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冈硕士论文提要

华冈硕士论文提要

年份: 1973

作者: 中国文化学院研究生业务组

出版: 华冈出版部

页数: 1375

格式:PDF


费用:42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三民主义研究所
-- 民生主义经济制度的时代背景及其型态之研究&周应龙
-- 国父权能划分学说之研究&乔宝泰
-- 从经济面看台湾人口问题&张义信
-- 均田制度之研究&谭光豫
-- 创制复决两权之理论与实践&潘中和
-- 清代监察制度之研究&任大华
-- 中山先生节制资本理论之研究&马育兴
-- 现行土地税制之研究&蔡赞雄
-- 实施都市平均地权制度的研究&金光华
-- 国父对平均地权新土地制度之设计&毛再青
-- 国营生产事业之理论与制度&冯惟德
-- 我国国民大会制度之理论与实际&薛文郎
-- 中国所得税之研究&朱靖
-- 台湾经济成长中人口结构之研究&吴永猛
-- 我国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之研究&赏启新
-- 国父联俄政策之研究&于传富
-- 监察院同意权之研究&谢文义
-- 中国国营事业及其企业化之研究&吴智
-- 五权宪法与现行宪法中行政立法两权关系之比较&韩伯勋
-- 国父平等理论之研究&徐清文
-- 民生主义的历史演进&周新城
-- 国父革命与日本关系之研究&陈哲灿
-- 监察院纠举权之研究&王维新
-- 求均与致富&孙孚之
-- 民生主义教育&赵仁和
-- 都市平均地权中土地涨价归公之研究&侯仲智
-- 台湾妇女社会地位研究&刘宜麓
-- 外资与外技的运用&张瑞林
-- 监察院审计权之研究&蔡继鹏
-- 民生主义与儒家学说&吴正
-- 国民大会职权之研究&刘龄业
-- 从资本形成看节制资本&曾胜辉
-- 尼克森经济新措施之研究&秦钟德
-- 台湾经济发展中外资之地位&卢钦沧
-- 孙中山先生大亚洲主义之研究&曾文昌
实业计划研究所
-- 冲积平原稳定河槽之规划&林伯信
-- 基隆外港扩建之研究&何辅仁
-- 雾社溪流域经理研究&郑嘉武
-- 水利工程中压力灌浆之初步研究&林成
-- 穴蚀之初步研究&徐灯辉
-- 台湾洪水之研究&刘玉玺
-- 抽蓄发电之研究&王仲苏
-- 石门水库防洪功能之研究&施重吉
-- 内湖乡西部初步发展计划&欧风烈
-- 防洪水库与台北防洪&解席曼
-- 台北市建成区更新计划之研究&黄丰作
-- 开槽比能与比力曲线之研究&王东辉
-- 中心有孔圆钣之侧溃&彭瑞轩
-- 定型渠槽临界坡度之研究&陈富泽
-- 钢筋混凝土简梁塑性性质之研究&许正次
-- 横向加劲箝边矩形板之屈曲&王石生
-- 区域性水文网之研究&罗树孝
-- 甘薯耗水量之研究—土壤水分收支平衡法&李亚铨
-- 台湾国民住宅问题之研究&柳士杰
-- 区域经济开发及其实例研究&徐世统
-- 发展中小型企业之新工业研究&郑向元
-- 区域计划技术之应用於台湾工业区位的研究&张弘义
-- 台湾水土保持与区域性规划之研究&黄申伯
-- 淡水河防洪及开港计划之研究&陈志清
-- 区域计划中土地使用管制及建筑管理之研究&徐秀夫
-- 台北市铁路问题之研究&曾立成
-- 高频率摆动物体层流界层&钟弘光
-- 彭氏最大原则应用於最佳控制之研究&周茂雄
-- 地下水超抽及地盘沉陷问题之研究&王瑞仁
-- 台北区防洪之研究&林义鸿
-- 都会区域发展趋势之研究&廖正义
-- 唐代长安都市计划之研究&许尊仁
-- 台北市运输需求研究&姜渝生
-- 中华民国都市计划法之技术性与政策性研究&陈增镭
-- 新城镇发展计划上可塑性与控制性之应用技术研究&窦克勤
-- 空间时间与中国都市计划发展史之研究&曹奋平
-- 敷地计划上视觉性造型的研究&姚文义
