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平院季刊

交大平院季刊

摘要: 第2期起由交大平院季刊社主编。###有部分英文内容。

年份: 1935~[?]

作者: 北平交通大学学生自治会学术股

出版: 北平交通大学学生自治会学术股[发行者]

页数: 975

出版地: 北平

出版周期: 季刊

格式:PDF


5册 全部加入购物车

1935年1卷1期

页数: 158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院长题词
插图
发刊辞
学术研究
大战期间之美国铁路
赔款与德意志之铁道财政
一九三四年之铁路电气化事业
发展公路是否可以救济农村
汽车运输之研究及批判
美国白银政策与中国白银出口
铁路资产折旧论
公司负债之研究
文艺:
中国历代叙事诗概论
古诗十九首之研究
中文与西文
清宫词
童年
小女孩
校闻

1935年1卷2_03期

页数: 219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统制机车房调度机车工作效率应有之基本统计
十年来我国国有铁路营业之盛衰
道清铁路业经并入平汉铁路
食粮统制与铁道管理
西比利亚铁路双轨工程完竣
近年来运用英庚款建设铁路之成绩
狄塞尔汽油电机车使用之可能性
广西交通事业的发展及需要
爱迪生对于铁路之小发明
近年来我国新建铁路之资金来源
川汉铁路近音
阿比西尼亚之铁路
发展铁路运输方法之探讨
纽约大车站
划一国有铁路客货运价之检讨
德造电气分轨机
价值或成本之研究
钱塘江大桥施工近况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研究
怎样解决这个调车问题?
调车难题之解答(一)
资产评价理论的根据
上错了车
对于此次改革币制应有之认识
调车难题之解答(二)
组织铁道银行之建议
铁道银行之流动资产
铁道运输价值之例证
世界经济恐慌中之铁路
美各铁路公司联办铁路汽车
现阶段列强的财政
公路运输事业之损失
军用流线式列车
西山纪游诗
一个牺牲
校友通讯
校闻
编辑后记

1935年1卷4期

页数: 183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铁路建设公债研究
战时的铁路管理
日本与南满铁路之局部考察辑要
美国车辆登记制度概要
私有车辆制度之检讨
铁路处理货运之手续与办法
美国铁路主要货运单据之研究
铁路货运之差别待遇
谈谈延车费
比利时铁道发达简史
仓库与银行之关系
战时铁路之军运行车
theintangibleassels
depreciation
米塞安琪罗
编完之后

1936年2卷1期

页数: 195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插画
新校舍之一部(八幅)
体育生活鳞爪(五幅)
交通论著
评铁道部编各路机车用煤统计及其改善之我见
我国铁路客运营业组织之检讨
补白
淮南铁路沿线之物产及运输
土耳其的铁路建设
我国铁路货运单据之研究
补白
博山铁路收买成功
资金输往内地之急需
日本之交通机构
补白
敌人拟兴修察绥间铁道
西伯利亚大铁路之运输能力
一九三五年美国铁路概观
补白
苏联与外蒙之交通
西伯利亚大铁路之大工厂
美国铁路最近事变统计
我国铁路统计发达简史
补白
粤汉铁路之材料设备品概述
各科研究
关于所得税之讨论及我国实施斯税应行考虑之问题
补白
苏联铁路运输处理之进步
苏联之两大新汽车路
铁道建筑帐的几个问题
补白
贝穆铁道沿线经济
thebalnceslieet
文艺
词七首
劳山游记
诗四首
怀聿加
煤油
补白
欧洲主要各国的航空运输
校闻
校舍建筑进行近讯
本校设置免费公费学额
全校国英文会考成绩揭晓
学生自治会
热烈欢迎新同学
沈痛纪念「九一八」
盛况空前之篮球锦标赛
民众小学校近况
英语学会
歌咏团消息
德国公路近况
通讯
交大会刊出版
上海同学分会来函
武汉交大同学会消息
民念五级毕业同学消息两则
谷同学师墨来函
丁世祺王英葆二同学由美来函
编辑后记

1936年2卷2期

页数: 220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插画
本院新校舍落成典礼摄影(一幅)
本院位置平面图(一幅)
积极进行中的新建筑(七幅)
特载
本院新校舍落成典礼徐院长报告词
交通论著
英国铁路主要车辆载重统计之方式
平绥铁路车辆调度所之概况
铁路估值与我国铁路运价之厘订
如何制订行车时刻表
铁路建筑经济成本之原理
中美两国铁路建筑进步之比较观
我国铁路货车车辆支配问题
货物装卸概要
货物分等制度
铁路行车中之机车给水问题
各科研究
递延科目及应收应付科目之分析
挽救我国对外贸易入超之对策
评:中国金融资本论(书评)
价值形态的发展和货币的机能
评我国现行预算制度
chinesebooksinenglishrecommendedtostudentsfoureadingasahobby
speechinenglishbyprofessorjohnwang-quincey
considerationsinadditiontopropertyfromtheviewpointofrailwayaccounting
文艺
郊外黄昏欲雨时
安比奎之一夜
两个女人(四幕剧)
编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