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上
年份: 1974
作者: 徐嘉义编译
出版: 新兴图书公司
页数: 743
格式:PDF
目录
第一篇 生物学化合物之化学
--
第一章 pH及缓冲剂
----
1-1 引言
----
1-2 水之若干重要性质
----
1-3 质量作用定律
----
1-4 水之离解
----
1-5 pH
----
1-6 Bronsted酸类
----
1-7 强电解质之离解(电离)
----
1-8 弱酸之电离作用
----
1-9 弱碱之电离作用
----
1-10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
----
1-11 若干代表性问题
----
1-12 滴定曲线
----
1-13 pKa之测定
----
1-14 缓冲剂
----
1-15 生理缓冲剂
----
1-16 一个缓冲问题
--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
----
2-1 引言
----
2-2 立体异构性
----
2-3 葡萄糖之结构
----
2-4 单糖类的其他结构
----
2-5 单糖类的性质
----
2-6 寡糖类
----
2-7 多糖类
----
习题
--
第三章 脂类(类脂化合物)
----
3-1 引言
----
3-2 脂肪酸类
----
3-3 脂类之分析
----
3-4 命名
----
3-5 醯基甘油
----
3-6 蜡质
----
3-7 磷脂类
----
3-8 (神经)鞘类脂物
----
3-9 乙二醇脂类
----
3-10 萜类
----
3-11 脂类之功能
----
3-12 膦朊
----
3-13 脂类之比较分析
----
习题
--
第四章 氨酸及蛋白质
----
4-1 引言
----
4-2 分子式
----
4-3 蛋白质中发现的氨酸结构
----
4-4 非蛋白质氨酸
----
4-5 氨酸之性质
----
4-6 氨酸之反应
----
4-7 简单的肽类
----
4-8 蛋白质
----
4-9 若干定义
----
4-10 球状蛋白质
----
习题
--
第五章 核酸及其成分
----
5-1 引言
----
5-2 嘌呤类及嘧啶类
----
5-3 核甙
----
5-4 核甙酸
----
5-5 DNA及RNA
----
5-6 核酸之化学
----
5-7 核酸中盐基莫耳比率之测定
----
5-8 RNA之结构
----
5-9 DNA之结构
----
5-10 DNA之第三结构
----
5-11 病毒
----
5-12 核朊
----
习题
--
第六章 生物化学之能学
----
6-1 引言
----
6-2 自由能的概念
----
6-3 △G之测定
----
6-4 能量丰富之化合物
----
6-5 反应之偶联
----
6-6 △G及氧化还原
----
习题
--
第七章 酶类
----
7-1 引言
----
7-2 酶类之浓度及受质浓度之效应
----
7-3 多项受质之反应
----
7-4 温度的效应
----
7-5 pH之效应
----
7-6 酶类如何催化
----
7-7 特殊性
----
7-8 酶类之抑制剂
----
7-9 别样立体的酶类(又称反效酶类)
----
7-10 辅因素
----
7-11 酶类之为蛋白质
----
习题
--
第八章 维生素及辅酶
----
8-1 引言
----
8-2 维生素-辅酶之关系
----
8-3 菸醯胺;菸酸
----
8-4 核(糖)黄素
----
8-5 双硫辛酸
----
8-6 生物素
----
8-7 硫胺素
----
8-8 维生素B6组群
----
8-9 叶酸
----
8-10 维生素B12
----
8-11 泛酸
----
8-12 抗坏血酸,维生素C
----
8-13 维生素A组群
----
8-14 维生素D组群
----
8-15 维生素E组群
----
8-16 维生素K组群
----
8-17 在生物化学中之金属
----
习题
第二篇 产能化合物之代谢作用
--
第九章 细胞-其生物化学的组织
----
9-1 引言
----
9-2 细胞壁
----
9-3 血浆膜
----
9-4 核
----
9-5 细胞质内之网状构造
----
9-6 线粒体
----
9-7 叶绿体
----
9-8 溶酶体
----
9-9 高尔基器官又称分散高尔基体
----
9-10 微粒体
----
9-11 传递程序
----
习题
--
第十章 碳水化合物嫌气的代谢作用
----
10-1 引言
----
10-2 糖酵解:一个定义
----
10-3 酒精酸酵作用
----
10-4 糖酵解程序的反应
----
10-5 ATP之产生
----
10-6 全部的能量关系
----
10-7 糖酵解程序之逆转
----
10-8 嫌气碳水化合物代谢作用之重要局面
----
10-9 糖酵解及生物合成的中间体
----
10-10 其他碳水化合物之利用
----
10-11 若干碳水化合物之生物合成
----
10-12 糖酵解之调节
----
习题
--
第十一章 戊糖磷酸途径
----
11-1 引言
----
11-2 戊糖磷酸途径之酶类
----
11-3 非氧化性“相”之摘要
----
11-4 戊糖磷酸途径之意义
----
11-5 Enter-Doudoroff途径
----
习题
--
第十三章 三羧(基)酸循环
----
12-1 引言
----
12-2 史话
----
12-3 丙酮酸变为乙醯基-CoA之氧化作用
----
12-4 三羧酸循环之诸反应
----
12-5 三羧酸循环之意义
----
12-6 三羧酸循环之调节
----
12-7 Krebs循环之组成代谢的性质
----
12-8 乙醛酸循环
----
12-9 线粒体之分区作用
