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砖石结构 上
年份: 1961
作者: 华东水利学院等编
出版: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页数: 443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目录
绪论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
§2.钢筋混凝土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史
§5.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建设的成就
§6.本课程的学习任务
第一章 钢筋混凝土的材料
§1-1 混凝土的强度
§1-2 混凝土的变形
§1-3 混凝土的其他性能
§1-4 水工混凝土的选择
§1-5 钢筋的性能
§1-6 钢筋种类和结构型式
表9 两边固定、两边简支、承受三角形荷载的矩形板
§1-7 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原理
§2-1 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的主要内容
§2-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阶段
§2-3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各种计算理论
§2-4 各种计算理论的选择
§2-5 设计的一般指示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计算——受弯构件
§3-1 按破坏阶段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安全系数与材料强度极限
§3-2 受弯构件的一般说明
§3-3 单筋矩形断面受弯构件的计算
§3-4 双筋矩形断面受弯构件的计算
§3-5 T形断面受弯构件的计算
§3-6 受弯构件(梁)的横向力计算——按弹性阶段方法
§3-7 受弯构件的横向力计算——按破坏阶段核算斜断面强度
§3-8 梁的构造与材料图形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计算——轴心受压及轴心受拉构件
§4-1 轴心受压柱的型式
§4-2 钢箍柱
§4-3 配有螺旋式或焊环式间接钢筋柱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计算——偏心受压及偏心受拉构件
§5-1 偏心受压构件的构造与试验研究结果
§4-4 轴心受拉构件
§5-2 矩形断面大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5-3 矩形断面小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5-4 偏心受压构件的强度复核
§5-5 偏心受压构件纵向弯曲稳定的考虑
§5-6 配置对称钢筋的偏心受压构件(矩形断面)
§5-8 T形断面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5-7 斜偏心受压构件的 计算
§5-9 环形及圆形断面的计算
§5-10 偏心受拉构件
§5-11 偏心拉压构件横向力的计算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稳定性及裂缝开展的计算
§6-1 概述
§6-2 抗裂稳定性的计算
§6-3 裂缝开展的计算
§6-4 裂缝开展计算中的几个问题
§7-1 概述
第七章 按极限状态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
§7-2 计算系数和材料计算强度
§7-3 第一极限状态——承载能力的计算
§7-4 第二极限状态——变形的计算
§7-5 第三极限状态——裂缝开展的计算
§7-6 按数理统计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第八章 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及刚架结构
§8-1 概述
§8-2 单向连续扳梁的内力计算——按弹性方法计算
§8-3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配计算单向连续板梁的内力
§8-4 单向连续板梁的构造与配筋
§8-5 刚架式渡槽设计举例
§8-6 双向板的计算与构造
§8-7 支承双向板的梁
第九章 砖石结构及混凝土结构
§9-1 砖石结构的应用及优缺点
§9-2 砖石材料
§9-3 砖石砌体
§9-5 按破坏阶段计算砖石结构
§9-4 砌体的强度及弹性模数
§9-6 水工砖石结构砌筑技术及构造要求
§9-7 混凝土结构
第十章 少筋混凝土结构
§10-1 概述
§10-2 少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作特性及计算原理
§10-3 受弯构件的计算
§10-4 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10-5 偏心受拉构件的计算
§10-6 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
§10-7 按照苏联1959年规范CH55-59的简化计算法
§10-8 计算例题
§11-1 按应力分布情况配筋的意义及其计算构造要点
第十一章 弹性工作阶段按应力配筋问题
§11-2 大体积结构内孔口、廊道的配筋
§11-3 深梁的配筋
§11-4 承受内水压力的圆形隧洞的衬砌计算
第十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2-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实质
§12-2 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
§12-3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制造
§12-4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一般构造要求
§12-5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原则
§12-6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各阶段的应力情况及应力的计算
§12-7 按承载能力计算预应力铜筋混凝土构件
§12-8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与裂缝开展的计算
§12-9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刚度)的计算
§12-10 预应力混凝土迭合结构
§12-11 预应力混凝土在水工建筑中的应用
§13-1 概述
第十三章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13-2 水上建筑中的装配式结构
§13-3 装配式水工建筑物
§13-4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与设计原则
附录Ⅰ
表1 光面圆钢筋的横断面面积、重量及极限长度
表2 各种钢筋间距时每米板宽中的钢筋断面面积
表3 冷轨规律变形钢筋
表4 尤5及25T2C热辗规律变形钢筋
表1 矩形及T形受弯构件当σT=2500公斤/厘米2、混凝土标号为100、150和200吋的α、r、A、γ值
附录Ⅱ
表2 矩形及T形受弯构件当σT=2850公斤/厘米2、混凝土标号为100~250吋的α、r、A、γ值
表3 矩形及T形受弯构件当σT=3500公斤/厘米2、混凝土标号为150~250时的α、r、A、γ值
表4 任意铜筋及混凝土标号的计算表
表5 任意钢筋及混凝土标号的计算表(α值计算表)
附录Ⅲ 等跨连续板梁承受匀布荷载时的跨中弯矩、支座弯矩及皮座断面处的切力
附录Ⅳ 等量荷载表
附录Ⅴ 等跨连续梁在移动的集中荷载作用下各断面的弯矩系数及支座断面处的切力系数
附录Ⅵ 等跨连续梁在端弯矩作用下各断面的弯矩及切力
附录Ⅶ 承受匀布荷载的等跨连续梁,各断面最大及最小弯矩值(弯矩包络图)
附录Ⅷ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配对各种不同的p/g的等跨度次梁的弯矩系数表
附录Ⅸ 在全部区格面积上受匀布荷载重时四边支承板的计算表
附录Ⅹ
表1 四边固定、承受三角形荷载的矩形板
表2 三边固定、一边简支、承受三角形荷载的矩形板
表3 三边固定、一边简支、承受三角形荷载的矩形板
表4 三边固定、一边自由、承受三角形荷载的矩形板
表5 三边固定、—边自由、承受三角形荷载的矩形板
表6 四边简支、承受三角形荷载的矩形板
附录Ⅺ 三边支承、—边自由、承受匀布荷载的矩形板
表7 四边简支、承受三角形荷载的矩形板
表8 一边固定、三边简支、承受三角形荷载的矩形板
表10 三边简支、一边自由、承受三角形荷载的矩形板
附录Ⅻ 承受对称于板中心的局部匀布荷载的四边简支板弯矩系数表(加列尔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