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  第2辑  植物油  商品调查

1951年 第2辑 植物油 商品调查

年份: 1951

作者: 经济报导报编辑委员会编

出版: 经济导报社

页数: 157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总论
-- 甲、植物油之种类及性质
---- 一、定性植物油脂
---- 二、香料油
-- 乙、植物油类之榨制
---- 土榨油法
---- 新榨油法
-- 丙、植物油之装具
---- 木桶
---- 铁桶
---- 铁罐
---- 油篓
---- 油罐车
---- 散舱
-- 丁、植物油之品质检验
---- 籽料检验项目
---- 油类检验项目
油类之部
-- 桐油
---- 一、历史渊源——唐宋之提倡、传至国外之年代
---- 二、桐油种类——白油、光油、洪油、秀油
---- 三、桐树种类——光桐(三年桐)皱桐(千年桐)等
---- 四、桐油品质——色度、味觉、气味、乾燥性、溶解度、疾油、加热凝结、化学构造、桐油特性
---- 五、桐树栽植——土壤、气候、雨量、生长情形
---- 六、桐油榨制
------ 程序:去壳、清籽、烘籽、碾籽、蒸粉、制饼、榨炼
------ 产率:所得油量百分率
------ 成份:桐籽、桐皮、油渣
---- 七、生产概况——全国产量表、战时产量、战後产量
---- 八、主要产区——四川、湖南、湖北、广西、浙江、安徽、福建、贵州、各省产桐地区及县份、各分区产桐比较
---- 九、生产成本——桐籽成本、榨炼成本、运输成本
---- 十、运销概况——各省运销过程、运输路线、运输工具、散集市场
---- 十一、贸易季节——桐籽收获时期、新油登场时期、旺淡月份
---- 十二、装油用具——竹篓、木桶、铁皷、散舱油驳、油罐车、各项装具之尺寸、容量及优劣比较
---- 十三、贮炼设备——贮炼设备之种类及说明
---- 十四、品级标准——出口标准、掺杂试验
---- 十五、桐油用途——工业方面、医药方面、其他方面、副产品用途
---- 十六、内销概况——内销情形、内销数量、旺月淡月
---- 十七、外销概况——历年输出情形、外销数量、外销国别、战後情形、出口港埠、国外市场概述
---- 十八、桐油国际市场概述——美国、欧洲、日本
---- 十九、出口前途——外销前途之障碍、各国植桐事业之发展、桐油代用品之增产
-- 茶油
---- 一、出口标准和用途
---- 二、茶油产销情形
---- 三、贸易季节和输出
-- 豆油
---- 一、性质成份——豆油性质、化学成份
---- 二、豆油产地——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
---- 三、豆油榨制
------ (一)程序:整净、碾碎、蒸馏、榨油
------ (二)机器:螺旋机、水压机、新式自动溶剂提油机
------ (三)精炼
---- 四、品级标准——各级品质鉴别、出口标准
---- 五、包装工具——种类、容量、重量、体积
---- 六、豆油用途——直接、间接
-- 花生油
---- 一、性质成份——性质说明、化学成份
---- 二、生油制法——榨制方法、产油比率
---- 三、生油品级——各级鉴别法、出口标准
---- 四、包装用具——种类、容量、重量、体积
---- 五、产销概况——各地产量、输出数量、外销国别
---- 六、生油用途——直接、间接
-- 菜油
---- 一、性质成份——性质说明、化学成份
---- 二、产销概况——产地产量、出口数量
---- 三、菜油制法——土法、新法
---- 四、包装用具——听装、桶装、重量、体积
---- 五、等级标准——普通级、半炼、精炼、出口标准
---- 六、菜油用途——用途说明
-- 棉籽油
---- 一、棉油性质——物理性质
---- 二、棉油制法
------ (一)程序:筛净、去毛、去皮、压碎、蒸煮、榨油、精炼
------ (二)产率:毛油、棉饼、棉壳、毛衣、杂质
---- 三、等级标准——各级品质、出口标准
---- 四、包装用具——听装、桶装、重量、体积
---- 五、销路用途——食用、应用、其他
---- 六、产销概况——产地产量、出口数量
-- 芝麻油
---- 一、性质成份——性质说明、主要成份
---- 二、麻油产地——汉口集销、各地产量
---- 三、制法装具——新法、土法
---- 四、品级标准——工具、体积、重量
---- 五、用途销场——国别、数量
-- 胡麻子油
---- 一、性质成份——性质说明、主要成份
---- 二、产地产量——各地概述
---- 三、制炼方法——冷压法、热压法、影响乾燥性之因素
---- 四、等级包装——各种等级、出口标准、包装用具、体积重量
---- 五、用途销场——用途、外销