-- 区域计划技术之应用於台中都会区发展计划之研究&安凯戎
-- 从中国古代名都计划及其输出实例探讨传统文化之永恒价值&董志宣
-- 台湾新城镇之建立与旧城之扩张&黄华勋
-- 林口新市镇中心计划与设计&周克忠
-- 无限大弹性体内球空隙边缘受径向冲击力之应用及分析&黄昭猛
-- 都市土地使用计划之新观念及实例&蔡哲芳
-- 都市大小与规模对於交通问题之综合研究&陈大铨
-- 都市停车场计划及空间使用效率之经济性研究&邱创华
-- 当前台湾都市公害防止之研究&陈银河
-- 国父实业计划与中华民国国土计划之研究&张大威
-- 溢洪道坡度对乱流边界层厚度之影响&江正吉
-- 都市计划上公共设施用地有关社会经济问题之研究&刘庆男
-- 区域计划与国防计划之应用於台湾工业区位计划之综合研究&刘正新
-- 土地使用及空间构成与流通组织对於都市景观增进之研究&何凤皋
-- 适应於台湾地区的预筑住宅之分析&萧天赐
-- 台湾都市中心地区更新之研究&钟冶平
-- 新市镇计划发展史观及台湾市乡计划之探讨&吴建忠
-- 山坡开发问题之中国传统及现代水土保持之综合研究&谢富荣
-- 台湾经济发展结构之试析&奚起武
-- 电脑应用於都市计划方面之研究&曾一华
-- 我国农园艺事业现况及光复後重建方针&安密迩
-- 植物生长素对木本植物生长之影响&高清
-- 台湾产羊齿植物成分之研究&王有忠
-- 台湾省产中药之生药学研究&欧润芝
-- 阳明山区药用植物之调查及研究&杨天行
-- 植物生长叶创伤及底温对数种木本植物捍插发根之影响&王肇龄
-- 台湾外销坡地作物水土保持方法之研究&颜正平
-- 颗粒淀粉及粘胶淀粉之含量与稻米品种之关系&李嵩义
-- 阳明山区习用木本药材之调查研究&杨哲彦
-- 台湾产中药材之生药学研究&郭介生
-- 啤酒酵母核苷酸之分离与鉴定&林荣宠
-- 台湾产山药之生药学研究补遗&郑炳全
-- 山茶叶之形态研究&胡灿
-- 各种不同植物生长素(IAA)浓度对插穗发根之影响&林友三
-- 市售常用中药材之生药学研究&周楚玉
-- 台湾松类药用植物之调查研究&李文雄
-- 几种水土保持应用上之药用植物之研究&张家达
-- 银耳之研究&陈朔佳
-- 水稻後期之磷酸营养&吴祖毅
-- 台湾产中药材之生药学研究&刘德安
-- 中药品质的评价研究&张信
-- 亚麻之性状研究&席裕竞
-- 台湾产茜草科药用植物之调查研究&曾润翔
-- 台湾产山药之生药学研究补遗之二&蔡理里
-- 中药甘遂酸枣仁炮制之研究&陈丰村
-- 中药成分分离之研究&谢明哲
-- 中药黄连类地黄类酸枣仁类品质评价的研究&周正仁
-- 绿竹油脂化学成分之研究&苏贤三
-- 水稻白叶枯病利用噬菌体作生物防治之研究&曾义雄
-- 台湾产兰科药用植物之研究&林保定
-- 小庭园设计之研究&陈宏时
-- 观赏木本植物幼苗缺乏氮钾所形成之症状研究&蔡振聪
-- 毛莨目中药材抗菌作用之研究&林正雄
-- 台湾市售桂皮类生药及台产土桂皮之生药学研究&黄昭南
-- 硝酸盐对於芦笋罐头脱锡及有毒重金属含量之研究&石金满
-- 洗涤及烹调对蔬菜农药残余量之研究&谢贞雄
-- 台湾北部柑桔含氮量及其营养状态之研究&简德雄
-- 常用中药及民间药之抗菌作用&吕昭彦
-- 荔枝假种皮发育的研究&解援曼
-- 东沙群岛红藻植物总论之研究&蔡茂义
-- 中药解热之研究&陈在旁
-- 治咳药物之研究&林锦英
中国文学研究所
-- 元明散曲之分析与研究&李殿魁
-- 仪礼通假文字考&许慈多
-- 中国近代之翻译事业&刘琦言
-- 韵镜与切韵指掌图之比较研究&杨叔筹
-- 广韵反切反音母声变化之研究&辛勉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疏证&庄嘉廷
-- 庄子通假文字考&陈介山
-- 慢词考略&叶咏琍
-- 诗品研究&李道显
-- 诗毛氏传训诂例证&赵逸文
-- 李善文选注引说文考&温文锡
