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集 2
年份: 1973
作者: 鲁迅
出版: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数: 802
格式:PDF
费用:24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三闲集
序言
第二卷目录
一九二七年
无声的中国
怎么写(夜记之一)
在钟楼上(夜记之二)
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并来信)
匪笔三篇
某笔两篇
述香港恭祝圣诞
吊与贺
“醉眼”中的朦胧
一九二八年
看司徒乔君的画
在上海的鲁迅启事
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
扁
路
头
通信(并Y的来信)
太平歌诀
铲共大观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
革命咖啡店
文坛的掌故(并徐匀来信)
文学的阶级性(并恺良来信)
一九二九年
《革命军马前卒》和《落伍者》
《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皇汉医学》
“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
叶永秦作《小小十年》小引
柔石作《二月》小引
《小彼得》译本序(文略,见第五卷本书。)
流氓的变迁
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
书籍和财色
我和《语丝》的始终
鲁迅译著书目
二心集
序言
一九三○年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习惯与改革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
张资平氏的“小说学”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我们要批评家
“好政府主义”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进化和退化》小引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夜记之五,不完。)
《艺术论》译本序(文略,见第六卷本书。)
一九三一年
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
柔石小传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上海文艺之一瞥
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
答文艺新闻社问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沉滓的泛起
以脚报国
唐朝的钉梢
《夏娃日记》小引
新的“女将”
宣传与做戏
知难行难
几条“顺”的翻译
风马牛
再来一条“顺”的翻译
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
《野草》英文译本序
“智识劳动者”万岁
“友邦惊诧”论
答中学生杂志社问
答北斗杂志社问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并Y及T来信)
关于翻译的通信(并J·K来信)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文,并附记)
伪自由书
前记
观斗
逃的辩护
崇实
电的利弊
航空救国三愿
不通两种
战略关系
赌咒
【通论的拆通】:官话而已
【因此引起的通论】:“最通的”文艺(王平陵)
【备考】:奇文共赏(周敬侪)
颂萧
【又招恼了大主笔】:萧伯纳究竟不凡(大晚报)
【也不佩服大主笔】:前文的案语
对于战争的祈祷
从讽刺到幽默
从幽默到正经
王道诗话
伸冤
曲的解放
文学上的折扣
迎头经
“光明所到……”
止哭文学
【备考】:提倡辣椒救国(王慈)
【硬要用辣椒止哭】:不要乱咬人(王慈)
【但到底是不行的】:这叫作愈出愈奇
“人话”
出卖灵魂的秘诀
文人无文
【备考】:恶癖(若谷)
【风凉话?】:第四种人(周木斋)
【乘凉】:两误一不同
最艺术的国家
现代史
推背图
《杀错了人》异议
【备考】:杀错了人(曹聚仁)
中国人的生命圈
内外
透底
【来信】:(祝秀侠)
【回信】
“以夷制夷”
【跳踉】:“以华制华”(李家作)
【摇摆】:过而能改(傅红蓼)
【只要几句】:案语
言论自由的界限
大观园的人才
文章与题目
新药
“多难之月”
不负责任的坦克车
从盛宣怀说到有理的压迫
王化
天上地下
保留
再谈保留
“有名无实”的反驳
不求甚解
后记
题记
南腔北调集
一九三二年
“非所计也”
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
我们不再受骗了
《竖琴》前记(文略,见第七卷本书。)
论“第三种人”
“连环图画”辩护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自选集》自序
《两地书》序言(文略,见第三卷本书。)
祝中俄文字之交
一九三三年
听说梦
论“赴难”和“逃难”
学生和玉佛
为了忘却的记念
谁的矛盾
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
《萧伯纳在上海》序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学匪”派考古学之一)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关于女人
