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
摘要: 出版频率有变化###附特刊。
年份: 1941~[?]
作者: 中日文化协会
出版: 中日文化协会[发行者]
页数: 2608
出版地: 南京
出版周期:
格式:PDF
22册 全部加入购物车
1941年1卷1期
页数: 160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照片
汪主席
阿部大使
开幕典礼
发刊词
通论
中日文化协会与中日文化合作
东亚新时代之展望
日本精神和儒教道德
亲善提携与计划文化
中日文化提携的回顾与前瞻
列强之「日本学」研究
建设新东亚与日本教育之改革
专论
社会科学
全体主义的理论和实际
予之制限选举论
日本之元老制度与西园寺
金融经济与技术经济
中国民族与中国哲学
世界史与东方史
研究史学之商榷
「省」字源流考
自然科学
近代天文学之东渐
东亚新秩序与历法改正
南洋之石油资源
史前时代的华北
北京的都市形态
作物品种改良新方法
文艺
汪精卫词两首
伍澄宇词两首
杜甫的反战文学
汪精卫先生在狱轶闻
满洲词人纳兰成德年谱
转载
中日签约后的展望
中国民心之建设
史料
中日条约全文
关于中华民国日本国间基本关系条约
附属议定书
中日两国全权委员间关于附属议定书了解事项
中日满共同宣言
文化动态
中日文化协会记事
中华留日同学会成立大会记录
东亚联盟中国同志会成立大会记事
附录
东亚经济恳谈会傅部长演词
1941年1卷2期
页数: 170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照片
通论
中日文化的新建设
国民政府改组还都后的文化政策
兴亚建国和复兴中国文化
日本对华文化事业论
英国之日本学研究
美国之日本学研究
德国之日本学研究
法国之日本学研究
苏联之日本学研究
关于中日文化提携
专论
社会科学
事变前中国农民之分拆
食粮恐慌与解决之途径
中国文学之体类
孔子教育哲学
孟子伦理思想之探讨
南中国之文化史的展望
日本实施新体制教育与中国教育之改进
自然科学
中国民族之来源考
民族和混血
多子与优生附日本人口问题讨论
文艺
栖霞山人古今体诗七首词两阙
顾蔗园诗一首
须贺精神不死
白居易的社会文学
介绍中日事变中一本重要著作
折柳(创作)
文化动态
中日文化协会上海分会成立大会纪事(附宣言章程)
东亚联盟中国总会举行创立
附录
谋取中日根本协调褚大使抵东京发表谈话
中华民国驻日大使馆视察
1941年1卷3期
页数: 171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通论
汪主席国民政府还都一年纪念训词
中日文化生活的提携
关于中日之学术提携
三国盟约上日本的地位
民族与文化
文化与宗教
专论
社会科学
弘法大师与日本文化
中日文化交流史略
中国文学之体类(续)
中国音乐戏剧在文化上之价值
中国目前农村问题的研究
印度独立运动的现状
今后中日教育应有之努力
自然科学
华北蒙疆之气候变化与年轮分析
人类人种多源说
时局问题中的法属安南
文艺
顾蔗园诗词八首
栖霞山人诗词十二首
苏东坡词的研究
满洲词人纳兰成德年纪(续)
六日归省记
恨随流水(创作)
文化动态
中日文化协会汉口分会成立记
本多大使讲演世界现势与中日关系
附录
中日文化协会学术组选派研究员委员会规程
私人或团体租借本会会场举行展览会办法
1941年1卷4期
页数: 171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通论
中国儒学与日本文化
日本的教养
现代文明的大矛盾
文化之容纳、模仿、传统、支配、及斗争
论介绍日本学术
专论
社会科学
中国文学之南北宗派论
影响日本文化之唐元明清五代表学者
中国文学之体类(续)
国乐复兴之研究
东洋画论
我国古时交通状况
中国离婚制度的研究
日本古代史略
法属越南大观
自然科学
寺田物理学的暗示
华北及内蒙气候之干燥化与沙漠扩大
稻麦改进检讨
文艺
一斋女士古今体诗十六首
红蕉女士词九阕
无为而无不为斋诗话
满洲词人纳兰成德丛录
朴学大师章太炎故宅访问记
王者之妻
附录
汪主席对宣传工作人员训条
中日文化协会学术研究会规程
1941年1卷5期