-- 墨经与别墨&陈品卿
-- 尊前集研究&李信隆
-- 宋代女词人研究&黄淑慎
-- 先秦诸子之和平思想&王葆生
-- 世说新语注校正&王富祥
-- 曹子建集研究&邓永康
-- 南北朝诗作者考&朱秉义
-- 雁门集校注&葛树人
-- 片玉词校笺&张曦
-- 谢宣城集学注&洪顺隆
-- 陈拾遗全集校注年谱&邱棨鐊
-- 论语注释歧义辨&阎振瀛
-- 今存三国遗籍考&汤雄飞
-- 姜白石诗学述略&吴福助
-- 州渔笛谱校笺&伍国任
-- 杨万里诗评述&胡明珽
-- 唐代传奇研究&于兆莉
-- 唐代边塞诗派研究&黄晓玲
-- 先秦道家思想研究&张成秋
-- 柳永词研究&郑琳
-- 张之洞评传&张秉铎
-- 广韵集韵切语下字异同考&张尚伦
-- 陈振孙及其直斋书录解题&谢素行
-- 孟荀异同考自叙&金宗麟
-- 刘勰明诗篇探究&刘振国
-- 诗经国风通假文字考&赵汝真
-- 儒墨两家主要思想之比较&黄铎
-- 毛诗用韵考&贾礼
-- 说文亦声考&刘煜辉
-- 昭明文选李善注引左传考&周谦
-- 玄应一切经音义引说文考&陈焕芝
-- 慧琳一切经音义引说文考&陈光宪
-- 冠礼研究&邱衍文
-- 汉五七言诗考&林端常
-- 唐司空图诗集校注&蔡朝钟
-- 珠玉词校注&张绍铎
-- 两汉庙制考&苑作宾
-- 初唐诗人用韵考&许灯城
-- 疆村语业笺注&梁惠蓉
-- 汉代乐府诗研究&郑开道
-- 说文解字训诂释例&刘力平
-- 说文上声字根研究&柯淑龄
-- 说文解字省体形声研考&江英
-- 寒山子其人及其诗之笺注与校订&卓安琪
--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与等韵切音指南比较研究&林庆勋
-- 清末民初以来外国文学之试计&蔡桢昌
-- 陈澧切韵考辨&戴瑞坤
-- 南北朝乐府诗研究&周诚明
-- 崔豹古今注疏证述例&林慕曾
-- 李群玉诗集校注&黄尚信
-- 音韵阐微韵谱之研究&王文相
-- 张曲江诗集校注&司仲敖
-- 四声切韵表研究&傅兆宽
哲学研究所
-- 道家思想的精神及其流变&吴怡
-- 我国义务教育年限延长问题研究&李萍子
-- 杜威教育学说对於我国当前教育的影响&贺敏琳
-- 陆象山思想之研究&李钧棫
-- 宗镜录法相唯识之研究&阙文华
-- 国民学校生活中心课程研究&杨兴支
-- 庄子内七篇之研究&许清标
-- 职业教育的民生哲学基础&柯锦荣
-- 禅宗教育的思想与实施&蔡金涛
-- 东汉王充天人思想的研究&吴铭远
-- 胡适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对现代中国教育改革运动之影响&陈德仁
-- 董仲舒思想之研究&丘友衡
-- 二程子哲学之研究&刘彩姮
-- 贤首法界缘起思想之研究&申东湜
-- 墨子的宗教与政治思想之研究&林有土
-- 孔子教育思想之研究&林秋进
-- 大易思想之演变暨其体系之研究&高怀民
-- 价值思想研究&林邦俊
-- 菲律宾侨教问题之研究&董云翔
-- 中国上古神话的哲学背景&蓝艳周
-- 国父的知难行易学说之研究&陈淑美
-- 列子哲学思想研究&陈荣钧
-- 墨子伦理思想研究&林晋康
-- 论语「仁」之研究&辛意云
-- 庄子齐物论抉微&徐哲萍
-- 王阳明评传&朱德普
-- 庄子思想之研究&李英德
-- 依心经研究般若之义理&李贤学
-- 论王阳明「致知」之「知」&欧阳煦
-- 鲁一士的宗教哲学&林增雄
-- 颜习斋的哲学及其教育思想&黄建一
-- 老子「道」之研究&林裕祥
-- 罗素在中国&廖峰香
-- 法兰西斯培根的方法论&莫诒谟
史学研究所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疏证&苏振申
-- 辛亥革命成败之因果&王正明
-- 忠王李秀成年谱&乐炳南
