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学及孢子植物学讲义 第3册
年份: 1959
作者: 裘佩熹等编
出版: 华东师范大学函授部
页数: 79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三章 有花植物的营养器官
一、引言
Ⅰ 有花植物主要器官的形成
一、种子植物生活史的概念
二、种子的构造及贮藏食物
目录
三、种子萌发的条件
四、种子的萌发过程和幼苗的形态生长
Ⅱ 有花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基本规律
一、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辩证统一
二、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辩证统一
二、根
Ⅰ 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二、须根系
Ⅲ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其与耕作的关系
Ⅱ 根系的类型
一、直根系
Ⅳ 根尖生长点及其发展
一、根冠
二、生长点
三、延长区
四、根毛区
Ⅴ 根的初生构造
一、表皮
二、皮层
三、中柱
Ⅵ 侧根的形成
Ⅶ 根的次生构造
一、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
Ⅷ 经济作物根的构造
一、胡萝卜和萝卜根
二、甜菜的根
二、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
Ⅸ 根瘤及根菌
一、根瘤
二、根菌
Ⅹ 根的主要功能
一、吸收
二、运输
三、贮藏
二、枝条的形态
二、芽的种类
一、芽的定义
Ⅱ 芽及其类别
Ⅰ 枝条的概念
一、枝条的定义
三、芽及枝条
四、支持
Ⅲ 枝条的生长和生长方向
Ⅳ 枝条的分枝及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Ⅴ 枝条的冬态
四、茎
Ⅰ 茎的外形及其习性
一、茎的外形
二、茎的大小
三、茎的年龄
四、茎的习性
Ⅱ 茎的生长点及其发展
Ⅲ 茎的初生构造
一、表皮
二、皮层
三、中柱
Ⅳ 茎的初生构造与根的初生构造的区别
Ⅴ 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次生生长及次生构造
一、维管束形成层
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及周皮
Ⅵ裸子植物茎和双子植物木本茎的比较
Ⅶ 双子叶植物木本茎和草本茎的比较
Ⅷ 单子叶植物的茎
Ⅸ 维管束系统
一、叶迹与枝迹
二、根和茎的联系
Ⅹ 茎的功能
一、输导作用
二、支持作用
三、贮藏作用
Ⅺ 茎的利用
五、叶
Ⅰ 叶的来源及发育过程
Ⅱ 叶序和叶镶嵌
一、叶序
二、叶镶嵌
Ⅲ 叶的形态
一、叶的组成部分
二、叶形叶缘、叶尖、叶茎
三、叶脉
四、单叶与复叶
一、叶柄的构造
Ⅳ 叶的解剖构造
二、叶片的构造
Ⅴ 禾本科植物叶的构造
Ⅵ 松针叶的构造
Ⅶ 叶的构造在生态上的适应
一、水生植物的叶在生态上的适应
二、旱生植物的叶在生态上的适应
三、阳生植物及阴生植物的叶在生态上的适应
Ⅷ 叶的生理功能
1.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
Ⅸ 离层与落叶
Ⅱ 根的变态
二、气根
一、贮藏根
六、营养器官的变态
二、同源器官与同功器官
一、变态的适应性
Ⅰ 变态的适应性及关于植物同源与同功器管的概念
三、支持根
四、呼吸根
五、黏着根
六、寄生根
Ⅲ 茎的变态
一、地下茎的变态
二、地上茎的变态
Ⅳ 叶的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