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常用表
年份: 1958
作者: (苏)朱波夫(Н.Н.Зубов)著;施正鉴等译
出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页数: 413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部分 海洋学计算用表
--
一.温度计和压力计用表
--
表1 闭端颠倒温度计的还原订正
--
表2 开端颠倒温度计的还原订正
--
表3 闭端颠倒温度计对温度计所有玻璃的附加订正
--
表4 由开端颠倒温度计的读数计算深度用的乘数
--
表5 静压式深度计的气压订正(表的左部)及其深处与表层水温温差的订正(表的右部)
--
二.计算海水密度、比容以及根据密度分布计算海流的用表
--
表6 样品比重测定的温度订正
--
表7 量值Cl、S、σ0和ρ17.5的相互关系
--
表8 求得条件密度σt用的条件比重ρ17.5的温度订正值E
--
表9 精确计算密度用的Σl、Al和Bt值
--
表10 海水的条件比容δt
--
表11 大洋海水的条件密度υt
--
表12 条件密度δt换算为条件比容υt
--
表13 条件比容υt换算为条件密度δt
--
表14 从海面到某一深度海水的平均压缩系数μ·103
--
表16 比容的温度和压力订正值δ?p·105
--
表15 比容的压力订正值δp·105
--
表17 比容的盐度和压力订正值δ?p·105
--
表18 比容的盐度、温度和压力订正值δ?tp·105
--
表19 根据动力高度差计算流速用的乘数M
--
三.海中水层垂直稳定?的计算用表
--
表20 海水密度随温度的变化?·10
--
表21 表20的温度和压力订正
--
表22 表20的温度、盐度和压力订正
--
表23 在表层位温随深度的变化?·10?
--
表24 表23的温度和压力订正
--
表25 表23的温度、盐度和压力订正
--
表26 海水密度随盐度的变化?·10
--
表27 表26的盐度和压力订正
--
表28 表26的盐度、温度和压力订正
--
四.绝热订正计算用表
--
表29 大洋海水(S=34.85‰)从深度z处上升到表面时绝热冷却的订正
--
表31 不同盐度的海水当深度从0米降到1,000米时温度的绝热变化
--
表30 大洋海水(S=34.85‰)从表面下降到学度z处时绝热增温的订正
--
表32 海水(S=38.57‰)温度的绝热变化
--
五.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的计算用表
--
表33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
表34 声速(由表33所得)的压力订正
--
六.潮汐用表
--
表35 b和B的年月日的订正
--
表36 和表35的年份相对应的年份
--
表37 根据改正后的在格林尼洽子午线太阳中天时刻对M2和O1分潮的订正C
--
表38 太阳地平视差C的订正
--
表39 格林尼治子午线天文潮的主要谐波分潮
--
表40 M2分潮的位相角化为平太阳时
--
表41 S2分潮的位相角化为平太阳时
--
表42 K1分潮的位相角化为平太阳时
--
表43 O1分潮的位相角化为平太阳时
--
表44 潮汐主要分潮相角的余弦值
--
表45 潮汐的非谐波常数
--
表46 格林尼治子午线平均太阳中灭时刻对经度的订正(分)
--
表47 用于结合半日和整日分潮的量值?和E
--
表48 周期的订正(分/平太阳时)
--
表49 从每小时的潮高或流速的投影,计算量值x,y用的乘数
--
表50 计算量值PReos r,PRsiu r和PR用的乘数
--
表51 根据tgr=?求量值r
--
表52 根据半日潮潮龄和太阳与太阴半日潮之比值对实用时的订正值
--
七.波浪用表
--
表53 摆线波的周期、波长和传播速度
--
表54 摆线波随深度的减小(在深度为z处的波高h与表面的波高h之比和深度z及波长r的关系)
--
表57 波浪的相对周期及传播速度与其以百分比表示的累积率的理论关系
--
表56 相对波高、波长与其以百分比表示的累积率的理论关系
--
表55 长波的传播速度和海的深度的关系
--
表58 波浪要素与海深、风速、波区以及波浪生长的时间关系
--
八.海洋动力学的参考表
--
表59 一分巴以米表示的量值
--
表60 分巴换算为米的订正
--
表61 米换算为分巴的订正
--
表62 离心力、科利奥里斯力和纬度、流的曲率半径及流速的关系
--
表63 不同流速和不同纬度时在科利奥利斯力的作用下每浬的水位差
--
表64 惯性圆的半径和它的转动周期
--
表65 单节假潮的周期和水域的深度及长度的关系
--
表66 蒲氏风级
--
表67 波浪和海面状况的等级
--
九.确定船只的漂移和海流的辅助表
--
表68 绳子在不同倾斜角时它与标准深度间的距离
--
表69 由海流计所得的数据计算海流的要素
--
表70 在浅海上根据绳子放出的长度计算船的漂移
--
表71 测深时测深绳倾斜的订正
--
表72 测深时计数器高度的订正
--
表73 测深绳倾斜时由计数器至测深点的水平距离
--
表74 计数器的高度对测深点的水平距离的订正
第二部分 水文物理用表
--
表75 最大密度的温度θ,结冰温度τ,以及在该温度下海水的密度σ?和σr