-- 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书序略)疏证&张开乾
-- 罗斯福对华政策&吴八骏
-- 黎元洪与民初政局&刘涂城
-- 宋代市舶司的设置与职权&石文济
-- 青苗法之检讨&辜瑞兰
-- 北宋禁军的建制&黄权平
-- 宋代枢密院的组织与职权&伍承汉
-- 辽承天太后主政时期之内政与外交&吴平
-- 中法战争与台湾&王珂
-- 道光朝在世有史部著作诸学者传略&李蕴珊
-- 汉代人口研究&马先醒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疏证&陈钦铭
-- 清领以前台湾之中国移民&江树生
-- 契丹与唐朝的关系&许极炖
-- 天祚朝与宋金之关系及辽之灭亡&赵振绩
-- 魏徵与贞观之治&陈成真
-- 王安石变法中农田水利法&姜恨侵
-- 今存辽文献对辽史纪传之证补及对有关佛教史料之研究&王吉林
-- 清帝戴湉与那拉氏之政争&郭凤明
-- 民初列强银行团与善後大借款&王纲领
-- 唐德宗奉天定难及其史料之研究&任育才
-- 明正德时代厂卫之研究&黄文信
--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前岛浩
-- 甲文选铨&米凯乐
-- 中古巴蜀人物与文化之研究&吴吉男
-- 宋代淮南两浙行政区划及其人口升降&张恩赐
-- 清末中央政府组织之改革&黄博仁
-- 湘军饷源及其运用&叶龙彦
-- 元代经略云南与越缅泰诸国的关系&丁昆健
-- 宋代黄河改道与辽金之关系&董光涛
-- 明代开中法&陈德清
-- 我国人才流美的原因及其补救&李继光
-- 晚明流寇之成因&陈洪庄
-- 论梁任公的新史学和柳翼谋的国史论&康虹丽
-- 郭嵩焘洋务思想之研究&董志群
-- 中国郡县时代的朝鲜半岛&周慕萍
-- 汉代田赋与土地问题&吴庆显
-- 书本目录与卡片目录之比较研究&张树三
-- 清季之资政院&李月美
-- 历史相对主义之研究&江金太
-- 薛福成之外交识见&杨绪贤
-- 南明政争之研究&周宗贤
-- 国民参政会之初步研究&庄焜明
-- 李林甫与杨国忠之比较研究&杨巾英
-- 太学学风与宋代国运的关系&朱重圣
-- 中国计算器械之研究&吴万兴
-- 五代时期各国关涉契丹史事研究&谢昭男
-- 孙中山先生联俄容共政策之研究&包奕洪
-- 索引法概要&郑恒雄
-- 东汉士大夫之气节&黄良铭
-- 民国初期妇女地位之演变&陈重光
-- 中华革命党与讨袁运动&洪水深
-- 赵恒惖与湖南省自治(一九二一—一九二六)&苏墱基
-- 清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史&宋建成
-- 列强对华邮权的侵略与中国邮政&彭瀛添
-- 唐代蕃臣蕃将考&张建国
-- 魏晋南北朝世族范畴试议&毕铁纯
地学研究所
-- 大屯山区聚落地理的研究&何金铸
-- 淡水河口地区之地理研究&赵莹
-- 大屯山区之气候研究&崔尚斌
-- 三重地区之地理研究&谢福生
-- 社子岛地理之研究&叶长麟
-- 北基工业走廊的地理之研究&庄朝权
-- 大屯山区之地形研究&周明达
-- 淡水河流之水文地理研究&颜怡澄
-- 新店溪河谷地形研究&卢秀如
-- 林口台地农业地理的研究&叶茂谢
-- 新店溪流域聚落地理之研究&胡振洲
-- 淡水河流域的气候&李荫庭
-- 桃园台地之水文与水利&林文骞
-- 士林都市地理之研究&刘承洲
-- 桃园冲积扇聚落之研究&翟黑山
-- 埔里盆地群之地理研究&吴德松
-- 台中盆地地形研究&孙国仲
-- 竹东地区之地理研究&沈文福
-- 宜兰平原之区域地理研究&张庆森
-- 後龙溪流域之地理研究&薛益忠
-- 大甲溪下游土地利用之研究&刘寅
-- 屏东平原之区域地理研究&侯丁富
-- 大汉溪上游雨量之研究&李瑞霭
-- 利用气象雷达从事分析台湾近海台风特性之研究&刘昭民
-- 大安溪流域之地理研究&邓天德
