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医生”教材 供南方地区复训使用
年份: 1973
作者: 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卫生院
出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数: 936
格式:PDF
费用:27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目录
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上海市的调查报告 《红旗》杂志
江镇公社的“赤脚医生”在前进——调查报告 文汇报
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光辉指示指引我们前进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卫生院
第一章 人体概述
第二章 疾病诊治基本知识
第一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节 疾病的诊断
第三节 疾病的治疗
第三章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防治
第一节 呼吸系统解剖生理
第二节 呼吸系统检查法
第三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一、感冒
二、流行性感冒
三、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四、支气管哮喘
五、支气管扩张
六、肺气肿
七、大叶性肺炎
〔附〕 中毒性肺炎的处理
八、支气管肺炎
九、胸膜炎
病例讨论一、二
第四章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防治
第一节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第二节 消化系统检查法
第三节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一、急性胃肠炎
二、小儿消化不良
单纯性消化不良
中毒性消化不良
三、溃疡病
四、肝硬化
五、急腹痛
胆囊炎、胆石症
胆道蛔虫症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急性胰腺炎
急性阑尾炎
肠梗阻
肠套迭
病例讨论一、二、三
第五章 常见寄生虫病及传染病的防治
第一节 预防为主,大搞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
第二节 传染病报告、疫点处理和预防接种
一、传染病报告
二、疫点处理
三、预防接种
第三节 常见寄生虫病、传染病和除害灭病知识
一、疟疾
二、丝虫病
三、灭蚊
四、蛔虫病
五、钩虫病
六、蛲虫病
七、血吸虫病
八、粪管和灭螺
九、钩端螺旋体病
十、灭鼠
十一、水痘
十二、麻疹
十三、白喉
十四、百日咳
十五、结核病
肺结核
颈淋巴结核
肠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肾结核
十六、流行性腮腺炎
十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十八、流行性乙型脑炎
十九、脊髓灰质炎
二十、食物中毒
〔附〕霍乱
二十一、细菌性痢疾
〔附〕 中毒性菌痢的处理
二十二、阿米巴痢疾
二十三、伤寒
二十四、传染性肝炎
二十五、饮水、饮食卫生和灭蝇
饮水卫生
饮食卫生
灭蝇
灭臭虫
灭蟑螂
二十六、灭臭虫和灭蟑螂
病例讨论一、二
第六章 循环、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防治
第一节 循环系统解剖生理
第二节 循环系统检查法
第三节 血液系统解剖生理
一、风湿病及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病
第四节 循环、血液系统常见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
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三、高血压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