真假堂吉诃德
《守常全集》题记
谈金圣叹
又论“第三种人”
“蜜蜂”与“蜜”
经验
谚语
大家降一级试试看
沙
给“文学社”信
关于翻译
《一个人的受难》序
祝《涛声》
上海的少女
上海的儿童
“论语一年”
小品文的危机
九一八
偶成
漫与
世故三昧
谣言世家
关于妇女解放
火
论翻印木刻
《木刻创作法》序
作文秘诀
捣鬼心传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总退却》序
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
前记
准风月谈
夜颂
推
二丑艺术
偶成
谈蝙蝠
“抄靶子”
“吃白相饭”
华德保粹优劣论
华德焚书异同论
我谈“堕民”
序的解放
别一个窃火者
知识过剩
诗和豫言
“推”的余谈
查旧帐
晨凉漫记
中国的奇想
豪语的折扣
踢
“中国文坛的悲观”
秋夜纪游
“揩油”
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为翻译辩护
爬和撞
各种捐班
四库全书珍本
新秋杂识
帮闲法发隐
登龙术拾遗
由聋而哑
新秋杂识(二)
男人的进化
同意和解释
文床秋梦
电影的教训
关于翻译(上)
关于翻译(下)
新秋杂识(三)
礼
打听印象
吃教
喝茶
禁用和自造
看变戏法
双十怀古
重三感旧
“感旧”以后(上)
【备考】:《庄子》与《文选》(施蛰存)
“感旧”以后(下)
黄祸
冲
“滑稽”例解
外国也有
扑空
【备考】:推荐者的立场(施蛰存)
【同上】:《扑空》正误(丰之余)
【同上】:突围(施蛰存)
答“兼示”
【备考】:致黎烈文先生书(施蛰存)
中国文与中国人
野兽训练法
反刍
归厚
难得糊涂
古书中寻活字汇
“商定”文豪
青年与老子
后记
花边文学
序言
未来的光荣
女人未必多说谎
批评家的批评家
漫骂
“京派”与“海派”
北人与南人
《如此广州》读后感
过年
运命
大小骗
“小童挡驾”
古人并不纯厚
法会和歌剧
洋服的没落
朋友
清明时节
小品文的生机
刀“式”辩
化名新法
读几本书
一思而行
推己及人
偶感
论秦理斋夫人事
“……”“□□□□”论补
谁在没落?
倒提
【附录】:论“花边文学”(林默)
玩具
零食
“此生或彼生”
正是时候
论重译
再论重译
“彻底”的底子
知了世界
算帐
水性
玩笑只当它玩笑(上)
【附录】:文公直给康伯度的信
【同上】:康伯度答文公直
玩笑只当它玩笑(下)
做文章
看书琐记(一)
看书琐记(二)
趋时和复古
安贫乐道法
奇怪(一)
奇怪(二)
迎神和咬人
看书琐记(三)
“大雪纷飞”
汉字和拉丁化
“莎士比亚”
商贾的批评
中秋二愿
考场三丑
又是“莎士比亚”
点句的难
奇怪(三)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下)
骂杀与捧杀
读书忌
且介亭杂文
序言
一九三四年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答国际文学社问
《草鞋脚》小引
论“旧形式的采用”
连环图画琐谈
儒术
《看图识字》
拿来主义
隔膜
《木刻纪程》小引
难行和不信
买《小学大全》记
韦素园墓记
忆韦素园君
忆刘半农君
答曹聚仁先生信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门外文谈
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
中国语文的新生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以眼还眼”
说“面子”
运命
脸谱臆测
随便翻翻
拿破仑与隋那
答《戏》周刊编者信
寄《戏》周刊编者信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关于新文字
病后杂谈
病后杂谈之余
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
《集外集》序(文略,见第三卷本书)
阿金
论俗人应避雅人
附记
且介亭杂文二集
序言
一九三五年
叶紫作《丰收》序
隐士
“招贴即扯”
书的还魂和赶造
漫谈“漫画”
漫画而又漫画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
“寻开心”
非有复译不可
论讽刺
从“别字”说开去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人生识字胡涂始
文人相轻
“京派”和“海派”
镰田诚一墓记
巷堂生意古今谈
不应该那么写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
什么是“讽刺”?
论人言可畏
再论文人相轻
《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
文坛三户
从帮忙到扯淡
《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
“题未定”草(一至三)
名人和名言
“靠天吃饭”
几乎无事的悲剧
“题未定”草(四)(拟写未就)
三论“文人相轻”
四论“文人相轻”
五论“文人相轻”——明术
“题未定”草(五)
论毛笔之类
逃名
六论“文人相轻”——二卖
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萧红作《生死场》序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
杂谈小品文
“题未定”草(六至九)
论新文字
《死魂灵百图》小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