-- 中港溪下游聚落发展的地理因素&范增安
-- 新竹工业地理基础之研究&何和发
-- 宜兰平原气候之研究&黄淑丹
-- 大安溪流域之地理研究&邓国雄
-- 兰屿的地理环境与开发前途&李思根
-- 台中盆地工业地理研究&朱道力
-- 冬季台湾附近新生气旋之研究&王博义
-- 高雄县村落景观之研究&陈文尚
-- 绿岛地形之研究&宋仰平
-- 台南海埔地区域开发的地理基础&周瑞隆
-- 气象与核能电厂研究&蒋康禄
政治学研究所
-- 黄梨洲政治思想研究&高准
-- 联合国内中国代表权问题之研究&朱谌
-- 李鸿章对日外交研究&王学书
-- 台湾省议会之研究&丁项托
-- 清末满汉政治权力消长之研究&陈竞芳
-- 中美总统职权之比较研究&沈成添
-- 我国宪法对人民权利义务规定之研究&蔡汉贤
-- 杰佛逊政治思想之研究&黄贵美
-- 清季外交机构之研究&连奕文
-- 美日安全条约与日本&王友仁
-- 我国现行监察权之研究&张积祥
-- 清季洋务运动及其对於政治的影响&黄光亮
-- 张之洞与晚清政局&王聿琥
-- 太平天国政治制度之得失&黄川口
-- 左宗棠经营新疆政策之研究&罗志兴
-- 汉代亭制研究&黄维芳
-- 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研究&徐华顺
-- 唐代尚书省组织职权及其发展之研究&薛作云
-- 五五宪草与现行宪法之比较研究&侯樾仁
-- 大法官会议制度之研究&黄国华
-- 甘乃迪总统之外交政策&林亨能
-- 汉代文官制度&高敬达
-- 华盛顿会议之中国问题&李绍盛
-- 李鸿章对俄外交之研究&詹文雄
-- 连雅堂民族思想之研究&卢修一
-- 联大中国控诉苏联案之研究&刘祥璞
-- 马来西亚华人地位之研究&雷渝齐
-- 翁同和与晚清政局&詹德湖
--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外交政策之研究&王中平
-- 民主国家战时政治体制之研究&童正敏
-- 监察院之弹劾权&常泽民
-- 国民大会职权之研究&吴峰
-- 宋教仁与民初政局&史连聘
-- 九一八事变以前的中日关系&曹潜
-- 多数决的理论与实际&叶赓勋
-- 边疆行政制度之研究&赵国治
-- 中西政治思想之根源与主流&邓璞磊
-- 清季中日琉案交涉始末&郑建雄
-- 台湾省政制的演变暨府会关系之研究&黄正义
-- 以阿纠粉&陈明文
--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施义胜
-- 中国刑事警察制度之研究&郑清源
-- 中俄伊犁交涉一八七一—一八八一&詹芳政
-- 选举行为与竞选活动之研究&杨国平
-- 香港问题研究&廖声显
-- 美国战时体制之研究&林世明
-- 马来西亚种族问题之研究&王启槐
-- 蔡元培政治思想之研究&李若一
-- 一九四八年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之研究&张公子
-- 我国行政院之研究&郭德恒
-- 黑鲁雪夫对外政策之研究&李锦成
-- 基督教与中国近代政治关系之研究&王涵万
-- 大陆礁层公约与深海采矿&刘儒宗
法律学研究所
-- 唐律上除免当赎法之研究&张溯崇
-- 唐律上家族主义之研究&潘维和
-- 英美证据法上之举证责任与我国法制比较&黄志鹏
-- 被保险人招致保险事故之研究&陈家驿
-- 唐律上之二罪以上从?与更犯&林茂松
-- 韩非法律思想之研究&武九灵
-- 国际买卖之研究&郑炎生
-- 行政刑法适用原则之研究&吴皇龙
-- 人寿保险契约之研究&申武雄
-- 世界法理论之研究&谢纯广
-- 唐律上犯罪构成要件之研究&张瑞钊
-- 论海员与船舶所有人之债权关系&赖雪慕
-- 共同海损之研究&吴昭德
-- 论海上运送人员之责任&蔡奋鲸
-- 论海上保险&王增珠
