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师手册  水利类  上  第7篇  闸坝工程

中国工程师手册 水利类 上 第7篇 闸坝工程

年份: 1974

作者: 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编

页数: 239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A 界说
B 坝之分类
第七篇 闸坝工程
1.1 依其所用材料与型式分类
1.2 依坝高分类
1.3 依设计分类
C 坝型之比较与选择
1.5 坝之适用情形与特性
1.4 依使用之目的分类
1.6 坝之比较选择与决定
D 坝址勘定
第二章 拱坝
A 界说
B 初步设计
2.1 经验方法
C 尝试荷重法概说
2.2 沿革
2.3 理论根据
2.5 调整
2.4 基本构造系及其作用
2.6 其他调整
D 尝试荷重法作业要点
2.7 基本资料准备及准备计算
2.8 荷重分配
2.9 坝体内单位应力
E 其他事项
2.10 基础处理
2.11 坝体开口
2.12 坝体温度控制
3.1 填土
第三章 堆填坝
A 填料分类
B 坝体设计
3.2 设计原则
3.3 布置
3.4 基础设计
3.5 坝体断面设计
4.2 水压力
4.1 概说
A 作用于坝之力
第四章 重力坝
4.3 坝体重力
4.4 基础反作用力
4.5 上顶历力
4.6 淤泥压力
4.7 水历力
4.8 地震力
4.9 波压力
B 安定分析规范
4.10 滑动
4.11 倾覆
4.12 承载能量
C 设计荷重之组合
4.13 标准荷重组合
4.14 极端荷重组合
D 应力分析:重力法
4.15 基本假定
4.16 符号之定义
4.17 应力公式
4.18 横向收缩缝不灌浆时之分析
E 应力分析:尝试荷重扭转法
4.19 横向收缩缝灌浆时之分析
第五章 扶壁坝
A 总则
5.1 扶壁坝定义
5.2 坝型类别
5.3 扶壁坝种类
B 设计原则
5.4 设计要项
5.5 坝之上游面坡度及扶壁间距
5.6 坝型之决定
C 挡水板及冠头设计
5.7 挡水板之种类
5.8 平面挡水板冠头之设计
5.9 巨头与复拱挡水板之设计
5.10 拱之分析
5.11 复拱挡水板冠头之设计
D 扶壁设计
5.12 扶壁载重
5.13 单位柱之设计
5.15 应力分析
5.14 扶壁分析
第六章 溢洪道
A 概论
6.1 符号及单位
6.2 溢洪道功能及型式
6.3 坝顶控制
B 各型溢洪道
6.4 溢流溢洪道
G 渐变段与分岐管
6.5 漫流溢洪道
6.6 泻槽溢洪道
6.7 侧槽溢洪道
6.8 喇叭形溢洪道
6.9 隧道溢洪道
6.10 孔口溢洪道
6.11 虹吸溢洪道
C 溢洪道之附属设备及问题
6.12 跃戽与静水池
6.13 保护层衬工、边墙及底板
6.14 其他细部
7.1 容量与方式
第七章 出水工及其他附属工程设施
B 施工前导水
A 出水工之功能与分类
7.2 挡水坝高
C 出水工之一般设计
7.3 需要容量之决定
7.4 设置高程之决定
7.5 出水工之布置
7.6 拦污栅
E 进水口结构
D 进水口与出水口之明渠
7.7 阻水闸板
7.8 导管入口及其控制设备
F 隧道与导管
7.9 压力隧道
7.10 自由流隧道及装管隧道
7.11 压力导管
7.12 渐变段
7.13 分岐管
7.14 装设位置与水头损失
H 闸与阀
7.15 闸门与阀门之选择
I 闸门室及通道
7.16 闸门室
7.17 通道
J 控制房与阀房
K 滑能设施
7.18 梯形静水池
7.19 矩形静水池
L 收缩缝、排水及灌浆
8.1 闸门型式及种类
8.2 闸门操作
第八章 闸与阀
B 基本设计事项
A 前言
8.3 水力计算
8.4 闸门用材料
C 详细设计
8.5 面钣加厚
8.10 铆钉
8.9 门底接触部份之保护
8.8 门座及固定部份
8.6 主梁之挠度
8.7 支承部份
D 制造与安装
8.11 制造
8.12 安装
E 各式闸门简介
8.13 倾倒闸门
8.14 落板闸门
8.15 滑动闸门
8.16 铰链型闸门
9.1 船闸之定义
9.2 船闸之演进
第九章 船闸
A 船闸与航运水道
9.3 航运水道
9.4 船闸类别
B 船闸之规划设计
9.5 地位及布置
9.6 闸式之选择
9.7 船闸之尺度
9.8 充放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