四、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心肌梗塞
五、充血性心力衰竭
窦性心动过速
六、心律失常
过早搏动
阵发性心动过速
七、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268)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八、紫癜
过敏性紫癜
病例讨论一、二
第一节 泌尿系统解剖生理
第七章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防治
第二节 泌尿系统检查法
一、急性肾炎
第三节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二、慢性肾炎
三、尿毒症
四、肾结石
肾盂肾炎
五、尿路感染
六、急性尿潴留
膀胱炎
病例讨论一、二
第一节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第八章 神经、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的防治
第二节 神经系统检查法
第三节 内分泌系统解剖生理
一、癫癎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
神经衰弱
二、神经官能症
癔病
三、偏头痛
四、面神经麻痹
五、坐骨神经痛
单纯性甲状腺肿
六、甲状腺疾病
进
甲状腺机能亢
甲状腺腺瘤
七、糖尿病
第一节 骨胳肌肉系统解剖生理
第九章 常见外科和皮肤疾病的防治
第二节 皮肤解剖生理
一、疖
第三节 常见外科疾病
二、痈
三、丹毒
四、蜂窝组织炎
五、脓肿
甲沟炎
六、手部感染
脓性指头炎
手掌间隙感染
化脓性腱鞘炎
七、急性乳腺炎
八、败血症
九、破伤风
十、创伤
闭合性创伤
开放性创伤
十一、骨折
下颌关节脱位
十二、脱位
肘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
颅骨骨折
头皮损伤
十三、颅脑外伤
脑损伤
十四、烧伤
十五、小腿慢性溃疡
十六、下肢静脉曲张
痔
十七、肛门、直肠疾病
肛裂
脱肛
肛瘘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十八、腹股沟疝
腹股沟斜疝
十九、股疝
腹股沟直疝
二十、睾丸鞘膜积液
二十一、肌腱及肌肉劳损
二十二、腕部与手指的狭窄性腱鞘炎
二十三、腰背痛
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二十四、关节炎
骨与关节结核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
一、脓疱病
第四节 常见皮肤疾病
二、稻田皮炎
三、荨麻疹
四、药物性皮炎
六、神经性皮炎
五、虫咬皮炎
七、接触性皮炎
八、湿疹
成人湿疹
婴儿湿疹
九、带状疱疹
〔附〕皮肤病局部治疗用药原则
十、头癣
十一、体癣、股癣
十三、甲癣
癣
十二、手足
十四、牛皮癣(银屑病)
十六、鸡眼与胼胝
十五、手足皲裂
十七、冻疮
十八、麻风病
第一节 眼、耳、鼻、口腔解剖生理简介
第十章 常见五官疾病的防治
一、沙眼
第二节 常见五官疾病
二、急性结膜炎
四、翼状胬肉
三、麦粒肿
五、化学性眼外伤
六、电光性眼炎
八、白内障
七、结膜和角膜异物
九、青光眼
十一、外耳道异物
十、外耳道疖
十二、化脓性中耳炎
十三、急性乳突炎
十四、耳源性眩晕
十五、聋哑病
十七、鼻出血
十六、鼻腔异物
十八、鼻炎
十九、鼻旁窦炎
二十、扁桃体炎
二十一、急性喉炎
二十三、鹅口疮
二十二、溃疡性口腔炎
二十四、龋齿
二十五、牙周炎症
牙周病
智齿冠周炎(449)、
牙根周围炎(448)、
牙龈炎(448)、
第一节 生殖系统解剖生理
第十一章 计划生育及妇产科常见疾病的防治
第二节 计划生育
一、提倡晚婚
二、避孕
三、人工流产
〔附〕关于计划生育后遗症问题
四、绝育术
一、妊娠的诊断
第三节 产科
二、孕期检查
三、正常分娩和接生
臀位产
四、异常分娩
双胎
横位
子宫破裂
脐带脱出
五、产前、产后出血
六、产褥感染
〔附〕产后常见症状的处理
七、产后家庭随访
早期妊娠中毒症
八、妊娠中毒症
晚期妊娠中毒症
新生儿的特点
九、新生儿
常见的几种新生儿疾病
闭经
一、月经失调
第四节 妇科常见疾病
功能性子宫出血
痛经
先兆流产
二、流产
难免流产
习惯性流产
过期流产
不全流产
完全流产
流产合并感染
三、宫外孕
四、葡萄胎
五、子宫颈炎
化脓性盆腔炎
六、盆腔炎
结核性盆腔炎
七、子宫脱垂
八、白带过多
〔附〕妇科检查
病例讨论一、二
第十二章 肿瘤防治知识