-- 法之本质之再认识&王宝辉
-- 儒家法律思想&林铭治
-- 我国固有法之刑官&罗正展
-- 民法身份行为之基本研究&薛博允
-- 自然法思想与法律实证主义&何曼樵
-- 船舶碰撞之研究&江志成
-- 先秦法家法律思想研究&施湘兴
-- 债权契约原理之研究&张昭弘
-- 损害赔偿责任之研究&黄福卿
-- 民法上侵权行为之探讨&钱玉胜
-- 船舶所有人责任限制问题之研究&林彝宪
-- 论债务不履行之损害赔偿&杨鸿基
-- 墨子法律思想研究&梁开天
-- 海难救助之研究&林复宏
-- 意外保险之研究&陈良玉
-- 海上优先权之研究&林明正
-- 近代法上婚姻成立要件之研究&邱政宗
-- 公司重整制度之研究&林明华
-- 合夥之研究&庄秀欣
-- 保险利益之研究&陈美珍
-- 船舶之适航能力&廖光武
-- 证人制度之比较研究&吕潮泽
-- 行政罚则之研究&卓英豪
-- 票据背书之研究&周惠铭
-- 共犯之研究&张捷科
-- 契约理论之研究&周山一
-- 行政执行之研究&袁孔昭
-- 唐律立法精神之研究&黄锟炎
-- 论船舶所有人之货物运送义务与责任&洪玉钦
-- 汽车保险之研究&邱锦添
-- 近代社会变迁与法律变迁之研究&尤清
-- 唐律上之共犯&李伸一
-- 过失犯之研究&林国贤
--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与自然法思想之比较&耿云卿
-- 营子法律思想研究&高吉临
-- 有关投资法之理论与实务&关重青
-- 侵权行为与损害赔偿法之研究&张雅涛
-- 日本之「汽车损害赔偿保障法」&曾习贤
-- 美国司法释宪之研究&姚师舜
-- 代理制度之研究&廖修三
-- 行政诉讼之研究&郑松年
-- 连续犯之研究&陈健民
-- 间接正犯之研究&杨仁寿
-- 电信法之实质问题及其修正方案&李金德
-- 论保险契约上之告知义务&廖锡勋
艺术学研究所
-- 苦瓜和尚画语录研究&姜一涵
-- 金元杂剧之研究&谢朝栻
-- 台湾民谣研究&颜文雄
-- 敦煌壁画研究&徐矗明
-- 山水绘画思想之消长&沈以正
-- 宋代文人之书画评鉴&傅申
-- 音乐美学导论&郭长扬
-- 清代金石家之书法&张清治
-- 先秦音乐考&李友石
-- 希腊伊莱特娜悲剧心理基型探微&周永辉
-- 中学音乐教育之研究&章华林
-- 元北杂剧题材之研究&郭梦琪
-- 玛罗浮士德斯之研究&蔡东明
-- 国民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陈学谦
-- 荷氏诗艺笺注&王士仪
-- 唐宋山水绘画研究&陈英德
-- 德布西歌曲研究&张弥弥
-- 商周青铜器龙形类的纹饰&朱志强
-- 明代青花瓷器之研究&佘城
-- 中国传统戏剧剧场之研究&杨中楠
-- 昆曲研究&刘文六
-- 国画山水皴法之研究&刘平衡
-- 汉武梁祠画像研究&彭春夫
-- 中国佛教石雕艺术&董梦梅
-- 唐代楷书之研究&李福臻
-- 中国佛教艺术探原&邢福泉
-- 中国现代绘画中的传统精神及表现&颜重光
-- 大足唐宋佛教崖雕之研究&陈清香
-- 六朝时代新兴美术之研究&黄永川
-- 敦煌壁画佛像图研究&陈国宁
-- 佛教造像造形研究&高木森
-- 易卜生的野鸭人物之研究&邹成禧
-- 唐三彩的艺术观&蔡秋来
-- 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理论与实际&吴振声
-- 元代文人画研究&彭凤翔
-- 中国花鸟画之研究&刘笑芬
-- 中国佛教音乐之研究&李纯仁
-- 倪云林评传&黄瑞呈
-- 关汉卿「窦娥冤」之研究&牛川海
-- 光复前台湾的国画研究&林柏亭
-- 净土行仪之艺术论&王哲雄
-- 渐江研究&蒋勋
-- 留华韩国书画家与收藏者探考&洪?镐
家政学研究所
-- 台湾手工业品外销检验之研究&杨启栋
-- 台湾身体缺陷儿童教育之研究&张培士
