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经济地理

滇西经济地理

年份: 1943

作者: 张印堂著

出版: 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

页数: 150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章 调查之路线与范围
第二章 沿线经济发展的地理基础
-- 第一节 位置关系
-- 第二节 构造与地形
---- (1) 构造
---- (2)地形
------ (1)高原
------ (2)山地
------ (3)盆地
-------- (A)盆地坝
-------- (B)河谷坝
-------- (C)山麓坝
-------- (D)邱陵坝
-- 第三节 气候
---- (一)山谷雾
---- (二)山风与谷风
---- (三)倒置的气温现象
---- (四)倒置气温的影响
-- 第四节 植物
---- (一)植物分布之一般
---- (二)南北分布之不同
---- (三)岩石对植物之影响
---- (四)人生对植物分布之影响
-- 第五节 土壤
-- 第六节 居民之分布及其生活状态
第三章 滇缅铁路在启发滇西经济事业上的重要
-- 第一节 铁路是启发边地的工具
-- 第二节 新旧运输的比较
---- (一)汽车运输
---- (二)驮运
---- (三)背伕
-- 第三节 滇缅路的运输价值
第四章 滇缅铁路在我国国际交通上所占地位之重要
-- 第一节滇缅铁路与滇越铁路的比较
-- 第二节 滇缅铁路与西北甘新国际交通线之比较
第五章 沿线经济发展之现状及其展望
-- 第一节 农作分布现状及急应推种之经济作物
---- (一)滇西农作分布之一般
---- (二)作物分布区及各区应推行之经济作物
------ (1)夏水稻冬休闲区
------ (2)夏水稻冬蚕豆小麦区
------ (3)夏玉米冬菜子区
------ (4)夏玉米冬休闲区
------ (5)夏旱稻冬休闲区
------ (6)夏旱稻冬鸦片或休闲区
---- (三)农作问题
------ (1)水利问题
------ (2)人工问题
-- 第二节 沿线宜植之主要经济植物及其工商业
---- (一)蚕桑的培植与制丝业
------ (1)发展蚕丝的地理基础
------ (2)环境的优异
------ (3)品质的优越
------ (4)人材的集中
------ (5)滇西蚕丝业之现状
------ (6)滇西蚕作计划与展望
---- (二)茶林的培植与制茶业
------ (1)滇缅铁路沿线地理条件的适宜
------ (2)茶产的现状与展望
---- (三)植棉与纺织业
------ (1)滇西棉作与纺织现状
------ (2)楚雄棉作与纺织现状
------ (3)弥渡棉作与纺织现状
------ (4)蒙化棉作与纺织现状
------ (5)其他各县棉作与纺织现状
------ (6)滇西植棉的气候问题
---- (四)植麻与麻织业
---- (五)种蔗与制糖业
---- (六)油树之种植与植物油业
---- (七)咖啡与树胶的种植
-- 第三节 主要矿产的分布及其开采现状
---- (一)煤
------ (1)一平浪煤矿
-------- (A)一平浪煤矿之分布与开采
-------- (B)运输问题
-------- (C)一平浪煤矿之重要
------ (2)祥云煤矿
-------- (A)妙村
-------- (B)东山及周家山
-------- (C)大湾箐
-------- (D)祥云煤矿开采问题
------ (3)弥渡煤矿
-------- (A)利密酢
-------- (B)葉子山
-------- (C)芹菜沟
------ (4)其他
-------- (A)云县
-------- (B)公郎
-------- (C)耿马
---- (二)铁
------ (1)云南铁矿与土法链制的一般
------ (2)易门东山铁矿
-------- (A)东山铁矿开采情形
-------- (B)东山铁矿的分布
-------- (C)改良土法链铁的现状
-------- (D)东山铁矿运输的自然孔道
-------- (E)燃料问题
---- (三)盐
------ (1)云南盐产概况及其与滇缅铁路之关系
-------- (A)滇中盐区各井产销之一般
-------- (B)滇中盐区各井食盐成分与盐质之比较
-------- (C)元永井
-------- (D)人工与柴薪问题
-------- (E)阿陋井
-------- (F)蚂蝗井
-------- (G)一平浪制盐场
-------- (H)运输途径问题
-------- (I)季节影响
-------- (J)元永井煎盐灶址问题
-------- (K)运销情形
-------- (L)运盐方法和运价
-------- (M)禄丰转运盐之情形
-------- (N)腰站转运盐之情形
-------- (O)杨老哨转运盐之情形
-------- (P)一平浪转运盐之情形
------ (四)其他
第六章 沿线的经济忠中心区
-- 第一节 安宁
-- 第二节 禄丰
-- 第三节 一平浪与舍资
-- 第四节 楚雄
-- 第五节 镇南
-- 第六节姚安
-- 第七节 祥云与云南驿
-- 第八节 弥渡
-- 第九节 公郎
-- 第十节 云县
-- 第十一节 孟定
-- 第十二节 其他
---- (一)大理与下关
---- (二)腾冲
---- (三)保山
---- (四)龙陵
---- (五)芒市与遮放
第七章 滇缅铁路沿线与滇缅沿边的问题
-- 第一节 沿线气候问题
-- 第二节 人工问题
-- 第三节 居民徙移问题
-- 第四节 民族问题
-- 第五节 未定界地政治问题
-- 第六节 货币问题
-- 第七节 语言问题
-- 第八节 国际政治问题
-- 第九节 走私问题
-- 第十节地名问题
第八章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