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通史
年份: 1936
作者: 东晋太郎著
页数: 356
格式:PDF
目录
序论
--
第一节 欧洲经济史研究之价值
----
推理能力之修养
----
经济事象之溯源的解释
----
政策批判能力之赋与
----
欧洲社会之实质的理解
----
社会科学研究上之利益
----
对本国经济史研究之裨益
--
第二节 欧洲经济史之特徵
----
欧洲的自然
----
显著的活动性
----
同一性与独立性
----
转向性与实利性
--
第三节 欧洲经济史之敍述方法
----
史观与历史的敍述
----
经济史的立场
----
时代的区分
----
本书的方法
--
参考书 欧洲经济总史
第一编 古代及中世
--
第一章 原始经济
----
原始共产体
----
村落共产体
----
共产体之崩坏
----
原始交换
----
工业技术
----
农业技术
--
第二章 古代经济一般
----
阿尔卑地中海人种
----
北方人种
----
政体之异同
----
奴隶制度
----
外国贸易
----
机械工业之未熟
----
农业技术之发达
--
第三章 古代东方
----
第一节 埃及及巴比伦尼亚
------
两国之盛衰
------
尼罗河与埃及经济
------
埃及的商工业
------
巴比伦尼亚的地理与经济
------
经济组织与产业
----
第二节 腓尼基迦太基及希伯来
------
腓尼基迦太基之盛衰
------
希伯来民族之兴亡
------
腓尼基之商业的活动
------
迦太基的经济的地位
------
希伯来人产业之变迁
--
第四章 希腊及希腊文化国家
----
第一节 希腊
------
希腊之兴亡
------
殖民运动
------
希腊各邦的对抗
------
内外商业
------
工业的特徵
------
农业及土地制度
------
经济的衰颓
----
第二节 希腊文化国家
------
希腊文化
------
强制经济
--
第五章 罗马
----
第一节 领土之扩张与商业之发达
------
地理与民族
------
征服的过程
------
商业的贱视
------
帝政罗马的贸易交通
------
大资本的活动
----
第二节 工业的普及与大农的发达
------
意大利的工业
------
帝国各地的工业
------
小农的衰微
------
大土地所有
------
国内混乱与帝国的衰亡
--
第六章 中世经济一般
----
第一节 文化的基础
------
基督教会的帝位
------
封建制度的成立
------
特殊的两文化
------
人种的移动
----
第二节 都市及市场
------
商人的勃兴
------
都市的发生
------
都市的自治
------
礼拜市
------
岁市
------
通货及金融
----
第三节 基尔特制度
------
基尔特之成立
------
基尔特的变迁
------
职工基尔特之机能
------
交易的原则
------
基尔特的硬化
------
基尔特之衰微
----
第四节 庄园制度
------
庄园之成立
------
庄园的外貌
------
三田法
------
阶级与义务
------
年贡代纳
------
经营的变化
----
第五节 十字军之经济的影响
------
十字军之发动
------
都市的发展与货币经济的促进
------
消费的诱导
------
教会之致富
------
促成近世国家的建设
--
第七章 中欧
----
第一节 德意志
------
神圣罗马帝国
------
两河中心的商业
------
职工基尔特的势力
------
都市同盟
------
汉萨同盟的势力
------
各地的土地制度
------
隶农制度的变化与农民暴动
----
第二节 法兰西
------
封建制度与王权的伸张
------
都市及商业的勃兴
------
佛兰德之繁荣
------
商业交通的改善
------
香槟尼的岁市
------
商工业之组织与规模
------
庄园的崩溃与制度的改新
--
第八章 英吉利
----
诺曼征服
----
都市的成立
----
贸易及外商的势力
----
直接贸易的发达
----
羊毛工业
----
基尔特的组织
----
隶农制度的变化
----
圈地
--
第九章 南欧
----
第一节 意大利
------
自由都市的发达
------
威尼士之发展
------
佛洛菱斯的兴隆
------
产业组织及技术的进步
----
第二节 拜占庭帝国
------
拜占庭文化
------
君士但丁城的商业交通
------
优秀的工艺
------
土地制度及帝国的衰运
----
第三节 萨刺森帝国
------
蕯刺森的文化
------
传教与商业的进展
------
农工业方面的贡献
------
帝国的衰亡
----
参考书 欧洲古代及中世经济史
第二编 近世
