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概要

修辞概要

年份: 1953

作者: 张镶一撰

出版: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页数: 219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引言:什么是修辞
一.用词
-- 第一章 用词的几个基本问题
-- 一.方言土语里的词
-- 二.新词
-- 三.文言词
-- 第二章 辨异
-- 一.什么是同义词
-- 二.来源和用处
-- 三.意义
-- 四.用法〔附:叠词〕
-- 第三章 选词
-- 一.明晰
-- 二.确切
-- 三.简练
二.造句
-- 第一章 造句的几个基本问题
-- 一.口语化
-- 二、所谓「欧化句法」
-- 第二章 句子的效果〔一〕--短句和长句
-- 一.短句
-- 二.长句
-- 三.长短句并用
-- 四.需要注意的几点
-- 一.受动者的位置
-- 第三章 句子的效果〔二〕--次序和语气
-- 二.动词谓语和表语的位置
-- 三.同位语的位置
-- 四.联合成分的次序
-- 五.时间词的位置
-- 六.动词修饰语的位置
-- 七.肯定和否定
-- 八.被动和自动
-- 第四章 句子的效果〔三〕--对偶、排比、和重复
-- 一.对偶
-- 二.排比
-- 三.重复
-- 九.问句的语气
三.修饰
-- 第一章 打比方
-- 一.为什么要打比方
-- 二.怎样打比方
-- 三.比些什么
-- 四.怎样连起来
-- 五.需要注意的几点
-- 第二章 进一步的比方
-- 一.干脆说「是」,不说「像」
-- 二.连「是」都不用
-- 三.联合的比方
-- 四.逻辑问题
-- 五.关于事理地比方
-- 第三章 歇后语
-- 一.事理的比方
-- 二.形象的比方
-- 三.想像的比方
-- 四.用典故打比方
-- 五.假借的比方
-- 六.谐音
-- 七.歇后语的解释部分
-- 第四章 换一个名字
-- 八.需要注意的几点
-- 一.和打比方不同
-- 二.为什么要换个名字
-- 三.形象上的特徵
-- 四.最有关系的具体事物
-- 五.具体的数量
-- 六.最显著的部分
-- 七.最显著的结果
-- 八.需要注意的几点
-- 第五章 说得夸张些
-- 一.用明喻来夸张
-- 二.用隐喻、借喻、或借代来夸张
-- 三.不用比喻的夸张
-- 四.需要注意的几点
-- 第六章 说得生动些
-- 一.把其他动物当作人
-- 二.把无生物当作生物
-- 三.用适于人(或生物)的动词写其他生物(或无生物)
-- 四.用适于人(或生物)的形容词写其他生物(或无生物)
-- 五.用比喻
-- 六.跟它说话
-- 七.创造气氛
-- 八.需要注意的几点
-- 第七章 说得深刻些
-- 一.富于综合性的警句
-- 二.借用其他修辞方法的警句
-- 三.看似矛盾实不矛盾的警句
-- 第八章 其他的修饰方法
-- 一.转借
-- 二.反话
-- 三.一句顶一句
-- 四.对比
-- 五.一件事情从两面说
四.篇章和风格
-- 第一章 篇章结构的基本要求
-- 第二章 「简洁」和「细致」
-- 第三章 「明快」和「含蓄」
-- 第四章 「平实」和「藻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