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论中国现代文学 上
年份: 1956
作者: 中山大学中文系鲁迅研究室
页数: 738
格式:PDF
费用:21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上册目录
Ⅰ 概论
一五四运动与文学革命
二新思潮的传播
三外国文学的影响
四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
五新文学各种样式的发展
小说
诗歌
散文小品
戏剧
电影
连环图画和木刻
Ⅱ 文艺运动与思想斗争
一白话文运动
二对林纾及其他复古派的批判
林纾
其他复古派
三对“学衡派”和“甲寅派”的批判
四对“鸳鸯蝴蝶派”的批判
五对胡适的批判
六对“现代评论派”的批判
“现代评论派”
陈西滢
凌叔华
七 对国民党所谓“革命文学”的批判
八对帝国主义提倡中国“国粹”的批判
九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十 “左联”的成立与左翼文艺运动
“左联”的成立
文艺大众化的讨论
大众语的讨论
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革命文学作品的翻译
十一对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的揭露
十二对“新月派”的批判
“新月派”
梁实秋
徐志摩
十三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批判
十四 对“第三种人”和“自由人”的批判
十五对“论语派”的批判
林语堂
周作人
十六对色情文学的批判
张资平
曾今可
章衣萍
张竞生
十七对托派的斗争
十八对狄克等人的批判
狄克
姚蓬子
十九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
二十 “左联”的解散与文艺家协会、文艺工作者协会的成立
“左联”的解散
文艺家协会、文艺工作者协会的成立
二十一对“战友”的批评
Ⅲ 作家作品
二画
丁西林
下册目录
丁玲(参见茅盾、柔石)
四画
巴金
川岛
三画
韦素园(参见李霁野、高长虹)
韦丛芜(参见李霁野)
王鲁彦
王独清(参见郁达夫、蒋光慈)
王哲甫
孔另境
五画
冯乃超
冯至
冯雪峰
冯沅君
冯文炳(参见台静农)
叶圣陶(参见欧阳予倩)
叶紫
叶永蓁(参见魏金枝)
叶灵凤(参见田汉、蒋光慈)
台静农(参见向培良、李何林、魏金枝)
司徒乔
田汉(参见沈端先)
史济行
六画
许广平(参见王哲甫)
许寿裳(参见李霁野)
许钦文(参见王鲁彦)
成仿吾(参见冯乃超、李初梨、郭沫若、
钱杏村、蒋光慈)
刘半农(参见陈独秀)
刘岘(参见李桦)
刘大杰
孙伏园(参见川岛、许钦文、顾颉刚)
孙用
任国桢
江绍原(参见颐颉刚)
齐白石
朱光潜
朱湘(参见刘半农)
向培良(参见高长虹)
华汉(参见田汉)
七画
李大钊
李初梨
李何林
李霁野(参见韦素园)
李桦(参见罗清桢)
李健吾
李长之
邹韬奋
沈端先(参见田汉)
沈从文(参见巴金、杨振声)
陈烟桥
陈铁耕(参见何白涛、罗清桢)
陈独秀(参见刘半农、李大钊)
陈师曾(参见齐白石)
陈炜谟
陈梦韶
何白涛(参见陈烟桥、陈铁耕)
何家槐
杨霁云
杨骚(参见戴望舒)
杨振声(参见叶圣陶、欧阳予倩)
杨村人(参见田汉、何家槐)
张天翼
张致平(参见陈烟桥)
张慧(参见李桦)
