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本国地理 中
年份: 1937
作者: 张其昀编
出版: 南京钟山书局
页数: 205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十一章 云贵高原
--
(一)区域
--
『地无三里平』
--
(二)地形
--
贵州之峡谷
--
云南之?子
--
(三)水系
--
乌江流域
--
沅江上流
--
清江流域
--
江西上
--
滇池等湖
--
元江
--
(四)气候
--
四时如春
--
(五)富源
--
农林
--
贵州煤矿与水力
--
贵州泡木冲石油矿
--
贵州万佛厂银矿
--
贵州万山场汞矿
--
云南个旧锡矿
--
鸦片与食盐
--
云南东川铜矿
--
贵州之?
--
(六)民生
--
云贵之移民
--
苗族与狆家
--
(七)交通
--
?越铁道
--
贵州铁道之亟需
--
(八)都市
--
(甲)贵州省
--
贵筑
--
黑河与兴?
--
镇远
--
遵义
--
(乙)云南省
--
昆明
--
曲靖与昭通
--
蒙自
--
河口
--
(九)国防
--
滇越关系
--
本章习题六则
--
附注二十二则
第十二章 西南三大峡谷区
--
(一)区域
--
伟大之南北纵谷
--
论西?之境域
--
马边气候
--
(二)地形
--
横断山脉
--
大雪山脉
--
云岭山脉与怒山山脉
--
高黎贡山与江心坡山脉
--
山河大势
--
三大河流之远别
--
局部平原
--
金沙江
--
觞砻江
--
澜沧江
--
怒江
--
伊洛瓦底江
--
洱海
--
西康诸海子
--
(四)气候
--
大理气候
--
候
--
康定气候
--
宁思沿边气候
--
(五)富源
--
农产
--
畜产
--
林产
--
矿产
--
(六)民生
--
汉人
--
西番
--
罗罗
--
滇西人种
--
(七)交通
--
滇西交通
--
西康交通
--
(八)都市
--
(甲)云南省
--
大理
--
思茅
--
腾冲
--
(乙)西康省
--
康定
--
冒都
--
巴安
--
甘孜
--
(丙)青海省
--
玉树
--
(九)国防
--
滇缅北投边界问题
--
江心坡之形势
--
江心坡之居民
--
康藏纠纷
--
本章习题八则
--
附注二十二则
第十三章 四川盆地
--
(一)区域
--
四川盆地之形状
--
赤盆地之富庶
--
(二)地形
--
山河大势
--
邱陵地
--
四川内部之背斜构造
--
成都平原与中坝平原
--
峨眉山
--
川江
--
(三)水系
--
三峡之形势
--
峡与滩之成因
--
岷江与大渡河
--
沱江
--
(七)交通
--
嘉陵江
--
川江航路
--
乌江
--
(四)气候
--
温度
--
雨量
--
农产
--
(五)富源
--
盐井
--
四川之石油与煤矿
--
长江水力
--
(六)民生
--
防区之害
--
铁道与汽车路
--
(八)都市
--
成都
--
重庆
--
奉节
--
万县
--
?
--
合川顺庆与潼川
--
泸县与自流井
--
宜宾与?