-- 儿童问题行为的调查研究&刘领弟
-- 少年犯罪与家庭之关系&张媛媛
-- 台湾农事暨家政推广工作研究&曾耀昆
-- 大专院校自助餐厅管理之研究&何碧兰
-- 幼儿语言发展之研究&曾富贵
-- 台湾的家庭计划运动&梅焕文
-- 中国上古时代的婚姻制度&陈裕安
-- 幼儿游戏与玩具之研究&徐春美
-- 儿童智力发展之研究&江良慰
-- 现行台湾儿童读物之研究&刘安然
-- 工业设计表示方法之研究&李宗庭
-- 台湾客家婚姻礼俗之研究&廖素菊
-- 云林县水碓村农家研究&戴静惠
-- 台湾智能不足儿童教育之研究&黄素贞
-- 台北市建成区贫户之研究&汪志冀
-- 中国传统家政教育&李昭
-- 瑞芳煤矿工人家庭之调查研究&曾荣盛
-- 公寓式住宅室内装饰与布置之研究&林静
-- 二十年来的台湾家政教育&张李玉霞
-- 学龄儿童营养之研究&黄玲珠
-- 婚姻调适之研究&黄洋一
-- 家事工作简化之研究&郑英
-- 台湾手工业发展趋势研究&张天津
-- 台湾省桃园县农村家政推广教育工作之研究&蔡淑昭
-- 酱油麴菌培养法与其酵素力之研究&李春莺
-- 台湾省少年感化教育的研究&黄俊宏
-- 台北市国中女生健康状况调查研究&郭惠美
-- 少女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黄智慧
-- 老年生活调适研究&陈贵美
-- 台北市儿童福利工作之研究&史习礼
-- 桃园县观音乡家庭计划工作调查研究&杨碧云
-- 台湾省家常蛋类加工之研究&张美枝
-- 台湾国民就业辅导工作的研究&叶于模
-- 我国智能不足儿童教育发展之研究&林清洲
-- 细菌性食物中毒&陈培源
-- 中国孕妇及产妇营养之研究&杨琼花
-- 国中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之调查研究&张月鹤
-- 幼儿营养问题之研究&邓昭昭
-- 全麦(麸皮)面包之制作及其营养之研究&刘六郎
-- 影响豌豆罐头收缩率因素之研究&卓宜娟
-- 台化市智能不足儿童教育之研究&李瑞金
-- 我国国民中学课程中有关人口教育教材之分析研究&罗月贞
-- 台北市幼儿家长对於幼稚教育意见之调查研究&许金义
-- 家政推广人员协助家庭计划之推行&徐素珍
-- 工艺技术与家庭生活之研究&杨隆俊
-- 台湾产热带什锦水果罐头制造品质改善之研究&李广政
-- 一般家庭主妇对家庭中医药保健重视情形之调查研究&王玉叶
-- 台湾产洋菇芦笋制罐加工後主要成份变化之研究&吴志郎
经济学研究所
-- 台湾利率之研究&廖大林
-- 财政政策与国民经济水准变动之关系&张子元
-- 台湾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刘炳吉
-- 欧洲共同市场之研究—兼论欧洲共同市场组设问题&马世英
-- 美国对华经济援助之研究&高松涛
-- 台湾人口压力与经济发展&奚中元
-- 由公用事业费率论电价之厘订&孙自强
-- 经济发展与租税之运用&侯受华
-- 通货膨胀与经济开发&邵敬民
-- 国际货币制度&王美来
-- 预算制度之改进与绩效预算制度之研究&于明宜
-- 哈洛德与道玛尔经济成长模式的比较研究&郭新光
-- 投入产出分析之理论发展研究&漆立平
-- 我国金融制度与金融政策&唐自武
-- 货币政策在经济开发中之任务&林恒俊
-- 平衡发展理论之研究&陈学星
-- 开发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合作之研究&赖秀雄
-- 经济开发与投资理论&陈嘉音
-- 外销市场潜在需要判定方法之研究&许玉田
-- 通货膨胀类型之研究&梁锦兴
-- 流动性偏好说与可贷基金说之比较分析&刘照男
-- 公共支出与经济开发之研究&徐蜀生
-- 美国公开市场活动之研究&张锦松
-- 论消费函数&曾正权
-- 经济发展中之人口问题&窦国英