--
第十章 近世经济一般
----
第一节 国民经济与活动地域之扩大
------
统一国家之形成
------
国民经济的成立
------
思想的革新
------
东洋航路的开拓
------
新大陆的发见
------
近世西欧的主要诸势力
----
第二节 重商主义的勃兴
------
重商主义的本质
------
贸易的保护干涉
------
殖民地的支配与通商条约
------
输出产业的指导
----
第三节 内外商业的发达
------
市场及市场组织
------
贸易商品
------
交通方法
------
公司组织
----
第四节 金融及物价之变动
------
货币制度
------
金银的流入
------
物价革命
------
金融机关的活动
----
第五节 工业之经营及技术之发达
------
家内工业之发生
------
家内工业之组织
------
工场手工业
------
基尔特的变化
------
技术的进步
------
工业革命
------
纺织上的发明
------
制铁法之改良
------
蒸汽机关
------
工业革命的终始
----
第六节 农业的自由化与技术之进步
------
隶农之逐渐的改进
------
旧式耕法之不便
------
圈地
------
圈地的影响
------
农业技术的进步
----
第七节 救贫制度
------
救贫制度的创始与英国
------
法国及德国的设施
----
第八节 重商主义之衰灭
------
重商主义的弊害
------
经济的自由呼声之兴起
------
衰灭的助因
--
第十一章 德意志意大利的颓势
----
第一节 德意志
------
德意志的政治的不统一
------
奥大利与普鲁士
------
商业情形的变化
------
三十年战争前后的商业
------
商业的改善
------
工业的革新
------
农民遭遇的高压
------
西部德意志的农业
------
东部德意志的农业
------
奥大利的农业
----
第二节 意大利
------
半岛的各种劳力
------
内外商业的衰势
------
农工业方面的特徵
------
特殊的富源
--
第十二章 西班牙葡萄牙之兴废
----
第一节 西班牙
------
政治的发展
------
殖民政策
------
政策的误谬
------
工业衰微
------
十六世纪的农业
------
农业政策与农业的不振
------
牧羊之渐衰
------
近世末叶的改善
----
第二节 葡萄牙
------
东洋之进山
------
殖民之进展
------
对欧洲的贸易
------
经济一般的颓化
------
近世末叶回复的曙光
--
第十三章 尼德兰之盛衰
----
第一节 南部低地
------
低地之政情
------
安德华浦与干埠
------
工业之发达
------
恶政与衰颓
----
第二节 荷兰
------
渔业及海运之发展
------
亚姆司特丹
------
东印度的殖民与商业
------
北美殖民
------
金融的势力
------
工业之进步
------
优秀的农业
------
殖民的势力之失坠
--
第十四章 法兰西之发达
----
第一节 王权之伸张
------
中央政府势力之增进
------
波旁王朝之盛世
------
到大革命的经过
----
第二节 商业及殖民
------
近世初期的商业
------
贸易政策之进展
------
海运之奖励
------
东印度贸易及殖民
------
殖民失败之原因
------
北美殖民运动
------
国内交通及商业
------
商人阶级之发达
------
通货制度及金融恐慌
------
大革命与滥发纸币
----
第三节 工业之发达
------
政府的基尔特统制
------
工场手工业
------
柯白尔之指导工业
------
制铁及机械
----
第四节 农业之变迁
------
封建的遗风
------
土地所有与农村阶级
------
近世末叶的进步
------
大革命与隶农制度之撤废
--
第十五章 英国之进步
----
第一节 国民的发达
------
突达尔国民主义
------
议会势力强化
----
第二节 内外商业
------
自主的贸易发达
------
贸易公司
------
贸易海运之保护
------
贸易之增进
------
内国交通及商业
------
银行制度之发达
------
各港之繁荣
----
第三节 殖民
------
向东印度的发展
------
北美殖民
------
本国主义的殖民政策
----
第四节 工业之进步
------
基尔特维持的政策
------
国防产业之保护与外国工业之移植
------
毛织及绵织
------
工业革命与英国
------
劳动运动
----
第五节 圈地
------
牧羊及圈地
------
谷作与圈地
------
圈地之影响
----
参考书 欧洲近世经济史
第三编 最近世