--
雅安
--
灌县
--
松潘
--
本章习题九则
--
附注十九则
--
中国地理上之主要界线
第十四章 秦岭汉水区
--
(一)区域
--
(二)地形
--
秦岭山名称用范围
--
秦岭山之分水脊
--
秦岭北坡
--
秦岭南坡
--
秦岭山脉中之名山
--
汉中盆地
--
大巴山
--
武当山
--
汉水之源
--
(三)水系
--
陕南之?水
--
?北之汉水
--
汉水之浚道
--
(四)气候
--
秦岭南坡北坡之比较
--
(五)富源
--
农产
--
林产
--
矿产
--
谷?伤农
--
(六)民生
--
水力
--
(七)交通
--
汉水航运
--
秦蜀?道
--
襄花汽车路
--
(八)都市
--
(甲)湖北省
--
襄?与?域
--
老河口
--
本章习题七则
--
安康
--
南郑
--
(丙)陕西省
--
南阳与?旗镇
--
(乙)河南省
--
附注十六则
第十五章 陕甘盆地
--
(一)区域
--
关中
--
(二)地形
--
渭水冲积平原
--
陕北盆地
--
梁山山脉
--
桥山山脉
--
黄土
--
(三)水系
--
渭河
--
泾河
--
泾惠渠灌溉工程
--
(四)气候
--
陕北之旱
--
(五)富源
--
棉麦皮毛
--
煤盐陶土等
--
石油
--
舟运
--
车运
--
(七)交通
--
公路
--
(甲)陕西省
--
西京市
--
(八)都市
--
天水
--
(乙)甘肃省
--
平凉
--
附注十三则
--
榆林
--
三原
--
本章习题六则
--
(一)区域
--
外流与内流之交界
第十六章 黄河上流区
--
黄河谷地
--
甘肃孔道
--
(二)地形
--
贺兰山
--
祁连山
--
陇山山脉
--
青?近?
--
(三)水系
--
黄河上源
--
甘肃与宁夏境内之黄河
--
?河之水利
--
弱水河
--
(四)气候
--
「刮死刮活」之谚
--
洮河
--
湟水
--
(五)富源
--
农产
--
北洛水
--
林产
--
畜产
--
矿产
--
(六)民生
--
回人
--
青海东部之民族
--
民生疾苦
--
(七)交通
--
黄河之水运
--
以皋?为中心之交通大道
--
(八)都市
--
(甲)甘肃省
--
?州
--
临?与卜?
--
?
--
(乙)宁夏省
--
宁夏
--
(丙)青海省
--
西宁
--
湟源
--
甘凉之形势
--
兰州之形势
--
(九)边防
--
本章习题六则
--
附注十六则
第十七章 山西高原
--
(一)区域
--
分割高原
--
(二)地形
--
太行山脉
--
五台山与恒山
--
霍山山脉
--
吕梁山脉
--
四大盆地
--
沁水高原
--
晋陕界之上黄河
--
汾河
--
沁河
--
(三)水系
--
?河
--
(四)气候
--
阳曲之气候
--
(五)富源
--
农产
--
植物分布之大概
--
山西之煤矿
--
山西之铁矿
--
河东盐
--
水力
--
(六)民生
--
山西票号之衰落
--
(七)交通
--
正太铁路
--
泽清未成铁路
--
(八)都市
--
阳曲
--
黄河之水运
--
汾阳
--
太谷
--
榆次运城
第十八章 海河流域
--
(一)区域
--
河北之大平原
--
(二)地形
--
太行山东麓之形势
--
西山
--
燕山山脉
--
海河水系
--
(一)北运河
--
(三)水系
--
水系大势
--
(二)永定河
--
(三)大清河
--
(四)子牙河
--
(五)南运河
--
滦河
--
蓟运河
--
徒骇河
--
沙岸
--
永定河治导计划
--
河北?水灾
--
(四)气候
--
温度
--
雨量
--
风沙
--
(五)富源
--
农产与织布
--
林产
--
开滦煤矿
--
启新洋灰公司
--
宜龙铁矿
--
安阳与焦作煤田
--
井陉与临?煤矿
--
陶瓷
--
长芦盐
--
(六)民生
--
衣
--
食
--
住
--
(七)交通
--
水道交通
--
陆路交通
--
般空路
--
四大铁道
--
石岐未成铁路
--
(八)都市
--
(甲)北平天津?辖市
--
北平
--
天津
--
(乙)河北省
--
保定
--
石家庄
--
唐山
--
山海关
--
秦皇岛与北方大港
--
(丙)河南省
--
汲县
--
(丁)山东省
--
临清
--
德县
--
(九)边防
--
榆?战役之教训
--
长城各口之形势
--
本章习题五则
--
附注十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