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乐器考

东亚乐器考

年份: 1962

作者: (日)林谦三著

出版: 音乐出版社

页数: 526

格式:PDF


费用:15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东亚乐器攷叙言(欧阳予倩)
序说
-- 东亚乐器研究的开拓
-- 中国文献对东亚乐器研究的重要性
-- 乐器成长的文化圈
-- 乐器分类的简史
-- 乐器各部的名称
-- 引用文献的简称
第一章 体鸣乐器
-- 1.铜钹的语源
-- 2.鸣子与护花铃
-- 3.塔庙用风铎的习俗之乐传
-- 4.关于金刚铃
-- 5.梵钟形态里的印度要素
-- 6.方响的音律
---- 见于日本所传的宋代方响的韵律
---- 中国宋代和日本音律的关系
---- 结语
-- 7.关于钲鼓
-- 8.铜鼓及其发生于唐代的一附会说
---- 关于铜鼓的札记
---- “骠国进乐有铜鼓”说之所由来
-- 9.鼓珰之传入日本
第二章 皮乐器
-- 1.关于答腊鼓(揩鼓)
-- 2.关于羯鼓
-- 3.中国所知道的印度系铜鼓
-- 4.各种细腰鼓
---- 细腰鼓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传入日本的细腰鼓及其后裔
---- 结语
-- 5.振鼓与鸡娄鼓
第三章 弦乐器
-- 1.中国文献所见的原始竹管形琴系的乐器
-- 2.古琴琐说
---- 琴制的发展
---- 琴的最古图象
---- 唐代古琴的特征
-- 3.关于唐制的七弦准
---- 唐以前的准及其流亚
---- 正仓院的七弦准及其复原
-- 4.关于二十五弦(漉琴)
-- 5.新罗琴(伽倻琴)的发展
-- 6.由五弦筝到十三弦筝的过程
---- 初期的筝
---- 十二弦筝与十三弦筝
---- 杂记
---- 结语
-- 7.筝的定弦原则及其变迁
---- 定弦原则
---- 唐代的定弦(旋宫十二均)
---- 平安时代以至近世定弦的消长
---- 破格定弦的例子
---- 左手法
---- 闲搔与早搔
---- 结语
-- 8.卧箜篌的前历
---- 作为玄琴渊源的卧箜篌
---- 传入日本的经过
---- 结语
-- 9.关于云和
-- 10.绘画中所见了的凤首箜篌的形象
-- 11.竖箜篌传入中国的时期
-- 12.诊三弦的起源
-- 13.关于火不思(浑不似)
-- 14.阮咸与五弦阮
-- 15.唐代的胡琴名称
-- 16.琵琶的定弦原则及其变迁
---- 琵琶的定弦原则
---- 唐代定弦的发展
---- 平安时代到近代定弦的消长
---- 结语
-- 17.五弦和?琵琶的异同
---- 五弦的起源
---- 五弦即?琵琶说的谬误
---- 传入日本的路线
---- 正仓院的五弦及其柱制
---- 结语
-- 18.擦奏弦乐器的东渐
---- 弓擦弦乐器的起源诸说
---- 弓擦弦乐器在东亚的沿革
---- 近代及现代的展望
---- 结语
-- 19.辨才天女与乐器
第四章 气乐器
-- 1.啸(口哨)与指笛
-- 2.顺笛与鸟笛
-- 3.晋荀勗十二笛的音律
---- 晋以前的笛
---- 荀勖十二笛
---- 对于十二笛的褒贬
---- 结语
-- 4.在中国发展的非金属角
---- 在中国的沿革
---- 在日本的沿革
---- 角的声音
-- 5.关于胡笳
-- 6.筚篥的语源
---- 《说文》的屠?和筚(?)篥
---- 筚篥的原语
---- 结语
-- 7.筚篥的种类和沿革
-- 8.琐?杂考
---- 琐?的起源与传播
---- 传入日本
---- 茶留米罗名称的起因
---- 迄于卖饴者手拿的茶留米罗
附论
-- 1.日本所知道的律用乐器
-- 2.中唐时代骠国(缅甸)贡进的乐器及其音律
---- 骠国及其音乐概要
---- 骠国的乐器
---- 综合观察
-- 3.柬埔寨的古代乐器
---- 吴哥浮雕里所见的乐器
---- 综合观察
-- 4.正仓院所存的乐器资料
-- 文书中所见的乐器
-- 古裂墨铭中所见的乐器
-- 画图中所见的乐器
-- 主要从遗品上看到的资料
-- 参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