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概要

教育史概要

年份: 1929

作者: 朱公振编著

出版: 世界书局

页数: 159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章 教育史总说
-- 一何谓教育史
---- 1教育史的成立
---- 2教育史的意义
---- 3教育史的分类
-- 二 教育史的内容是什么
---- 1教育史的范园
------ (甲)实施状况
------ (乙)理论研究
------ (丙)社会趋势
---- 2教育史的材料
------ (甲)原料
------ (乙)副料
-- 三 研究教育史之目的何在
---- 1主要目的
------ (甲)了解教育状况
------ (乙)培养批判能力
------ (丙)解决教育问题
------ (丁)节省研究时间
---- 2附带目的
------ (甲)鼓励精神
------ (乙)扩大眼界
------ (丙)纠正思想
------ (丁)努力责职
-- 四 怎样研究教育史
---- 1研究要点
------ (甲)理论方面
------ (乙)实际方面
---- 2研究方法
------ (甲)相互比较
------ (乙)系统研究
------ (丙)实地试验
第二章 中国教育的变迁
-- 一 旧教育的沿革怎样
---- 1三代时期的教育
------ (甲)国家教育
------ (乙)私家教育
---- 2秦汉六朝时期的教育
------ (甲)秦代的教育
------ (乙)汉时的教育
------ (丙)六朝的教育
---- 3唐宋元明时期的教育
------ (甲)唐朝的教育
------ (乙)宋朝的教育
------ (丙)元朝的教育
------ (丁)明朝的教育
---- 4清代初葉的教育
------ (甲)学校科举的仍袭
------ (乙)八股文章的束缚
-- 二 试述新旧教育的更替
---- 1工兵教育
------ (甲)注重外交
------ (乙)崇尚实学
------ (丙)提倡制造
------ (了)改良武备
------ (戊)派遣留学
---- 2西政教育
------ (甲)甲午战后的西政教育
------ (乙)庚子乱后的西政教育
-- 三 新教育的演进何如
---- 1萌芽时期的新教育
------ (甲)革新行政制度
------ (乙)注重研究改进
------ (丙)提倡女子教育
---- 2民国以来的新教育
------ (甲)学制的改革
------ (乙)思朝的变迁
第三章 日本教育的概观
-- 一日本教育何由而兴
---- 1学术输入
------ (甲)文学
------ (乙)艺术
---- 2教育兴起
------ (甲)派生留学
------ (乙)始制文字
------ (丙)学校创设
-- 二 日本教育如何发达
---- 1维新前的教育
------ (甲)教育衰微时期
------ (乙)教育振兴时期
---- 2维新后的教育
------ (甲)维新教育的设施
------ (乙)教育制度的改进
------ (丙)教育现况的观察
第四章 西洋教育的发展
-- 一上古教育怎样兴起
---- 1希腊的教育
------ (甲)斯巴达教育
------ (乙)雅典教育
------ (丙)希腊教育家
---- 2罗马的教育
------ (甲)教育概观
------ (乙)教育学说
------ (丙)罗马教育家
-- 二 中古教育怎样转变
---- 1宗教化教育
------ (甲)教育制度
------ (乙)教育内容
------ (丙)教育效果
---- 2武士化教育
------ (甲)教育目的
------ (乙)实施制度
---- 3文艺化教育
------ (甲)教育特色
------ (乙)学说概观
---- 4新教化教育
------ (甲)教育主张
------ (乙)学校改革
-- 三 近古教育怎样改革
---- 1唯实主义的教育
------ (甲)主义派别
------ (乙)学说概述
---- 2训练主义的教育
------ (甲)训练意义
------ (乙)训练方法
---- 3目然主义的教育
------ (甲)改革方针
------ (乙)教育步骤
-- 四 近世教育怎样演进
---- 1心理中心的教育
------ (甲)教育起源
------ (乙)教育实际
---- 2科学中心的教育
------ (甲)科学教育家
------ (乙)设施概要
---- 3社会中心的教育
------ (甲)教育作用
------ (乙)发展状况
第五章 最近教育的趋势
-- 一 最近教育的主义怎样
---- 1三民主义的教育
------ (甲)发扬民族精神
------ (乙)灌输民权思想
------ (丙)闡发民生主义
---- 2民本主义的教育
------ (甲)打破阶级制度
------ (乙)普及义务教育
------ (丙)厉行民众教育
---- 3社会主义的教育
------ (甲)确立劳动本位
------ (乙)实行儿童公育
------ (丙)创设统一学校
------ (丁)注重社会问题
---- 4劳作主义的教育
------ (甲)教育旨趣
------ (乙)设施状况
-- 二 最近教育的实际如何
---- 1教育制度的趋势
------ (甲)机会均等
------ (乙)行政集中
---- 2教育设施的趋势
------ (甲)革新教学
------ (乙)改进训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