一、常见的体表良性肿瘤
二、恶性肿瘤
一、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
第十三章 中毒和急救
二、农药中毒
二二三和六六六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三、有毒植物中毒
毒蕈中毒
发芽马铃薯中毒
木薯中毒
白果中毒
亚硝酸盐类中毒(肠原性紫绀症)
四、一氧化碳中毒
毒蛇咬伤
五、毒蛇、毒虫咬伤
蜂类螫伤
蝎螫伤
蜈蚣咬伤
毒蜘蛛螫伤
刺蟊螫伤
六、中暑
七、溺水
八、触电
人工呼吸
九、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
胸外心脏按摩
一、高热
第十四章 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二、小儿惊厥
三、吐血
四、休克
五、昏迷
六、呼吸困难
七、便血
八、黄疽
九、水肿
病例讨论一、二
肌肉注射法
皮下注射法
第十五章 常用技术操作
第一节 内科操作
一、注射法
皮内注射法
静脉输液术
静脉注射法
输液皮管的消毒方法
静脉切开术
胸腔穿刺术
二、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三、洗胃法
四、灌肠法
五、导尿术
六、农村输液
一、无菌术
第二节 外科基本技术操作
局部浸润麻醉
二、局部麻醉
表面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
三、针刺麻醉和中药麻醉
四、切开引流
五、拔甲术
六、扩创、缝合
七、外科换药
局部封闭
八、封闭疗法
套式封闭
坐骨神经封闭
肋间神经封闭
骶骨前封闭
肾周围脂肪囊封闭
睑内翻矫正术
倒睫电解术
第三节 其他操作
一、倒睫手术
二、拔牙术
第一节 战伤救护
第十六章 战伤救护和三防基本知识
一、止血
二、包扎
三、骨折固定
四、搬运
一、原子武器的防护
第二节 三防基本知识
二、化学武器的防护
三、细菌武器的防护
第十七章 新医疗法
针刺操作
一、基本知识
第一节 新针疗法
针刺时注意事项
上肢穴位
二、常用穴位
位
下肢穴
腰背部穴位
胸腹部穴位
头颈部穴位
常用奇穴
三、常见病的新针疗法
一、耳针疗法
第二节 其他新医疗法
二、穴位注射疗法
三、穴位埋线和穴位结扎疗法
四、挑治和割治疗法
五、推拿疗法
六、拔火罐和刮痧
第十八章 常用中草药
二、怎样采药
一、怎样辨认中草药
第一节 中草药基本知识
三、怎样制药
四、怎样用药
妊娠用药禁忌
〔附〕中药配伍禁忌
(一)发散风寒药:紫苏
一、解表药
第二节 常用中草药简介
芫荽
葱豉
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藁本、细辛、白芷
紫背浮萍
桑叶
(二)发散风热药:薄荷
菊花、辛荑花、蝉壳、柴胡、葛根、牛蒡子、蔓荆子
大豆卷
二、止咳化痰药
千日红
(一)止咳平喘药:马兜铃
曼陀罗花
莱菔子
枇杷叶
百部、杏仁、桔梗、前胡、紫菀、白果、款冬花
鼠曲草
米仁根
(二)清化热痰药:天竺子
瓜蒌
竹沥、贝母、胖大海、昆布、海藻
萝?
三、清热药
(三)温化寒痰药:天南星、白芥子、旋复花
漆姑草
决明子
(一)清热泻火药:夏枯草
龙葵
石膏、知母、竹叶、青葙子、芦根、茅根
地耳
椿根白皮
(二)清热燥湿药:牛筋草
蒲公英
(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黄芩、黄连、黄柏、梔子
马齿苋
鱼腥草
紫花地丁
虎耳草
半边莲
酢浆草
爵床
马兰根
鸭跖草
榄核莲
葎草
垂盆草
白花蛇舌草
蚤休
乌?苺
蛇苺
水蜈蚣
野荞麦
酸浆、射干、白藓皮、白头翁、大青
黄药子
枸杞根、白薇、牡丹皮、地黄、犀角
翻白草
(四)清热凉血药:地锦
藿香
四、祛暑药
白扁豆
绿豆
荷叶、荷梗、荷蒂
青蒿
土大黄
五、泻下药
佩兰
铁扁担
蓖麻子
蜂蜜
(一)利尿药:车前草
六、利尿逐水药
郁李仁、芒硝
地肤子
瞿麦
萹蓄
将军干
冬瓜皮、冬瓜子
冬葵子
河白草
蝼蛄
米赤豆
金钱草
凤尾草
马蹄金
海金沙
(二)逐水药:甘遂、芫花、大戟、泽漆、黑白丑
摩来卷柏
接骨木
白毛藤
七、祛风湿药
苍耳子
豨莶草
络石藤
徐长卿
菝葜
独活、羌活、木瓜、秦艽、威灵仙
虎杖
乌头、吴茱萸、肉桂、高良姜、茴香、山椒
姜
八、祛寒药
九、理气药
薤白头
枸橘李
香附
香橼皮、广木香、橘皮、枳实(壳)、厚朴、延胡索、郁金
腊梅花
野蔷薇花
十、理血药
益母草
土牛膝
(一)行血药:泽兰
虻虫
月季花
荠菜
凤仙子
马鞭草
茅莓
平地木
刘寄奴
紫丹参
紫参
紫葳
瓜子金
仁、王不留行、红花、牛膝
川芎、赤芍、三棱、莪术、桃
小蓟
仙鹤草