--
表76 海水的渗透压
--
表77 蒸溜水的蒸发热和淡水冰的升华热
--
表78 在大气压力下海水的比热
--
表79 各深层大洋海水(S=34.85‰)的比热
--
表80 海水的热膨胀系数?·106
--
表81 海水-空气的表面张力
--
表82 蒸溜水和海水的分子热传导系数
--
表83 海水的分子粘滞系数
--
表84 海水的电导率
--
表88 海水对各种波长的光线之削弱系数
--
表87 海水对各种波长的辐射波之吸收系数
--
表85 海水中光线的折射系数
--
表86 海水中D线的光线之折射系数
--
表89 通过海水水层的光能与射达海面的光能之比值k·103
--
表90 光线经过不同厚度的水层后太阳光谱中能量的分布
第三部分 海水用表
--
表91 纯冰、过冷水及盐泡中盐水的密度
--
表92 没有气泡的海冰的密度
--
表93 不同密度的雪和冰的疏松度
--
表94 气泡取代盐泡时冰的疏松度
--
表95 海冰的有效比热
--
表96 淡水冰在负载下的溶解温度
--
表97 溶解一定温度和盐度的每克海冰所需要的热量
--
表100 海冰的温度传导系数α·103
--
表102 海冰中盐水的质量
--
表101 温度变化时盐水的盐度及其变化
--
表99 淡水冰的热传导系数
--
表98 雪的热传导系数
--
表103 海冰的体积膨胀系数
--
表104 冰的力学性质
--
表105 海冰的弹性模量
--
表106 直壁式冰的沉没部分的深度与浮起部分的高度之比
--
表107 海冰的浮力系量
--
表108 标准气压下不同太阳高度时太阳光线在大气中所通过的相对大气“质量”
--
表109 对应于一定量的大气“质量”的太阳高度
--
表110 在不同太阳高度和不同大气透明度的情况下太阳直接辐射到达水平面上的能流
--
表111 表110的不同日期的订正
第四部分 海洋气象用表
--
表112 大气的不同“质量”和不同混浊因数情况下理想大气和实际气团的透明系数
--
表113 无云和不同大气透明度时北半球各纬度上太阳直接辐射的能流日总量
--
表116 无云晴空时散射辐射的日总量与直接辐射的日总量的比值(通过水平面)
--
表115 无云晴空时在不同太阳高度和当大气中有不同水汽含量情况下散射辐射收入与直接辐射收入(对通过水平面而言)的比值
--
表114 无云和折射时各个纬度的日照时间
--
表117 因云的遮盖而使海面太阳辐射总收入的减弱
--
表118 由总云量和低云量的级数的估计决定海面的太阳辐射总收入的减弱
--
表119 在地平线上太阳高度不同时太阳的直接辐射从平静海面反射的反射系数(反射率)(%)
--
表120 在不同纬度的地方太阳直接辐射从平静海面反射(反射率)的合成系数(%)
--
表121 雪盖层和冰盖层的反射系数(反射率)(对于以%表示的总辐射能)
--
表122 绝对黑体的辐射强度
--
表123 天空无云时大气的辐射率(和绝对黑体相比较)
--
表124 无云天空的回辐射强度
--
表125 天空无云时海面的有效辐射强度(当水温和气温相等时)
--
表126 表125中水温和气温差值的订正
--
表127 在不同纬度上云量(用级表示)对于海面有效辐射的影响
--
表130 海面的蒸发系数
--
表131 蒸发时海面失掉的热量或水汽凝结时海面所得到的热量
--
表128 海面和低层空气间的热量交换系数
--
表129 经过不同厚度的冰盖层的热量交换
--
表132 不同温度时水和冰上饱和水汽的密度和张力
--
表133 不同海水温度和盐度时饱和水汽的张力
--
表134 不同气温和气压时干空气的密度
--
表135 不同的空气温度和大气压力下空气的相对密度
--
表136 大气压力订正到平均海面的订正值
--
表137 与风相垂直的平面上所受到的最大风压
--
表140 海面上稳定风的方向和速度
--
表138 海面风的切应力与在垂直面上风压的比值
--
表139 地转风的速度
第五部分 水化学用表
--
表141 元素的原子量(1954年)
--
表142 气体的分子量和密度
--
表143 大洋、里海和碱海水中的离子成分
--
表144 大洋海水的平均化学组成
--
表145 干空气的标准组成
--
表146 滴定样品时为了获得以克/千克表示的氯度滴定管读数k的校正
--
表147 以克/升表示的氯度换算为以克/千克表示的氯度
--
表148 硝酸银溶液的标定
--
表149 水和0.1N溶液的容积订正到温度为20℃时的容积
--
表150 以毫升/升表示的滴定数计算溶解氧的乘数M
--
表151 经过滴定管读数的订正值△?校正后溶解氧含量的计算
--
表152 海水中氧随温度和盐度变化的溶解度
--
表153 海水中氮随温度和盐度变化的溶解度
--
表154 海水中二氧化碳随温度和盐度变化的溶解度
--
表155 海水中氧和氮的饱和含量之比
--
表156 气体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
--
表157 硼酸盐缓冲溶液(巴里奇)
--
表158 硼酸盐缓冲溶液的pH的温度校正
--
表159 甲酚红、百里香酚?和酚红指示剂在应用硼酸盐缓冲溶液时pH的盐度的校正
--
表160 比色时缓冲溶液和水样温度差对pH的校正
--
表162 现场水柱压力对pH的校正
--
表161 现场水样的温度和分析时的温度之差对pH的校正
--
表163 甲酚红指示的剂离解常数与温度和盐度的关系
--
表164 pH换算为[H?]
