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美国空军设计手册
年份: 1965
作者: 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技术情报所编辑
出版: 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技术情报所
页数: 489
格式:PDF
费用:15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1目的
--
1.2资料来源
--
1.3总的假设条件
--
1.4情况介绍
--
1.5符号说明
--
1.6准确度和精密性
--
1.7统计方面的问题
第二章 一般要考虑的问题
--
2.1引言
--
2.2设计前要考虑的问题
----
2.2.1工程的用途
----
2.2.2工程的重要性
----
2.2.3袭击的可能性(或然率)与大小
----
2.2.4所需的防护等级
----
2.2.5经济问题
--
2.3结构形式的选择
第三章 空气冲击波现象
--
3.1引言
--
3.2空气冲击波
----
3.2.1引言
----
3.2.2超压
----
3.2.3动力压力
----
3.2.4地面和地形的影响
--
3.3坑道和管道中的空气冲击波
----
3.3.1冲击波在直坑道中的形成
----
3.3.2坑道弯曲和连接的影响
----
3.3.3峯值超压在直坑道中的衰減
----
3.3.4作用在坑道和管道的门和防爆活门上的冲击波荷载
--
3.4参考文献
第四章 自由场的土壤运动
--
4.1引言
--
4.2空气引起的土壤运动
----
4.2.1引言
----
4.2.2应力的衰減
----
4.2.3土壤特性
----
4.2.4位移
----
4.2.5速度
----
4.2.6加速度
----
4.2.7超前的土壤运动
----
4.2.8空气引起的位移计算示例
--
4.3直接传入的土中冲击波
----
4.3.1引言
----
4.3.2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
4.3.3等效能量
----
4.3.4岩石中的实验结果
----
4.3.5对其它材料的适用性
----
4.3.6切向运动
----
4.3.7地层体系的效应
--
4.4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构荷载的确定
--
5.1引言
--
5.2地上结构
----
5.2.1引言
----
5.2.2完全封闭的矩形结构
----
5.2.3敞开式地上矩形结构
----
5.2.4地上拱
----
5.2.5地上穹顶
--
5.3地下结构
----
5.3.1引言
----
5.3.2土壤——结构的相互作用
----
5.3.3施工方法的影响
----
5.3.4全埋的矩形结构
----
5.3.5全埋拱
----
5.3.6全埋穹顶
----
5.3.7地下豎井结构
--
5.4部分埋设结构
----
5.4.1引言
----
5.4.2矩形结构
----
5.4.3部分埋设拱
----
5.4.4部分埋设穹顶结构
--
5.5参考文献
第六章 材料的动力性能
--
6.1引言
--
6.2金属
----
6.2.1一般概述
----
6.2.2建筑钢
----
6.2.3高强度低合金钢
----
6.2.4钢筋
----
6.2.5材料和接点的脆性
--
6.3混凝土
--
6.4木材
--
6.5参考文献
第七章 破坏和设计标准
--
7.1引言
--
7.2破坏与安全使用
--
7.3安全系数
--
7.4设计标准
--
7.5延伸比
--
7.6总的建议
--
7.7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构构件的特性
--
8.1引言
--
8.2钢筋混凝土梁和单向板
----
8.2.1引言
----
8.2.2梁截面的抗弯强度
----
8.2.3斜向拉力
----
8.2.4纯剪
----
8.2.5劲度
----
8.2.6自振周期
--
8.3双向板
----
8.3.1抗弯强度
----
8.3.2抗剪强度
----
8.3.3支承梁
----
9.3.4劲度
----
8.3.5自振周期
--
8.4钢筋混凝土柱
----
8.4.1轴向受载的钢筋混凝土柱
----
8.4.2弯曲和轴向组合荷载
----
8.4.3振动周期
--
8.5钢梁
----
8.5.1引言