页数: 170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通论
东西文化之特质与东洋文化之将来
佛教与日本文化之关系
太平洋与南洋的解剖
日本学者眼中之美国科学政策
日本第一流学者何以不来华讲学
中国文化之已往与将来
再建新中国导论
专论
社会科学
治外法权辨言
中国文学之体类(续)
「假名」能否代替「注音符号」
文化类型学的诸问题
柞蚕事业之检讨
日本古代史略(续)
今后中国法律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商榷
自然科学
天上的文学和大宇宙的书籍
关于中国之地理资料
黄土的性状及我国的黄土
科学发展在日本
文艺
张裕京诗二十七首
评秦妇吟
元稹悼亡诗研究
一发轩诗谈
忆诗人杨云史
桐阴轩读书笔记
「新红a字」自序
附录
摄取日本所藏中国旧刻小说书影经过志略
1941年1卷6期
页数: 139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通论
中日共建东亚文化的我见
我的中日亲善之基本理论
文化史上的马与船
文化和文明——文化之社会学的概念
专论
社会科学
中国文艺的优越性
中国文学之体类
中国文学南北派沿革概要
言语心理学
现阶段中国教育之推进
自然科学
万有引力定律和太阳系的鸟瞰
内部亚细亚
生产力的扩充与营养
蒙疆的矿产资源
黄花鱼述要
文艺
顾蔗园诗
栖霞山人诗
一斋女士诗
与古芳书
诗国梦游记
袁简斋小仓山房尺牍中所表见之学术思想
忆东洋之巨星——新城博士
赴日观光的一点感想
附录
中日文化协会图书馆借阅图书规则
1942年2卷1期
页数: 121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特载
汪主席中日条约签字周年纪念日演词
通论
自给自足的中日文化建设
东亚文艺复兴论
道统篇
古代中国思想
专论
社会科学
日本汉文学史引论
中国文学鸟瞰
中国文学之体类(续完)
文字学研究之方法
论语分类研究序言
明治维新之文化史的意义
德川家康与林罗山
重建中国职业教育刍议
如何复兴中国道德教育
中日报纸的比较
文艺
伍澄宇诗二十首
报朱右白书
七不堪室诗话
春鸟
1942年2卷2期
页数: 125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照片
本会名誉理事长重光大使玉照
褚理事长题吴湖帆先生所藏汪主席手书诗稿
特载
汪主席勖勉国人词
花甲同庆要义
通论
儒佛合一的文化
明治维新之黎明及其特质
政学昌言
与朱右白论道统书
专论
三宝太监下西洋之国名途程今释
日本五山文学与中国江南文化
德川家康与林罗山(续)
论近代研究文字学之趋向
乐本何在
明末大儒陆桴亭先生之防止饥荒政策
中国乡村教育之再建
文艺
陈柱尊诗八首
陈建诗一首
王秋实诗七首
古诗十九首解
近代诗无大家论
初印楼散记
七不堪室诗话
附录
会务动态
1942年2卷3期
页数: 120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特载
汪主席国府还都二周年纪念辞
友邦交还津粤租界行政权之意义
通论
东方文化的大乘精神
「述」与「作」
东亚共荣圈与文化问题
中日亲善历史之考证
专论
日本中古时代的汉文学
中国人的南洋发展及其记述
地质时代之生物变迁及兴亡
埃及和巴比仑的科学
六经述要
日本教育制度之史的考察
日本歌剧及其他
论生产劳动教育
中国社会之演进及其发展
文艺
褚重行诗两首
朱右白诗八首
栖霞山人诗十首词两阕
七不堪室诗话
谈摄影和绘画的艺术性
附录
本会在汉举行全国代表大会纪辞
会务动态
1942年2卷4期
页数: 79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通论
大麓与大陆
论真知与人师
东亚政策与民族问题
专论
魏晋韵书构成考
经学阐微
先秦学术检讨
宋遗民郑所南心史评价
日本中古时代的汉文学(续)
中世南洋华侨发展史
杂著
陶然亭小志
守玄阁书画题跋
初印楼散记
中国书法及石刻杂记
新诗途径的介绍
文艺
祝头山立云先生米寿(有序并注)
江行诗选
附录
会务动态
编辑后言
1942年2卷5期
