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概要  中学校及师范学校用

经济概要 中学校及师范学校用

年份: 1928

作者: 胡祖同编

出版: 商务印书馆

页数: 182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经济学之意义
---- 第二节 经济学之性质
---- 第三节 经济学之法则
---- 第四节 经济学之分类
-- 第二章 欲望
---- 第一节 欲望之意义
---- 第二节 欲望之种类及其进化
---- 第三节 欲望与奢侈
---- 第四节 欲望与经济之关系
-- 第三章 财
---- 第一节 财之种类
---- 第二节 财之意义
---- 第三节 财之效用
-- 第四章 经济行为
---- 第一节 经济行为之意义
---- 第二节 经济行为之种类
-- 第五章 经济
---- 第一节 经济之义意
---- 第二节 经济主体经济行为者经济单位及经济组织
---- 第三节 经济之种类
-- 第六章 国民经济之发展
----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之顺序
---- 第二节 自给经济时代
---- 第三节 都府经济时代
---- 第四节 国民经济时代
---- 第五节 国民经济发展之要件
-- 第七章 天然
---- 第一节 天然之意义
---- 第二节 天然与国民经济之关系
---- 第三节 天然与人力
-- 第八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与国民经济之关系
---- 第二节 世界各国人口之现状及其增减
---- 第三节 人口增减之原因
---- 第四节 马奢士人口论
---- 第五节 马奢士人口论之评议
-- 第九章 国家
---- 第一节 国家与国民经济之关系
---- 第二节 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
---- 第三节 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之评议
第二编 生产论
-- 第一章 生产
---- 第一节 生产之意义
---- 第二节 生产与自然价值之增加
---- 第三节 生产之种类
---- 第四节 生产之要素
-- 第二章 土地
---- 第一节 土地之意义
---- 第二节 土地之性质
---- 第三节 土地报酬渐减之法则
---- 第四节 土地报酬渐减之时期
-- 第三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之意义
---- 第二节 劳动之要素
---- 第三节 劳动差异之原因
---- 第四节 劳动之种类
---- 第五节 协力与分业
---- 第六节 分业之种类
---- 第七节 分业之利益
---- 第八节 分业之弊害
---- 第九节 救正分业弊害之方法
---- 第十节 分业之程限
-- 第四章 资本
---- 第一节 资本之意义
---- 第二节 资本构成之原因
---- 第三节 资本之种类
---- 第四节 生产资本之必要
-- 第五章 机械
---- 第一节 机械与生产之关系
---- 第二节 机械使用之诸学说
---- 第三节 机械使用诸学说之评议
---- 第四节 机械使用之利益
---- 第五节 机械使用之弊害
---- 第六节 机械使用之程限
-- 第六章 企业
---- 第一节 企业与生产要素
---- 第二节 企业之意义及职务
---- 第三节 企业之种类
---- 第四节 大企业与小企业之利弊
---- 第五节 单独企业与共同企业之利弊
---- 第六节 共同企业之种类
---- 第七节 产业组合之种类及作用
---- 第八节 公司之种类及优劣
---- 第九节 产业同盟之种类及差异
---- 第十节 卡推尔脱辣斯概论
第三编 交易论
-- 第一章 交易
---- 第一节 交易之意义
---- 第二节 交易之发生
---- 第三节 交易之发展
---- 第四节 交易与价值
-- 第二章 价值
---- 第一节 价值之意义
---- 第二节 价值之种类
-- 第三章 价格
---- 第一节 价格之意义
---- 第二节 决定价格一般之法则
---- 第三节 价格循环之法则
---- 第四节 决定自由竞争之价格之法则
-- 第四章 货币
---- 第一节 货币之意义
---- 第二节 物物交换时代之货币
---- 第三节 物物交换之不便
---- 第四节 间接交换时代之货币及其职务
---- 第五节 货币之性质
---- 第六节 货币之铸造权
---- 第七节 本位货币与补助货币
---- 第八节 单本位制与两本位制
---- 第九节 葛来歆法则
---- 第十节 虚金本位制
-- 第五章 纸币
---- 第一节 纸币之意义及效用
---- 第二节 纸币之种类
---- 第三节 兑换纸币
---- 第四节 不换纸币
-- 第六章 货币价值之变动
---- 第一节 货币价值变动之原因
---- 第二节 货币价值变动之结果
---- 第三节 金银比价变动之沿革
---- 第四节 金银比价变动之原因
-- 第七章 信用
---- 第一节 信用之意义
---- 第二节 信用之性质
---- 第三节 信用之种类
---- 第四节 信用之方法
---- 第五节 信用之利益
---- 第六节 信用之弊害
-- 第八章 银行
---- 第一节 银行之意义及性质
---- 第二节 银行之种类及业务
---- 第三节 银行之貣方业务
---- 第四节 银行之贷方业务
---- 第五节 银行政策
-- 第九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业之意义及利益
---- 第二节 内国贸易与外国贸易之发展
---- 第三节 外国贸易之利益
---- 第四节 商业政策
-- 第十章 交通机关
---- 第一节 交通机关之意义及种类
---- 第二节 运输机关
---- 第三节 通信机关
---- 第四节 交通机关发达之利益
---- 第五节 各国铁道制度
第四编 分配论
-- 第一章 分配
---- 第一节 分配之意义
---- 第二节 所得之种类
---- 第三节 所得与分配
---- 第四节 所得之性质
-- 第二章 地租
---- 第一节 地租之意义
---- 第二节 地租之成立
---- 第三节 地租之公例
---- 第四节 决定地租谁属之法则
-- 第三章 劳银
---- 第一节 劳银之意义
---- 第二节 劳银之种类
---- 第三节 劳银支给一般之方法
---- 第四节 劳银支给特殊之方法
---- 第五节 劳银决定之法则及限度
-- 第四章 利息
---- 第一节 利息之意义
---- 第二节 利息之决定
---- 第三节 利息之渐减
-- 第五章 利润
---- 第一节 利润之意义
---- 第二节 总利润与纯利润
---- 第三节 利润大小之决定
第五编 消费论
-- 第一章 消费
---- 第一节 消费之意义
---- 第二节 消费之种类
---- 第三节 经济消费
---- 第四节 消费与生产
-- 第二章 恐慌
---- 第一节 恐慌之意义及种类
---- 第二节 恐慌之原因
---- 第三节 恐慌之循环
---- 第四节 恐慌防遏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