--
第十六章 最近世经济一般(上)
----
第一节 资本主义之进展
------
立宪的统一运动
------
帝国主义
------
最近的独裁主义倾向
------
最近世的主要诸势力
------
人权宣言
------
个人主义
------
自由主义的弊害
------
经营样式
------
公司之兴起
------
独占的企业形态
------
大战后独占倾向之增长
------
经济的帝国主义
------
海外投资之增加
----
第二节 交通机关及货币制度
------
交通机关与国势
------
铁道
------
汽船
------
电信
------
发券制度之确立
------
金本位制
------
金本位制之普及
------
大战与币制之混乱
----
第三节 景气之变动
------
景气变动之发生
------
景气循环之说明
------
一八一五年以后
------
一八五七年以后
------
欧洲大战以后
------
最近世界的不况
--
第十七章 最近世经济一般(中)
----
第一节 贸易政策之变迁
------
拿坡仑战后之混沌
------
自由贸易主义
------
保护贸易主义
------
战后的排他倾向
------
布洛克经济之形成
----
第二节 贸易之伸展
------
世界贸易与欧洲
------
贸易系统之变迁
------
贸易品目之变化
----
第三节 商业之进化
------
商业特化之倾向
------
银行及海上保险之特化
------
交易系统之变化
------
零卖之大经营化
------
交易所之发达
------
计算之合理化
----
第四节 工业之成熟
------
煤炭的工业价值
------
制钢法之进步
------
电动力之利用
------
科学的管理法
----
第五节 农业之自由化
------
农民自由解放之完成
------
农业的市场生产
------
农业科学之进步
------
机械使用的限界
------
农村劳动不足之倾向
--
第十八章 最近世经济一般(下)
----
第一节 社会运动
------
劳资阶级之对立
------
中间阶级之存在
------
社会主义思想之起因
------
社会主义的目标
------
社会主义思想之进化
----
第二节 劳动运动及劳动保护
------
劳动组合之性质
------
劳动组合之发达
------
劳动组合之进化
------
工场法之制定
------
最低工钱法
------
社会保险之发达
------
失业保险
----
第三节 合作社
------
合作的意义
------
生产者合作
------
消费及信用的合作
--
第十九章 英国
----
第一节 帝国的发展
------
政治的自由之进步
------
殖民地之确保
------
帝国之发达
------
战后的政治问题
----
第二节 商业贸易的变迁
------
谷物关税的变迁
------
谷物关税的撤销
------
自由贸易的胜利
------
公平贸易
------
战后的保护贸易主义
------
铁道及海运
------
银行的合同
------
人口的集中增加
------
工业进步之反映的贸易
------
贸易发展的原因
------
入超的渐进及其原因
------
最近的贸易状态
------
贸易对手的内容
----
第三节 「帝国贸易」的运动
------
关税改革的提倡
------
关税改革的批判
------
战后帝国贸易的促进
----
第四节 工业的烂熟
------
新式工业的振兴
------
煤铁的出产
------
造船业的进步
------
绵毛工业的发展
------
工业沈滞的原因
------
工业产额的减退
------
产业的合理化
------
失业者的激增
----
第五节 农业的衰颓
------
谷物条例撤销后
------
农业恐慌
------
大地主主义及其对策
------
农业组合的不振
------
渔业的盛况
----
第六节 劳动运动的进展
------
社会主义的运动
------
工会的发达与工党
------
劳动保护的诸制度
------
消费合作社的发展
--
第二十章 法国
----
第一节 共和制的安定
------
由恢复王政到第二帝国的成立
------
第三共和国成立
------
大战后的变动
----
第二节 外国贸易的发达
------
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之继续
------
自由贸易主义的采用
------
殖民地获得
------
由自由主义到保护的转变
------
十九世纪末叶以后的贸易
------
战后的贸易及其政策
----
第三节 交通及金融的进步
------
交通机关的设备
------
中央银行的成立与信用的兴隆
------
银行业的发达
----
第四节 工业的渐进
------
工业进步的迟缓