页数: 68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通论
东方文化的小乘哲学
周公与孔子
希腊的君子观
专论
元国书考(上)
汉字形体变迁考
经学阐微
日本的中国语研究
气象测验与建设事业
中世南洋华侨发展史
杂著
七不堪室诗话
北京夕照寺小志
唐僧玄奘西游记略
归梦寒山话折枝(一)
特别转载
唐鉴真大使东征传
文艺
双云精舍杂诗
附录
会务动态
1942年2卷6_07期
页数: 81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通论
汉字文化说
中国和支那
汉魏六朝诗歌中之民族精神
中国的日本研究
专论
元国书考(上篇下)
一经
说文旧音考
王安石新法集评与其纠正
毛诗赋比兴之研究
中国刑法起源之我见
杂著
北平庙宇小志
鉴真大师东征传转刊后丛录
论奕与围棋
宋七家词评
初印楼散记
文艺
迎奉东来大士纪念碑
题褚重行部长迎奉东来大士纪念碑
常州清凉寺藏经楼戒坛楹帖
鹦鹉洲吊祢正平
附录
会务动态
1942年2卷8期
页数: 79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特载
以智仁勇严为立身行己之本
通论
唯物、唯心、与唯识
中日文化地位的逆转
一义考索
反科学的不革命的共产主义
建树和平的文艺路线
专论
元国书考(下篇)
孝经著者考
自殷周至隋之历法史
杂著
守玄阁书画题跋
中国画的特质
闲话史料
文征明先生事迹辑略
北平庙宇小志(二)
文艺
主席访日纪念碑初稿
建设鸡鸣寺公园募捐启
贺冈村大将荣膺金鸱勋章用鲍顾问观澄诗韵
即景
前题次和
前题次和
读清水先生即景诗有感次韵呈教
恭读主席手译阳明与禅敬题其后
附录
会务动态
1942年2卷9期
页数: 83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特载
本会两周年纪念日汪主席训词
谨祝中日文化协会前途
本会两周年纪念重光大使祝词
本会两周年纪念小引
通论
从中日文化说到教化
反科学的不革命的共产主义(续)
汉魏六朝故事诗中之民族精神
古今教育之病根
专论
中日交涉年表(增补稿)(一)
自殷周至隋之历法史(续)
夏小正星象论
春秋都邑考
先秦人性学说论略
杂著
记金冬心
初印楼散记
画家南北宗派论
北平庙宇小志(三)
文艺
高君见思毛君剑秋同游京口招隐寺竹林寺得诗三首即希政和
卞赛玉印歌呈蔗园兼怀古芳
吴砖书屋歌
忆昔用古芳陵园看花行原韵
汉皋返棹夜泊浔阳寒雨终宵寢不成寐背诵白司马琵琶行感赋
附录
本会两周年纪念庆祝大会
会务动态
编辑者言
1942年2卷10期
页数: 77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特载
怎样同甘共苦
纪念总理诞辰的意义
通论
文明与教化
松本龟次郎氏
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浙江
我对于画剧的感想和建议
诗言蠡勺
文学起源论
专论
现代日本的艰难缔造(上)
增订中日交涉年表(二)
夏小正星象论(续完)
春秋都邑考(续完)
杂著
黄梨洲评传
七不堪室诗话
地理谣谚谭
北平庙宇小志(四)
文艺
瓶叟七十自序
附录
会务动态
1943年3卷1期
页数: 78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特载
今年新国民运动之重点
平面立体与人生
大东亚战争与中日文化协会之使命
通论
东亚的文化年与教化年
民国以前的留日教育
唯有论
日本学及其思想的根据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
专论
现代日本的艰难缔造(中)
增订中日交涉年表(三)
重订司马迁老庄申韩列传
中国异族考
离骚作者新考
诗的要素及其欣赏
杂著
漫谈文章的形式
文章和讽咏之关系
附录
会务动态
文艺
悼五色英武歌示陈君以益
壬午重九清凉山登高得巢字
九江舟中遥望庐山杂感分乘口占二十四首选存十六
1943年3卷2_04期
页数: 102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特载
故人故事
健康与太极操
通论
心理建设的实境