(二)止血药:菊三七
侧柏叶
墨莲草
蒲黄
瓦松
茉莉花
茜草
海蚌含珠草
十一、固涩药
卷柏、血余炭、槐花、陈棕炭、白芨、地榆、灶心土
五味子、墨鱼骨、蚶子壳、桑螵蛸、鸡头米、瘪桃子、糯稻根、金樱子
韭菜子
(一)敛汗涩精药: 浮小麦
石榴皮
药:乌梅
(二)涩肠止泻
鸡内金
十二、助消化药
肉豆蔻、呵子
神曲、山楂、佛手
谷芽
麦芽
半夏
竹茹
十三、止吐药
(一)补气药:山药
十四、补养药
枸骨叶
金雀根
黄精
人参、党参、白术、黄芪、甘草
楮实子
(二)补血药:生、熟地黄、当归、白芍、阿胶
(三)助阳药:肉苁蓉、鹿角、巴戟天、仙茅、淫羊藿、菟丝子、续断、补骨脂、益智仁
百合
北秫米
(四)补阴药:黑芝麻
何首乌
麦冬
女贞子
沙参、玄参、天冬、石斛、沙苑蒺藜、桑寄生、龟板、鳖甲
野大豆
(一)安神药: 含羞草
十五、安神镇惊药
合欢皮
铁落
(二)镇惊熄风药:地龙干
酸枣仁、远志、柏子仁
天麻、钩藤、全蝎、代赭石、石决明、蛇蜕、乌梢蛇
蜈蚣
大蒜
苦楝根皮
十六、驱虫药
十七、外用药:雄黄、蛇床子、蟾皮、蜂房、壁虎
使君子、槟榔、鸦胆子、常山、鹤虱
(一)解表剂
第三节 中医常用方剂
(二)攻下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木香槟榔丸,十枣汤,麻子仁丸,舟车丸
桑菊饮
麻黄汤,桂枝汤,双解汤(大青龙汤),咳喘呕哕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银翘散,
(三)和解剂:小柴胡汤,舒肝散(逍遥散),葛根黄芩黄连汤
(四)清热剂:清热汤(白虎汤),导赤散,泻白散
(六)祛风剂:牵正散,川芎茶调散,独活寄生汤
(五)祛暑剂:香薷饮,六一散
(七)祛寒剂:祛寒汤(真武汤),理中汤,四逆汤,吴?萸汤,晨泻丸(四神丸),小建中汤,橘核丸
(八)祛湿剂:五苓散,八正散 〔附〕缩泉丸三仁汤,二妙丸、三妙丸,茵陈蒿汤,薏苡汤
(十)理气剂:补中益气汤,越鞠丸,良附丸,苏子降气汤,旋复代赭汤,定喘汤,瓜蒌薤白汤
(九)润燥剂:百合补肺汤(百合固金汤),甘麦大枣汤
(十一)理血剂:四物汤,胶艾汤,生化汤,柏子仁丸,失笑散,归脾汤,咳血方
(十二)补益剂:参苓术草汤(四君子汤),肾气丸,六味丸,右归饮,生脉散,炙甘草汤,参苓白术散,养营汤
(十四)祛痰剂:二陈汤,导痰汤
(十三)消导剂:平胃散,保和丸
(十六)痈疡剂:阳和汤,大黄牡丹皮汤,蛇咬伤方,乳腺炎方
(十五)固涩剂:固汗散(玉屏风散),桑螵蛸散,固经丸
(十七)其他成药:小金丹、豨莶丸、跌打丸、铁笛丸、冰硼散、锡类散、妇科十珍片、乌鸡白凤丸、鹭鸶涎丸、黑锡丹、南通蛇药、催乳丸、红棉散、紫雪丹、至宝丹、苏合香丸、牛黄抱龙丸、回春丹、安神补
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癎药
一、常用药物表
心丸、香连丸
附录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
镇痛药
中枢兴奋药
祛痰镇咳药
止喘药
健胃、助消化药
解痉制酸药
肝病辅助药
导泻药
止泻药
止血药
治贫血药
治疗心力衰竭药
药
血管扩张(治心绞痛)
抗高血压药
利尿药
升压药
抗过敏药
驱肠虫药
抗血吸虫病及丝虫病药
抗疟药
抗阿米巴病药
磺胺类及呋喃类药物
抗菌素
维生素类药物
抗结核药物
激素类及抗甲状腺药物
子宫收缩药
性激素
避孕药
生物制品
解毒药
补液用药
抗肿瘤药物
降血糖药物
外科用药
皮肤科用药
眼科用药
耳鼻喉科用药
二、用药基本知识
三、常用除害药物的使用配制方法
(一)血常规
四、常用化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及正常值
(二)尿常规
(三)大便常规
(四)血液生化检验
五、青霉素皮试法及过敏性休克的急救
(五)脑脊液检查
六、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法及脱敏法
七、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八、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法
九、常用有关衡量制的换算
(一)25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表
十、常用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表
(二)18种静脉滴注药物的配伍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