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及护理
年份: 1959
作者: 湖北省卫生厅中级卫生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编著
出版: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数: 144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篇 绪言
--
儿科学的定义及任务
--
祖国儿科学发展简史
--
新中国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概况与成就
--
小儿年龄分期
--
小儿的特点
--
儿科学的特点
第二篇 小儿正常生长发育
--
概念
--
体格的生长
--
运动机能的发育
--
语言的发育
--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三篇 儿童保健
--
概述
--
小儿护理与教养
--
托儿所、幼儿园及地段儿童保健
第四篇 乳儿喂养
--
小儿营养的重要性
--
小儿喂养法
第五篇 儿科病历记录及检查特点
--
儿科病历询问及记录特点
--
体格检查顺序及特点
第六篇 儿科药物疗法概论
--
儿科用药原则、剂量、方法
--
磺胺药物疗法
--
抗菌素疗法
第七篇 新生儿疾病及护理
--
新生儿的患病率及死亡率
--
第一章 新生儿破伤风
--
第二章 新生儿败血症
--
第三章 尿布炎(臀红)
--
第四章 新生儿脓疱病
--
第五章 新生儿颅内出血
第八篇 消化系解剖生理特点
--
第一章 消化系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疾病
--
第二章 粪便
--
第三章 消化系疾病
----
第一节 口腔炎
----
第二节 急性消化紊乱
----
第三节 慢性营养紊乱(营养不良)
第九篇 营养缺乏病
--
第一章 佝偻病
--
第二章 乳幼儿手足搐搦症
第十篇 呼吸系解剖生理特点及疾病
--
第一章 呼吸系解剖特点
----
上呼吸道
----
下呼吸道
--
第二章 呼吸系的生理特点
----
呼吸的调节
----
呼吸的浅表性和呼吸次数
--
第三章 呼吸系疾病
----
上呼吸道感染
----
痉挛性支气管炎
----
支气管肺炎
第十一篇 循环系解剖生理特点及疾病
--
第一章 解剖生理特点
----
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血液循环的调整
----
生理特点
----
血压脉搏血管特点及头部血液供给情况小儿心脏位置及检查方法
--
第二章 先天性心脏病
----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和症状学
------
Ⅰ.房间隔缺损
------
Ⅱ.室间隔缺损
------
Ⅲ.动脉导管未闭
------
Ⅳ.法鲁氏四联症
----
先天性心脏病的并发症
----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
第十二篇 造血系解剖生理特点及疾病
--
第一章 造血器官及血液学特点
--
第二章 小儿贫血
第十三篇 泌尿系疾病
--
第一章 夜间遗尿症
--
第二章 脓尿症
第十四篇 儿童结核病
--
第一章 总论
--
第二章 儿童肺结核
----
肺结核的临床类型
----
原发综合征
----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
粟粒性肺结核
--
第三章 结核性脑膜炎
--
第四章 结核病诊断
--
第五章 结核病治疗
--
第六章 结核病的预防
第十五篇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惊厥
--
第一章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中枢神经末梢神经解剖生理特点
----
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活动特点
--
第二章 惊厥
附录
--
病历格式
--
乳儿辅助食品制备法
--
体重测量法
--
身长测量法
--
头围测量法
--
胸围测量法
--
自制氧气
--
芥茉敷胸法
--
拔火罐
--
血清敏感试验及脱敏感法
--
约束法
----
Ⅰ.全身约束
----
Ⅱ.手或足约束
--
静脉穿刺法
--
腰椎穿刺法
--
管饲法
----
Ⅰ.口滴法
----
Ⅱ.口或鼻插管法
----
Ⅲ.肛管连续点滴法
--
儿科处方及其用药方法
--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