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水文地质学

普通水文地质学

年份: 1960

作者: (苏)奥弗琴尼科夫,А.М.著;张介涛,冯大彬译

出版: 北京:地质出版社

页数: 399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二版序言
-- 第一版序言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水文地质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水在自然界中的总循环
-- 地球上的水均衡
-- 流域
-- 各流域的水均衡
-- 水文气象作用和水文地质作用的周期性
第三章 地表的热的条件
-- 地球的热均衡
-- 影响地表热的因素
-- 土壤和岩石的热的性质
-- 地壳外层的温度波动
-- 地下水的温度
第四章 大气圈中的水
-- 大气圈的构造
-- 空气的湿度
-- 蒸发
-- 大气降水
-- 气团
第五章 气侯及其对水分布的意义
-- 气侯的基本类型
-- 苏联气侯的特点
第六章 地表面的水
-- 地表径流
-- 河流的分类
-- 流量过程线及确定河流地下水补给的方法
-- 关于水文计算的概念
第七章 地壳中的水
-- 地壳中水的分布
-- 岩石的孔隙度
-- 岩石的粒度成分
-- 岩石的含水量
-- 水在岩石中的形式
-- 岩石的水理性质
第八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 一般概念
-- 直线渗透定律(达西定律)
-- 岩石中的毛细现象
-- 渗透系数的确定
-- 地下水流向和流速的确定
第九章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 研究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任务
-- 水的结构
-- 水的物理性质
-- 水污染的标志
-- 水的硬度
-- 侵蚀性碳酸
-- 氢离子的深度
-- 水的总矿化度
第十章 水的化学成分的图解表示法及其分析资料的整理
-- 地下水的化学分析
-- 地下水的化学分类法
第十一章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
-- 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的主要过程
--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Д.И.门捷列夫周期表
-- 化学元素间的比例系数在研究地下水成分上的意义
-- 主要类型的地下水形成的特点
-- 改变地下水成分的作用
-- 岩石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法的特点
-- 第十二章 地下水的分类
第十三章 上层滞水
-- 上层滞水的形成条件
-- 土壤水
-- 沼泽水
-- 砂丘水
第十四章 潜水
-- 关于潜水的概念
-- 潜水的补给条件和动态
-- 潜水的分带
-- 潜水的基本类型
第十五章 自流水
-- 自流水的形成条件
-- 自流水的储量
-- 典型自流盆地的叙述
第十六章 裂隙水
-- 关于裂隙水的概念
-- 裂隙岩石的含水性
-- 地下水在裂隙岩石中的运动
-- 裂隙水的分类
-- 研究裂隙岩石的压水试验
第十七章 喀斯特水
-- 关于喀斯特和喀斯特水的概念
-- 喀斯特发育的条件
-- 水在喀斯特岩体中的运动
-- 喀斯特水的动态及化学成分的特点
第十八章 多年(“永久”)冻土区的地下水
-- 关于多年冻土的概念
-- 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基本类型
-- 冰椎
第十九章 矿水
-- 关于矿水的概念
-- 矿水分布的规律
-- 矿水的最主要类型
-- 矿水的引水工程
第二十章 地下水露头--泉流出的规律
-- 关于泉的概念
-- 泉的分类
-- 泉的动态
-- 泉的调查
第二十一章 水文地质调查的方法
-- 水文地质测绘的任务和内容
-- 水文地质图
-- 钻孔钻进中的水文地质观测
-- 群细的水文地质调查
-- 结语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