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铁路、公路、城市道路桥涵设计技术规范 CH200-62

苏联铁路、公路、城市道路桥涵设计技术规范 CH200-62

年份: 1963

作者: 苏联运输工程科学研究院等编;张琳等译

出版: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页数: 337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 第一节 一般指示
-- 第二节 桥涵布置
-- 第三节 对结构的基本要求
-- 第四节 净空
-- 第五节 计算桥梁涵洞受水流作用的指示
-- 第六节 对计算外力作用下承重结构及建筑物基础的一般指示
-- 第七节 结构物的位置稳定性
-- 第八节 刚度、沉降及建筑上弯度
-- 第九节 铁路桥梁上的线路上部建筑
-- 第十节 公路及城市桥梁上的桥面铺装
-- 第十一节 桥梁与引道的连接
-- 第十二节 排水及隔离层
-- 第十三节 养护设施
第二章 荷载及其系数
-- 第一节 荷载组合
-- 第二节 恒载及不变的影响力
-- 第三节 车辆活载及其影响力
-- 第四节 其他的活载和影响力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
-- 第一节 一般原则
-- 第二节 材料
-- 第三节 材料的强度计算特征
-- 第四节 弹性模量
-- 第五节 材料的耐劳性计算特征(计算铁路桥时)
-- 计算
---- 第六节 基本原则
---- 第七节 结构物的计算图式和内力的确定
---- 第八节 混凝土的徐变
---- 第九节 结构构件的自由长度和长细比
-- 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
---- 第十节 结构构件按第一种极限状态的计算——强度计算
------ 受拉构件
------ 受挠构件
------ 中心受压构件
------ 偏心受压构件
------ 偏心受拉构件
------ 铰与辊轴
---- 第十一节 铁路桥梁构件按第一种极限状态的计算——耐劳性的计算
---- 第十二节 按第二种极限状态的计算——变形的计算
---- 第十三节 按第三种极限状态的计算——抗裂性的计算
--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
---- 第十四节 按第一种极限状态的计算——强度及稳定性的计算
------ 一、在营运阶段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 中心受拉构件
-------- 偏心受拉构件
-------- 受挠构件
---------- (一)垂直于构件纵轴的截面计算
---------- (二)斜交于构件纵轴的截面计算
-------- 中心受压构件
-------- 偏心受压构件
------ 二、预应力阶段的计算
------ 三、安装和运送时的计算
------ 四、铁路桥梁结构在营运荷载作用下的耐劳性计算
---- 第十五节 按弹性材料力学的公式计算
---- 第十六节 按第二种极限状态(变形)计算
---- 第十七节 按第三种极限状态(抗裂性)计算
-- 构造
---- 一、一般构造要求
------ 第十八节 基本原则
------ 第十九节 装配式结构
------ 第二十节 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布置
------ 第二十一节 混凝土的保护层
------ 第二十二节 支座及铰
---- 二、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构造的基本指示
------ 第二十三节 总则
------ 第二十四节 构件的纵向配筋
------ 第二十五节 构件的横向配筋
------ 第二十六节 钢筋的锚固
------ 第二十七节 钢筋的焊接连接
---- 三、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构造基本指示
------ 第二十八节 总则
------ 第二十九节 先张法结构
------ 第三十节 后张法结构
第四章 钢结构
-- 第一节 材料
-- 第二节 材料和接合的计算特征
-- 计算
---- 第三节 内力及挠矩的确定
---- 第四节 结构杆件的自由长度和长细比
---- 第五节 结构杆件的计算
---- 第六节 接头和接合的计算
---- 第七节 缀板、挖孔板和缀条的计算
---- 第八节 支座计算
-- 构造
---- 第九节 对结构的基本要求
---- 第十节 杆件的截面与长细比
---- 第十一节 受挠曲板梁的加劲肋
---- 第十二节 对铆接与焊接的要求
---- 第十三节 结构的细件
---- 第十四节 缀板、挖孔板及缀条的构造
---- 第十五节 铆焊桥跨结构的特征
---- 第十六节 支座构造
第五章 钢和钢筋混凝土版结合的结构
-- 第一节 总则
-- 第二节 主要的计算原则
-- 第三节 横截面的计算
-- 第四节 纵截面和钢筋混凝土版与钢梁间的连接的计算
-- 第五节 构造
第六章 混凝土及石结构
-- 第一节 材料
-- 第二节 混凝土和圬工的计算特征
-- 第三节 计算
-- 第四节 构造
第七章 木结构
-- 第一节 一般指示
-- 第二节 材料
-- 第三节 材料及结合的计算特征
-- 计算
---- 第四节 内力及挠矩的确定
---- 第五节 结构构件的自由长度和长细比
---- 第六节 结构构件的计算
---- 第七节 结合的计算
-- 构造
---- 第八节 基本要求
---- 第九节 接头及结合
---- 第十节 桥跨结构及墩台的构件
第八章 地基和基础
-- 第一节 土的名称和特征
-- 第二节 土质地基的计算强度
-- 第三节 计算
-- 第四节 基础的埋置、形状和尺寸
附录
-- 1.铁路桥梁结构的竖直与水平距离
-- 2.公路与城市桥梁结构净空
-- 3.材料的标准特征及其匀质系数
-- 4.桥跨结构水平自由振动周期的确定
-- 5.材料的容重
-- 6.预应力损失的标准数值
-- 7.土重对桥墩台的标准水平土压力
-- 8.涵洞计算指示
-- 9.标准竖向列车活载及影响线加载规则
-- 10.计算公路和城市桥梁的标准竖向活载及影响线加载规则
-- 11.由竖向活载产生的对桥台的水平土压力
-- 12.标准冰载
-- 13.计算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和石砌结构温度变化的指示
-- 14.求算混凝土和钢筋的计算强度的计算系数
-- 15.重混凝土徐变量的特性
-- 16.应力集中有效系数β的计算值
-- 17.钢结构杆件按强度及按耐劳强度计算的对比
-- 18.计算钢板梁及结合梁腹板局部稳定性的指示
-- 19.地基土的平均物理-力学特征
-- 20.砂土类地基的计算强度
-- 21.桩、柱和其他下沉体系基础的计算承载能力(根据土的强度)
-- 22.桩基作为实体基础的验算
-- 23.对下卧土层的压力验算
-- 24.水平力作用下的桩基验算
-- 25.考虑固着力的基础计算
-- 26.确定由引道填土重量引起的桥台基底下面的压力的指示
-- 27.桥梁墩台基础地基的沉降计算
-- 29.选择闭合式截面涵洞节段的人工地基和连续式基础型式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