张露薇
沙汀、艾芜
应修人
汪静之
吴组缃
吴渤
邵洵美
芸生
八画
周建人
周起应(参见田汉)
周木斋
茅盾(参见郭沫若、钱杏村)
郁达夫(参见李何林、杨村人、张天翼、
郭沫若)
郑振铎(参见邵洵美、黄源)
郑伯奇
郑野夫
欧阳予倩(参见叶圣陶)
罗清桢(参见李桦、陈烟桥)
罗家伦(参见叶圣陶、杨振声、欧阳予倩)
金人(参见孟十还、萧军、萧红)
罗皑岚
金肇野
孟十还(参见胡风)
尚钺
九画
柔石等“左联”五烈士
柔石(参见冯铿、茅盾、殷夫、
曹靖华、魏金枝)
殷夫(参见史济行、柔石)
胡也频、李伟森
冯铿(参见柔石)
洪深
胡愈之
胡风(参见田汉、茅盾)
赵景深(参见杨振声)
钟敬文
郝力群
段干青
郭沫若
十画
饶超华
钱杏村
钱玄同(参见陈独秀)
唐弢
唐英伟
袁牧之
陶元庆(参见许广平、许寿裳)
耿济之(参见郑振铎)
聂绀弩
徐懋庸(参见胡风、聂绀弩、黄源)
顾颉刚(参见钟敬文、钱玄同)
高长虹(参见王独清、成仿吾)
十一画
梅兰芳(参见傅东华)
萧军、萧红
曹靖华(参见杨骚、郁达夫、郑振铎)
曹白
曹聚仁
黄鹏基
梁社乾(参见敬隐渔)
黄源(参见巴金)
十二画
蒋光慈(参见沈端先)
谢冰心
谢冰莹
谢六逸
葛琴
傅东华(参见黄源)
敬隐渔
韩侍桁(参见何家槐)
十三画
蒲风
楼适夷(参见殷夫)
赖少麒
十四画
廖沫沙
十五画
黎烈文(参见何家槐、郁达夫)
黎锦明(参见韦丛芜、向培良)
潘家洵
十六画
穆木天(参见田汉)
十七画
魏金枝(参见李霁野、曹聚仁)
魏猛克(参见韩待桁)
蹇先艾
戴望舒(参见沈端先)
瞿秋白(参见沈端先)
十八画
Ⅳ 社团报刊
一社团刊物
1 新青年社及其刊物——《新青年》
2 新潮社及其刊物——《新潮》
3 文学研究会及其刊物
文学研究会
《小说月报》
创造社
《文学周报》
4 创造社及其刊物
《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
《幻洲》
5 浅草社的《浅草》和沉钟社的《沉钟》
6 弥洒社及其刊物——《弥洒》
7 语丝社及其刊物——《语丝》
8 莽原社、未名社及其刊物
莽原社与《莽原》、《莽原丛刊》
《乌合丛书》
未名社与《未名》、《未名丛刊》、
9 狂飙社及其刊物——《狂飙》
10鼓浪社的《鼓浪》和泱泱社的《波艇》
11太阳社
12朝花社的《朝花旬刊》、《艺苑朝华》
13 “左联”有关刊物
《萌芽》、《新地》、《拓荒者》、
《现代小说》、《大众文艺》
《文艺研究》
《文艺新闻》
《文学导报》
《北斗》
《十字街头》
《文学月报》
《文学新地》
《文学生活》
木刻讲习会、木铃社、无名木刻社、
M·K·木刻研究社
一八艺社
14几个木刻团体及其刊物
《现代木刻》
《现代版画》
《木刻界》
二其他文艺性刊物
《泼克》
《美术》
《奔流》
《小说世界》
《山雨》
《骆驼草》
《涛声》
《文学》
《十日谈》
《文艺》
《文学季刊》
《人言》
《春光》
《文艺画报》
《新语林》
《译文》
《太白》
《漫画生活》
《芒种》
《漫画与生活》
《海燕》
《越风》
《作家》
三其他综合性刊物
《浙江潮》
《东方杂志》
《河南》
《猛进》
《少年先锋》、《做什么?》
《社会新闻》
《新社会半月刊》
《微言》
四报纸副刊
《晨报副刊》
《京报副刊》
《京报》附刊《民众文艺》
《申报》及其副刊《自由谈》、《春秋》
《大公报》副刊《小公园》
《国民新闻》副刊《新时代》
《大晚报》及其副刊《火炬》
《中华日报》副刊《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