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华侨志
年份: 1961
作者: 华侨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 华侨志编纂委员会
页数: 233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章 史地概况
--
第一节 地理概况
----
一、位置与面积
----
二、人口与种族
----
三、山系与河川
----
四、气候与资源
----
五、行政区域与沿革
----
六、主要都市与名胜
--
第二节 历史概要
----
一、上古时代
----
二、印度势力介入时期
----
三、回教传入时期
----
四、欧人介入时期
----
五、荷印殖民时期
----
六、民族独立运动
----
七、日本占领时期
----
八、宣布独立
----
九、由联邦至统一共和国
----
十、实施“有领导的民主”
第二章 华侨移殖简史
--
第一节 中古时代
----
一、汉代
----
二、晋代
----
三、唐代
--
第二节 近古时代
----
一、宋代
----
二、元代
----
三、明代
--
第三即 近世时代
----
一、清代移民政策及其影响
----
二、荷印统治时代
------
甲 东印度公司时期
------
乙 荷印政府时期
----
三、兰芳大统治共和国
----
四、清代末叶名人访间
--
第四节 现代
----
一、中华民国政府对华侨之措施
----
二、中日战争时期
----
三、日本占领印尼时期
----
四、印尼独立运动时期
----
五、印尼共和国时期
------
甲 华侨兴教设学发展经济
------
乙 忠奸不两立之华侨社会
------
丙 侨生返国升学
------
丁 印尼排华行动
第三章 华侨人口
--
第一节 华侨人口统计
--
第二节 华侨人口分布
第四章 华侨经济
--
第一节 华侨经济概况
----
一、华侨经济之特征
----
二、华侨对印尼经济开发之贡献
----
三、华侨经济发展之过程
--
第二节 华侨经济地位
----
一、华侨原是中间阶层
----
二、华侨投资数额估计
----
三、华侨职业分析
------
甲 工商业活动
------
乙 籍贯与业别
--
第三即 印尼独立后华侨经济情况
----
一、印尼财经政策
------
甲 外汇贸易措施
------
乙 所谓保护民族企业
------
丙 阿沙埃特排华运动
------
丁 限制外侨企业经营
------
戊 限制雇用外侨法
----
二、华侨企业横遭迫害
------
甲 军部接管反共华侨企业
------
乙 华侨企业畸形发展
------
丙 华侨金融事业兴衰
----
三、乡镇亚弄停止营业
----
四、西爪哇限制外侨经营工业
----
五、中华商会组织与解散
--
第四节 印尼与共匪间经济关系
----
一、共匪与印尼贸易协定
----
二、共匪对印尼经济攻势
--
第五节 华侨经济前途
第五章 印尼华侨文化教育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学校教育
----
一、私塾设立时期
----
二、学校草创时期
----
三、学校发达时期
----
四、华校分家时期
----
五、分家后之正义学校
----
六、华侨学校两次会议
----
七、学生会议之创举
----
八、华侨学校被监督及限制
----
九、正义侨校被接管
--
第三节 新闻事业
----
一、印尼报业之沿革
----
二、华侨报业之动态
----
三、壁垒分明之华文报纸
----
四、华文报纸之笔战
----
五、正义记者之联合
----
六、华文报被迫停刋
第六章 华侨社团组织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社会组织
--
第三节 社团动态与停闭经过
第七章 印尼华侨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日常生活
--
第三节 风俗礼仪
--
第四节 岁时节令
--
第五节 宗教信仰
--
第六节 社会活动
--
第七节 结论
第八章 华侨对当地与祖国之贡献
--
第一节 对当地之贡献
----
一、劳动力方面
----
二、生产事业部门
----
三、流通经济部门
----
四、其他各方面
--
第二节 对祖国之贡献
----
一、辛亥革命前后
----
二、讨袁护法至北伐完成时期
----
三、对日抗战时期
----
四、反共抗俄时期
--
五、其他
第九章 当地政府对华侨之待遇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印尼人割据时期
--
第三节 荷兰统治时期
----
一、两宗惨杀案
----
二、限制华侨居留
----
三、管制华侨学校
----
四、箝制华侨言论
----
五、驱逐华报记者
----
六、限制华侨选举
--
第四节 日军占领时期
----
一、封闭党部报馆
----
二、拘禁华侨领袖
----
三、惨杀反日华侨
--
第五节 印尼独立时期
----
一、三宗惨杀案
------
甲 泗水事件
------
乙 万隆事件
------
丙 文登事件
----
二、一般性之排华实况
------
甲 居留字强迫换发
------
乙 外侨税强迫征收
------
丙 行动严格管制
------
丁 外侨职业限制
------
戊 不顾币信华侨损失
------
已 接管正义侨校
----
三、特殊性之排华实况
------
甲 禁止反共报刋出版
------
乙 封闭国民党部
------
丙 禁止社团活动
------
丁 强夺华侨财产
------
戊 登记社团会员
------
己 拒绝来回签证
------
庚 拘禁华侨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