第六节 欧洲人民民主国家波兰,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
--
第三章 世界林业之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