-- 葵花子油
---- 一、产地概述
---- 二、出口标准
---- 三、包装用途
-- 苏子油
---- 一、性质成份
---- 二、产地产量
---- 三、榨制方法
---- 四、品级标准
---- 五、包装用途
-- 蓖麻油
---- 一、性质成份——性质说明、主要成份
---- 二、产地产量——东北华北、产量估计
---- 三、榨制方法——普通制法
---- 四、等级标准——各种等级、出口标准
---- 五、包装用具——包装种类、重量体积
---- 六、销场用途——外销国别、各种用途
-- 桂油
---- 一、性质成份——性质说明、主要成份
---- 二、桂树栽植——桂树性状、栽植方法、收获种类、收获数量
---- 三、桂品种类——桂通、桂心、桂皮、板桂
---- 四、制油方法——土法蒸馏、产油比率、品质高下
---- 五、产地产量——广西各县、广东产地、桂油市场
---- 六、桂皮包装——用具种类、重量体积
---- 七、品质等级——桂皮品级、桂皮(子)标准、桂油出口标准
---- 八、贸易情形——制炼工场、运销途径、集销地点
---- 九、销路用途——外销国别、主要用途
-- 茴油
---- 一、释名史略——八角茴?、外销历史
---- 二、产区分布——产地概述、产量估计
---- 三、茴树种植——性状说明、栽培方法、收获数量
---- 四、炼油方法——工具、制法、产率
---- 五、化学成份——各项成分、香油比较
---- 六、品级标准——分级标准、出口标准
---- 七、各种用途——医药、饮食、配制
-- 桕(皮)油 青(梓)油 木(烙)油
---- 一、性质说明——桕油名称、柏树性状、桕实形状
---- 二、榨制方法——桕(皮)油制法、青(梓)油制法、木(烙)油制法、工人分配、含油数量
---- 三、包装用具——各地包装情形、体积重量
---- 四、产地情形——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安徽、全国统计
---- 五、品质标准——本车、两断、坪油、小溪、检验标准
---- 六、桕籽品质——家桕籽、野桕籽、新陈之别、水份多少、什质有无、含油数量
---- 七、交易习惯——交易单位、登场时令、货款交付
---- 八、内销概况——集销中心、国内销场
---- 九、外销情形——桕油外销之进展青油外销之异彩
---- 十、各项用途——桕木油用途、青油用途
---- 十一、改进意见——划一品质形状标准、提倡桕梓油分榨
-- 椰子油
---- 一、性质成份——性质说明、化学成份
---- 二、榨制方法
------ 土法程序:去衣、挖肉、刨肉、晒焙、炒肉、整饼、压榨、比率
------ 新法程序:水压机、油榨机、烘器、滤清机、抽油机
---- 三、品级标准——品级、标准规格
---- 四、包装用具—装法、漏耗
---- 五、产销情形——产地情形、收获时期、出口港埠
---- 六、销场用途——运销国别、各种用途
-- 烛籽油
---- 一、性质成份——性质说明、主要成份
---- 三、产地制法——国内产地、土法制油
---- 三、销路用途——外销国别、主要用途
-- 薄荷油 薄荷脑
---- 一、性质种类——油脑性质、薄荷种类
---- 二、制法包装——蒸馏制法、出口包装
---- 三、品质检验
---- 四、产地产量——产地分布、产量、培植面积
---- 五、薄荷销途——内销、外销
---- 六、薄荷用途——制药、工业用
-- 樟脑 樟油
---- 一、樟脑历史——传入台湾、发展历史
---- 二、樟脑产地——产地分布、台湾产量
---- 三、樟树品种——本樟、茅樟、油樟、阴阳樟、老樟、牛樟、白樟
---- 四、樟脑制法——程序、用具、工场、产量、BB精制樟脑制法及产量
---- 五、品质标准——樟脑、樟油、按油、副产量
---- 六、樟脑输出——历年情形、出口数量
---- 七、包装用具——粗制樟脑、精制樟脑
---- 八、用途说明
-- 松香 松节油
---- 一、性质成份——性质说明、主要成份
---- 二、产地产量——产地分布、产量概计、集销地点
---- 三、提制方法(一)松脂割取:方法、工具
---- 四、包装用具——松香装具、松节油装具
---- 五、等级标准——松香十二级、松节油二级
---- 六、用途需量——松香用途、松节油用途
-- 香茅油
-- 黄樟油
-- 有加利油
-- 台湾出口香料油
---- 棕樟油
---- 芳油
---- 人造黄樟油
---- 有加利油
结论
-- 一、我国植物油脂工业概述
---- 产制部门——榨油工业
---- 加工部门——炼油工业
---- 利用部门——造漆等工业
二、战前植物油料业务检讨
-- 三、战後植物油料业务检讨
-- 四、今後植物油料业务之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