--
表165 pH换算为paH
--
表166 韦斯顿标准电池的温度校正
--
表167 0.1N标准甘汞电极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位
--
表168 饱和甘汞电极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位
--
表169 用丹尼捷-阿特肯司的钼酸盐方法比色测定磷时盐度的校正
--
表172 校正到标准压力时气体的容积
--
表170 用基因奈尔和王登布尔克的钼酸盐方法比色测定矽时盐度的校正
--
表171 校正到温度为0℃时气体的容积
--
表173 福莱礼-乌列水色计
第六部分 海洋地质用表
--
表174 大洋底质机械组成的名称
--
表175 沉积物的机械组成
--
表179 深水沉积物中矿物的和起源自生物成分的平均含量(%)
--
表178 深水沉积物标准形式的机械组成
--
表177 五个基本类型的深水沉积物的分布深度
--
表176 大洋深水沉积物的分布
--
表180 各类型深水沉积物的化学组成(%)
--
表181 洋底基本形态的特征
--
表182 侵蚀、运送和沉淀不同颗粒质点所必具的流速
--
表183 静水中微粒矿物质均匀沉降的速度
第七部分 天文、地球物理和地理制图用表
--
表184 正常折射时海上视地平距离
--
表185 在不同纬度和不同深度处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
--
表186 偏转力、离心力和地球的转矩
--
表187 与地理纬度有关的数值
--
表188 经线和纬线上弧长每度的长度(公里)
--
表189 在不同纬度、纬线上弧长每度的长度(浬)
--
表190 出经纬线各一度长组成的地球表面的梯形面积(平方公里)
--
表191 物理常数
--
表192 主要天文常数
第八部分 测量单位换算表
--
表193 度数换算为弧度(用单位半径长表示圆周的弧长)
--
表194 弧换算为时间
--
表195 罗盘方位换算为角度
--
表196 米换算为海用沙绳(Mopcka? caжe?)
--
表197 海用沙绳换算为米
--
表198 米换算为尺
--
表199 尺换算为米
--
表200 里换算为公里
--
表201 公里换算为里
--
表202 平方里换算为平方公里
--
表203 平方公里换算为平方里
--
表204 立方尺换算为立方米
--
表205 立方里换算为立方公里
--
表207 每时的里数换算为每秒的厘米数
--
表206 吋换算为厘米
--
表208 每秒的厘米数换算为每时的里数
--
表209 每秒的厘米数换算为每时的米数
--
表210 每时的米数换算为每秒的厘米数
--
表211 华氏温算换标为摄氏温标(百分刻度)
--
表212 列氏温算换标为摄氏温标(百分刻度)
--
表213 以毫米汞柱高表示的大气压换算为以毫巴表示的压力
--
表214 以豪巴表示的大气压换算为以毫米汞柱高表示的压力
--
表215 以毫米汞柱高表示的压力换算为以毫巴表示的压力
第九部分 数学用表
--
表216 乘方、根和倒数
--
表217 常用对数
--
表218 反对数
--
表219 三角函数
--
表220 对数三角函数
--
表221 自然对数
--
表222 指数函数和双曲线函数
--
表223 常用的常数
--
表224 数值1到100的投影
--
表225 投影的合成
--
表226 数值a和b的百分比
--
表227 比例部分(内插表)
附录
--
Ⅰ 海洋水文站计算垂直稳定度的实例
--
Ⅱ 推算每小时水位高度(潮流速度)的实例
--
Ⅲ 潮位(潮流)24小时连续观测分析实例
--
公式和表的说明
--
参考文献
--
人名对照表
--
地名对照表
--
中俄术语对照表
--
俄中术语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