-- 初级产品在落後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蔡俊彦
-- 投资标准理论之比较研究&陈恒仁
-- 论国内储蓄在落後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李明纪
-- 推动农民合作组织与促进台湾农业经济发展&李玉梅
-- 技术变动之理论与测定&洪守南
-- 经济发展中台湾农民所得之研究&戴恒夫
-- 我国远期支票问题研究兼论票据市场之建立&曾广伦
-- 资本、投资和利率理论之研究&陈右勋
-- 台湾电视机要求分析预测&陈朝威
-- 出版合作社之经营与管理&杨达雄
-- 台湾渔业金融之研究&刘邦义
-- 台湾农会信用业务及农村金融问题之研究&曾良玉
-- 合作社课税问题之研究&陈克己
-- 台湾葡萄运销之研究&林健民
-- 消费合作之研究&林作隆
-- 信用合作社的组织与经营管理方法&张子钦
-- 台湾推行农事机械化问题之研究&吉岳
-- 通货膨胀理论之研究&吴枝珍
-- 低开发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租税政策&陈敏雄
-- 论我国银行法&杨照
-- 台湾对外贸易与集中系数之研究&陈正雄
西洋文学研究所
-- 德国职业训练自学徒至领导人才&陈燕珠
-- 诠释「钟之歌」的动机&王泰男
-- 德国文化管窥&白东元
-- 一九二九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托玛斯曼及其作品之研究&郑必安
-- 一九六四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赫塞之生平及其作品之研究&黄金树
-- Marriage in the Eyes of Jane Austin&黄斐章
-- A Study of Shakespeare's"Romeo and Juliet"&郭登财
--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Language of G.B.Shaw's"Candida"&陈文英
-- Some Aspects of The"Choice of life"As Presented In Samuel John son's Novel Rasselas&廖启峰
-- The Unity of Man aud Heaven(nature)of words worth and Chinese Philosophers&丁履昕
-- The Heroines of the Novels of Jane Austen&简黛贞
-- The Vicar of Wakefield as a novel of morality&朱赋仁
-- The Three Abadoned woman In The Three of the Most Celebrated British Plays of the'go&龚静洲
-- On The Main Characters Of Vanity Fair&刘治祥
-- 爱迪生之散文风格&于士修
-- 论约翰逊在雷少乐一书中之人生观&杨基富
-- La Pensée de Saint-Exupéry exprimée.dans le Petit Prince&苏登家
-- Une étude Sur"la Symphonie Pastorale"de Gide&杨清源
-- 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中的形象与象徵&徐开屏
-- 国风之修辞&刘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