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华侨

现代华侨

摘要: 出版频率有变化

年份: 1947~[?]

作者: 李世浩

出版: 现代华侨社[发行者]

页数: 223

出版地: 香港

出版周期:

格式:PDF


9册 全部加入购物车

1947年1卷3期

页数: 20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加强和扩大民主团结
论华侨资本与土地改革
傅作义与白崇禧
傅作义飞黄腾达史
美国顾问团的面目(南京通讯)
太平山传奇(香港特写)
蕉岭三圳的烟赌
厦门选灾
双斧齐下的中山政权
暹罗政变中的华侨
汕头新闻事业的末运
鼓楼诗话
生活职业恋爱及其他
太太的肚子大了以后
我好像害了一场肠热病
一条狗的追求
奇难杂症笔诊部
四方八面

1948年1卷7期

页数: 16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为华侨资本与国内工商业的出路而奋斗
揭穿南京政府对越南的阴谋
短评
斗争和团结
祝东南亚青年大会
荷印停战协定
马来宪法不民主(新加坡通讯)
福厦公路何时通
战后世界各国的土地改革(续)
厦门海关是走私司令部
御「匪」不足扰「民」有余(桂西通讯)
蓑翁降生记
鼓楼诗话
作者·编者·读者·
春节笔叙
一年之计在于春
被窝过年记
两头不到岸
这一年
六大愿望
新春谈希望
了解与误解(生活杂谈)

1948年1卷4期

页数: 20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是积极参加民主革命的时候了
为暹罗管制米粮事告侨胞书
内战趋势
向民盟领袖进一言
一年来美国援蒋亡华总清算
民变扩大中的惠阳
爪哇华侨活不了
商灾,人灾,政治灾(汕头通讯)
福州,并没有「福」
大埔近情
桂南的民变
化县近貌
如许如许之黄镇球
太平山传奇
鼓楼诗话
生活在车轮的暗影下
我悼念那被毁灭了的两代
憾事
吃礼
奇难杂症笔诊部

1948年1卷9期

页数: 16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打破美帝的扶日奴华计划
短评
抗议越南法军的暴行
从南京看战局
亚洲强盗又来了
香港纺织业的前途光明吗?
谁杀害了印尼华侨
读彭泽民先生「为华侨资本与国内工商业的出路而奋斗」后
第一夫人
t.v.宋「治绩」存照
战后世界各国的土地改革
春到梅城(梅县通讯)
中山人民的翻身
粮荒文化荒的汕头
蕉岭通讯

1948年1卷10期

页数: 18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请看「无耻之尤」的骗话
马来亚华侨不能忽视政治斗争
来件
论南京「国民大会」卖国害民的大阴谋
何应钦始末记
血染潮汕
饥饿·迫害·抗争
走私可以遏止吗?
菲律宾生意不好做
战后世界各国土地改革(续完)
华侨须知
从香港返梅县怎样走
华侨归国服兵役条例
请领出国护照新办法

1948年1卷5_06期

页数: 30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论民盟三中全会
三中全会紧急声明
中国民主同盟三中全会宣言
民盟三中全会群英谱
大会侧记
中国民主同盟简史
战后世界各国土地改革
论新民主主义的界说
从华侨立场看毛泽东先生文告
日本爬起来了!
鼓楼诗话
捞世界讲座
毛泽东的纸弹震动着京沪的人心(通讯)
饥寒交迫的福州城
甘居副席之李宗仁
江清的遭遇
清炖肘子
人云亦云
两个女人
华侨医务所

1947年1卷1期

页数: 47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刘伯承和宋子文
双十与华侨
新战场·新态势
侨汇与祖国
社会主义的欧洲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对抗
开放对日贸易与华侨问题笔谈
今后的和平·所谓亲苏(短评)
海外集
越南独立运动中的暗礁
香港侨商的愤怒
今日暹罗
胜利后侨胞的苦难
富良江上的乡情
马来亚的侨教
乡情集
风雨飘摇话八闽
秋写厦门
漫话潮汕
回忆福建人民政府
秘闻录
孙科外传
明争暗斗下的交通大学
闲话t.v.宋
文艺
归来(小说)
棉花(小说)
秋波
花边文学
独白
禁舞
香海猎奇
东方寓言
来函照登

1947年1卷2期

页数: 40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封面设计(归侨)
从中国民主同盟被封事件看时局
十月战局
东北,中原战局形势图
国币崩溃中的香港市场
在中国做生意没有出路
「从时局看物价涨风」笔谈
迅速抉择我们的道路
海外集
深圳缉私站被袭记(香港通讯)
暹罗风景画
反宪斗争在星洲
我从日本归来
乡情集
今日的汕头
西江来鸿
泪眼望乡邦(四邑通讯)
和宋子文算账(广州通讯)
福建众生相
寒流袭击着梅园(南京通讯)
海内外琐谈
死神翼下的梅县
秘闻录
关于张发奎的二三事
陈诚别传
文艺
老霍的故事
看戏
侨民记实(连续漫画)
由斗牛想起
踏入国门
奇难杂症笔诊部(华侨医务所)
四方八面
我向全世界控诉南京政府

1948年1卷8期

页数: 16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社论:战局·物价·故乡·
祗有与当地民族合作华侨才有出路
短评
支援国内民主运动
汉奸的死
斥「自由主义」运动
广州物价涨!涨!涨!
今非昔比的松口
韩江归侨痛陈受骗经过
「七十三种人物」在南洋(吉隆坡通讯)
水深火热中的旅菲华侨
张瑞贵到南路又如何
过河卒子胡适之
饥饿扑噬着广州缅侨
龙门新春即景
副刊
表现侨民生活的文艺问题
为华侨写作
写什么?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