----
习题
--
第十三章 脂质之代谢作用
----
13-1 引言
----
13-2 饮食的脂质之变迁
----
13-3 腺腔
----
13-4 上皮细胞及乳糜微粒
----
13-5 脂肪组织
----
13-6 肝脏
----
13-7 不饱和脂肪酸之氧化作用
----
13-8 丙酸之氧化作用
----
13-9 酮体之形成
----
13-10 脂肪酸类之生物合成
----
13-11 葡萄糖与脂肪酸合成之比较
----
13-12 棕榈酸延长成为硬脂酸
----
13-13 不饱和脂肪酸之生物合成
----
13-14 磷脂之生物合成
----
13-15 神经鞘类脂物之生物合成
----
13-16 胆甾醇(即胆固醇)之生物合成
----
13-17 胆固醇合成之调节作用
----
习题
--
第十四章 电子传递及氧化性磷酸化作用
----
14-1 引言
----
14-2 在电子传递中涉及的成分
----
14-3 呼吸链锁
----
14-4 氧化性的磷酸化作用
----
14-5 氧化性磷酸化作用之能学
----
14-6 能量转变程序
----
14-7 氧化性磷酸化作用之机程
----
14-8 加氧酶类
----
14-9 线粒体之渗透性
----
14-10 碳水化合物,脂类及氨酸代谢反应的集合
----
习题
--
第十五章 光合成
----
15-1 引言
----
15-2 光合成的早期研究
----
15-3 光合成的器官
----
15-4 光之性质
----
15-5 被叶绿素吸收的光
----
15-6 能量转变程序
----
15-7 非环状磷酸化作用
----
15-8 环状磷酸化作用
----
15-9 在细菌的光合中之电子流
----
15-10 碳之途径
----
15-11 光合作用之量子需要
----
15-12 在细菌中之还原性羧基化反应
----
15-13 C4途径
----
15-14 由叶绿体传递ATP及NADPH至细胞胶体
----
15-15 光合成之调节
----
15-16 光呼吸
----
习题
--
第十六章 氮及硫之循环
----
16-1 引言
----
16-2 非生物性氮固定
----
16-3 生物的固定氮法
----
16-4 氨之同化作用
----
16-5 氮固定酶活性之控制
----
16-6 硝化作用
----
16-7 硝酸根离子之利用
----
16-8 硫循环
----
16-9 硫酸盐呼吸作用
----
16-10 由有机化合物释出之硫
----
习题
--
第十七章 氨及含氮聚合元之代谢作用
----
17-1 引言
----
17-2 氮均衡之研究
----
17-3 氮化合物之动力学的代谢作用
----
17-4 氨酸之一般反应
----
17-5 氨酸类之代谢的命运
----
17-6 NH3之同化作用
----
17-7 尿素循环
----
17-8 氮素排泄之比较生物化学
----
17-9 尿酸之形成
----
17-10 氨酸代谢之组成代谢的景象
----
17-11 含硫氨酸类之代谢
----
17-12 氨酸类为其他化合物之先质
----
17-13 朴啉生物合成
----
17-14 四吡咯合成之调节作用
----
17-15 嘌呤生物合成
----
17-16 嘌呤核甙酸间之互变
----
17-17 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之调节作用
----
17-18 嘧啶之生物合成
----
17-19 二磷酸盐类及三磷酸盐类之合成
----
17-20 脱氧核糖酸之形成
----
17-20 胸腺嘧啶生物合成
----
17-22 对嘌呤及嘧啶核甙酸类修复机程
----
习题
第三篇 资料性分子之代谢作用
--
第十八章 核酸类之生物合成
----
18-1 引言
----
18-2 定义
----
18-3 复制
----
18-4 逆转写
----
18-5 突变(变种)
----
18-6 修复机程
----
18-7 RNA转写的生物合成
----
18-8 修正
----
18-9 聚核甙酸磷酸化酶
----
习题
--
第十九章 蛋白质之生物合成
----
19-1 麸醯胺
----
19-2 马尿酸
----
19-3 穀胱甘肽
----
19-4 环状多肽
----
19-5 蛋白质合成之成份
----
19-6 基因密码
----
19-7 传递者RNA
----
19-8 核酸体
----
19-9 蛋白质合成
----
19-10 体外完全蛋白质之合成
----
19-11 蛋白质之化学合成
----
19-12 胰岛素之生物合成
----
19-13 在代谢作用中之遗传的缺陷
----
习题
--
第二十章 代谢的调节作用
----
20-1 引言
----
20-2 酶之分区
----
20-3 对立的单向反应
----
20-4 动力的因子
----
20-5 调节酶类之化学的修改
----
20-6 阶式系统
----
20-7 在酶含量中之适应的变化
----
20-8 阻遏及诱导:藉转写作用之调节控制酶合成
----
20-9 分解代谢产物阻遏
----
20-10 结论
----
习题
附录Ⅰ 缓冲液及pH问题
--
A-1.1 二次方程式之求解
--
A-1.2 对数之温习
--
A-1.3 pH问题
--
A-1.4 习题
附录Ⅱ 生物化学之实验法
--
A-2.1 目标
--
A-2.2 玻璃电极
--
A-2.3 同位素方法
--
A-2.4 分光光度测定法
--
A-2.5 气体色析法
--
A-2.6 纸色析法
--
A-2.7 薄层色析法
--
A-2.8 离子交换
--
A-2.9 胶体过滤法
--
A-2.10 酶类之纯制
--
A-2.11 纯度之规范
--
A-2.12 决定--蛋白质中氨酸顺序的方法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