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基础教学大纲 初稿
年份: 1956
作者: 苏联高等教育部社会科学教学司编;乐侠枢译
出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数: 43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基础教学大纲(初稿)
课程计划
第一部分 美学是科学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对象和任务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美学中两个基本派别的斗争
--
第三节 马克思合格恩格斯在哲学上所完成的革命比昂特对于科学美学的发展的意义
--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的著作中,共产党的决议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
第二部分 艺术史反映现实的形势
--
第一节 美学上把握现实这一活动的特点
--
第二节 美
--
第三节 悲
--
第四节 喜
--
第五节 艺术形象
--
第六节 艺术的内容和形式
--
第七节 艺术的种类
--
第八节 艺术家 创作过程
--
第九章 艺术的方法和风格
第三部分 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
第一节 艺术的起源
--
第二节 艺术史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
第三节 艺术的人民性
--
第四节 艺术的阶级性与党性
--
第五节 艺术的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性
第四部分 苏维埃艺术的基本特点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
第二节 艺术遗产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发展中的意义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维埃艺术的创作方法
--
第四节 苏维埃文学和艺术的人民性和党性
--
第五节 苏维埃文学和艺术的社会主义内容与民族形式
--
第六节 苏联共产党委苏维埃文学和艺术的发展而斗争
苏维埃艺术的全世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的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