清代文化及於日本之影响
日本气象学史谈
山西调查团之使命
丰臣秀吉与东亚
专论
现代日本的艰难缔造(下)
唐宋名瓷之产地及特征(上)
戴东原人生哲学
增订中日交涉年表(四)
杂著
燕京坛庙沿革考(上)
名物类通自叙
初印楼散记
读书琐记
附录
中日文化协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纪录
会务动态
1943年3卷5_07期
页数: 99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特载
新国民运动纲要讲授大意
接收上海租界后的新认识
通论
东方哲学的变与用
文化与经济皆关系乎水说
现阶段大学教育之改造
中古时代底人生哲学
牟子理惑之述作年代考
专论
唐宋名瓷之产地及特征(中)
庄子齐物论解
汉室燉煌农历之考证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
楚辞九歌之研究
增订中日交涉年表(五)
杂著
重纂褚氏家训汇疏考
燕京坛庙沿革考(中)
南浔褚氏家系考
双桐华馆随笔
文艺
诵见思秋感诗勉成一律
两月不见有怀见思
啸湖见思两先生招饮赋谢
偕元玉梦薇游古林寺
四月过秦淮寄见思
未老
答见思
啸湖以旧作六十初度诗见示即用原韵奉和四首
见思兄以感事和南瓜居士诗见示赋此答之
与见思大兄游京口赋赠
见思先生辱和夜思诗叠均奉报
无染索题顗参山水
秦淮口占
钟山
瓶菊
过秦淮
与张市长话别
渡江云
附录
会务动态
1943年3卷8_10期
页数: 111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特载
决定自己应走的路
题故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省长调查统计部部长李公士群墓碑铭
为中日同盟敬告国人
中日文化与大东亚宣言
通论
东方神道意识论
日本文化之特质及其在世界之地位
世界文化之二方向与日本
王者纪录之龟甲文与铜器铭
绩溪三胡氏学通论
从中国纸的发明说到日本造纸事业
琉球列岛米之自给可能度
专论
唐宋名瓷之产地及特征(下)
黄钟之宫解
中庸述义引言
大豆
后羿传说考
增订中日交涉年表(六)
杂著
重纂褚氏家训汇疏考
游平山堂记
燕京坛庙沿革考(下)
附录
会务动态
征文揭晓
大东亚战争期内中国文化界应负之使命
决战下中国青年应有之觉悟
1943年3卷11_12期
页数: 75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特载
光明的方向
参加十一月十二日实现国父遗志祭礼感想
通论
儒与佛的意识观
孔孟学说论征(一)
发扬孔道与复兴中华保卫东亚
宗法社会的将来(上)
中国社会经济概况
陶诗之文学批评
专论
日本铁道之初建(一)
中日围棋文化之交流
浏阳文庙祀孔乐谱
论李太白诗
增订中日交涉年表(七)
杂著
重纂褚氏家训汇疏考
长安宫词选诠释(一)
文艺
北极阁欢迎日本大诗家安冈正笃先生雅集诗录
附录
会务动态
1944年4卷1期
页数: 86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特载
曾仲鸣先生行状
专论
中外通商受英压榨史
覆舟山小志
弘法大师传(一)
通论
汉代的今古文经学
孔孟学说论征(二)
宗法社会的将来(下)
东京横滨间铁道建筑史略
专论
原月论日摘述
增订中日交涉年表(八)
杂著
重纂褚家氏训汇疏考
长安宫词选诠释(二)
文艺
大唐三藏玄奘法师骨塔碑记
募建虎邱山虎阜云岩寺大殿重修舍利塔缘起
修建杨仁山居士纪念塔纪念堂记
附录
会务动态
1944年4卷1期
页数: 243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照片
题词
论文
中日文化协会前途之展望
中日文化协会一周年纪念
中日文化精神与中日前途
中日文化沟通的基本工事
中日文化之沟通
中日文化交流及其使命
本会第一届理监事题名
报告
本会过去一年间工作概况
总务组工作报告
学术组工作报告
出版组工作报告
游艺组工作报告
本会职员录
本会会员录
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