------
织造的发达
------
绵业的进步
------
煤及钢铁
------
机械造船化学工业
------
法国的工业组织
----
第五节 农业的充实
------
农业的坚实发达
------
农业状态
------
农业恐慌与其对策
------
大战后的农业回复
----
第六节 劳动运动
------
社会主义的运动
------
劳动组合之发达
------
工场法成立之缓慢
------
社会保险之进步
------
生产及消费合作
--
第二十一章 德国
----
第一节 从帝国统一迄共和国成立
------
帝国统一的过程
------
大战的前提
------
战败后所引起的损失
------
从共和制到独裁
----
第二节 关税同盟及外国贸易
------
国内裁关
------
关税同盟之进行
------
自由主义倾向
------
对保护主义的转向
------
「协约政策」与其废弃
------
输出之激增及其原因
------
大战以后的商业政策
------
最近贸易之趋势
----
第三节 交通及金融之发达
------
国内交通
------
帝国银行及其他银行之设立
------
战后中央银行之变态
------
赔偿问题经过一般
----
第四节 工业及工业组织之进展
------
分立时代的工业状况
------
帝国成立与工业之进步
------
织造
------
煤炭及铁钢
------
金属加工业
------
加帖尔之组织
------
战后的结合之发展
----
第五节 农业的变动
------
农民自由之渐进
------
农业技术之进步
------
农业不况与其救治策
------
农民离村与其对策
------
土地制度之变迁
------
农业之停滞
----
第六节 社会运动之发展
------
马克思主义之提倡
------
劳动组合运动之进步
------
劳动保护之关心
------
社会保险之典型的发达
------
消费及信用合作社之推广
--
第二十二章 南欧
----
第一节 意大利
------
统一国家之成立
------
加入大战及战后之政情
------
商业及商业政策
------
资源贫弱与农工业的努力
------
泛系主义之经济政策
----
第二节 伊比里安半岛及多瑙流域
------
西班牙之颓运
------
农工业进步之迟缓
------
葡萄牙的主要产业
------
奥匈两国之关系
------
自由解放之渐进
------
贸易之增进与保护主义之再起
------
大战的恶影响
------
捷克斯拉夫之成立
------
匈牙利之不利
------
巴尔干半岛之形势
------
土耳其之解体与退至亚细亚
------
战前巴尔干诸国之迟进
------
战后的疲敝和改革
--
第二十三章 尼德兰及北欧
----
第一节 荷兰
------
荷兰之地位
------
自由贸易与海外投资
------
国内富源之开发
------
荷领印度之经济的利益
----
第二节 比利时
------
十九世纪的自由主义的商业政策
------
「工业革命」之侵入
------
向工业国的跃进
------
劳动运动之发达
------
大战的恶果
----
第三节 北欧
------
北欧三国政情之变迁
------
瑞典诺威的经济情势
------
两国的商业政策
------
丹麦的贸易政策
------
合作社之进步
------
战后之变化
--
第二十四章 俄国
----
第一节 领土之扩张与政治之变迁
------
特殊的文明
------
确立为强国的过程
------
帝政俄国之最后
------
苏俄的政治组织
----
第二节 帝俄之经济的发达
------
隶农制度之形成
------
近世以降的农业制度
------
高关税政策及贸易上之特徵
------
近代式的交通机关
------
合作社之发达
------
初期的工场
------
工业革命之来到
------
工业生产之增加
------
隶农的解放及自由化之渐进
----
第三节 苏维埃经济
------
社会主义的运动之进行
------
共产主义的改造
------
新经济政策
------
「新新经济政策」之实施
------
产业回复的状态
------
五年计画之实行
------
农工业之强制共同
------
五年计画之成绩
--
结论
----
欧洲依存于东洋
----
古代及中世的欧亚之关系
----
荷兰的发展与亚洲
----
英国之繁荣与海外关系
----
经济的霸权转于美国
----
「欧洲没落」之前兆
----
人口减退与资源涸竭之危惧
----
欧洲联合
----
最近的世界不况
----
生产过剩
----
排他主义的贸易政策
----
金之偏在
----
将来的预断
----
「计划经济」的倾向
----
欧洲社会主义之将来
--
参考书 欧洲最近世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