----
8.5.2抗弯强度
----
8.5.3抗剪强度
----
8.5.4局部压屈
----
8.5.5劲度
----
8.5.6自振周期
--
8.6钢柱
----
8.6.1轴向受载的柱
----
8.6.2局部压屈
--
8.7圆弧拱
----
8.7.1引言
----
8.7.2自振周期
----
8.7.3抗力
----
8.7.4压屈
----
8.7.5延性系数
--
8.8穹顶
----
8.8.1引言
----
8.8.2延性
----
8.8.3自振周期
----
8.8.4压缩型
----
8.8.5弯曲型
----
8.8.6压屈
--
8.9豎井和坑道
--
8.10底脚
----
8.10.1抗挠曲能力
----
8.10.2剪切
--
8.11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构构件的大小及设计
--
9.1引言
--
9.2钢筋混凝土梁与单向板
--
9.3钢筋混凝土的双向板和支承梁
--
9.4钢梁
--
9.5拱
--
9.6穹顶
--
9.7垂直坑道和豎井
--
9.8基础
--
9.9柱
第十章 土中冲击波和防震装置
--
10.1引言
--
10.2冲击波反应谱
----
10.2.1弹性体系的反应谱
----
10.2.2非弹性体系的反应谱
--
10.3简单结构的防土中冲击波的设计
--
10.4多层结构的防土中冲击波的设计
----
10.4.1水平运动的设计
----
10.4.2垂直运动的设计
--
10.5震动对设备的影响
----
10.5.1防震安装中的基本依据
----
10.5.2设备和结构的相对畸变的预防
----
10.5.3设备的弹性体系的性质
----
10.5.4安装在建筑框架构件上的轻设备的反应
----
10.5.5震动对重设备的影响
--
10.6复杂线性体系的理论方法
--
10.7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建筑设计问题
--
11.1一般概述
--
11.2入口通道
--
11.3门
----
11.3.1防护门
----
11.3.2门的类型
----
11.3.3功能要求
----
11.3.4门的一些重要特性
--
11.4通风和防爆活门
--
11.5基础和密封问题
--
11.6结构细部
----
11.6.1混凝土结构
----
11.6.2钢结构
--
11.7内部设备系统
----
11.7.1内部设备负荷
----
11.7.2给水
----
11.7.3?水库
----
11.7.4照明和电力
----
11.7.5排水管沟
----
11.7.6防火
----
11.7.7设备安装、内部设备管线的接头
----
11.7.8对心理影响的处理
----
11.7.9杂项设施
--
11.8成本费用
----
11.8.1工程总概算
----
11.8.2额定费用的分项
----
11.8.3影响费用的主要因素
--
11.9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核辐射
--
12.1引言
--
12.2设计的重要性
--
12.3防护
--
12.4辐射特性
----
12.4.1辐射种类
----
12.4.2计量单位
--
12.5损伤性
--
12.6预测所在地点的辐射标准
--
12.7丙种辐射的屏蔽
--
12.8中子辐射的屏蔽
--
12.9参考文献
附录A设计实例
--
A.1埋入式矩形结构
----
A.1.1双向顶盖板的设计
----
A.1.2支承梁的设计
--
A.2埋入式拱
--
A.3全埋穹顶
--
A.4浅埋穹顶
附录B结构的动力理论
--
B.1引言
----
B.1.1单自由度和多由自度体系的关系
----
B.1.2运动方程式的重要性
--
B.2简单体系的分析方法
----
B.2.1引言
----
B.2.2分析方法
----
B.2.3抗动力荷载的简单体系的近似分析
----
B.2.4简单体系的滑动、倾覆和回弹
--
B.3符号
--
B.4参考文献
附录C预测自由场土壤运动的理论依据
--
C.1引言
--
C.2空中爆炸导致的土壤运动之二维及三维研究
----
C.2.1三维研究
----
C.2.2二维研究
--
C.3用一维波理论阐述土壤运动
----
C.3.1均匀弹性介质
----
C.3.2成层弹性介质
----
C.3.3非弹性介质
--
C.4参考文献
附录D符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