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师手册  水利类  上  第3篇  水文学

中国工程师手册 水利类 上 第3篇 水文学

年份: 1974

作者: 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编

页数: 144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A 水文学定义
第三篇 水文学
B 水循环
1.1 水之领域
1.2 水之循环
C 水文发展
1.3 发展简史
1.4 水文组织
2.1 成分
第二章 气象
A 大气
2.2 结构
2.3 活动
B 气温
2.4 气温作用
2.5 气温计量
2.6 有关名称
2.7 气温变化
C 湿度
2.8 湿度称谓
2.9 湿度量取
2.10 风之测计
D 气压与风
2.11 风系
2.12 特殊风
第三章 降水
A 概说
B 雨量观测
3.1 读记雨量计
3.2 自记雨量计
3.4 雨量计设置
C 雨之成因
3.3 雷达观测
3.5 第一问题
3.6 第二问题
3.7 第三问题
3.8 第四问题
D 成雨种类
3.9 对流雨
3.10 气旋雨
3.11 锋面雨
3.12 地形雨
E 记录整理
3.13 双累积曲线
3.14 站年
3.16 平均雨量
3.15 雨量内插补足
3.17 雨量面积延时曲线
F 雨量频率
3.18 频率计算
3.19 频率点绘位置
3.20 频率分析资料级序
G 雪
3.21 雪之特性
3.22 雪之量计
B 流域特性
4.1 形状
A 概说
第四章 流域
4.2 坡度
4.3 高程
C 河溪特性
4.4 河溪级序
4.5 河段长度
4.6 支流面积
4.7 排水密度
4.8 河溪坡度
5.2 水之功能
5.1 水之重要
A 概说
第五章 截留
B 水与植物
5.3 比输量
C 叶面截留
5.4 截留现象
5.5 截留性质
D 截留测计
E 露霜与雪
5.6 植物生产
5.7 雨量强度
F 截留特性
5.8 植物种类
G 洼畜
H 湖沼
5.9 湖沼成因
5.10 湖沼水文
5.11 湖水热量
第六章 蒸发
A 概说
B 水面蒸发
6.1 蒸发定义
6.2 气温关系
6.3 相对湿度效果
6.4 风速与蒸发
6.5 气压与蒸发
6.6 蒸发与水中溶解物
6.7 蒸发与水面形状
C 蒸发计器
6.8 蒸发皿
6.9 蒸发器
D 蒸发估算
6.10 蒸发公式法
6.12 热能法
6.11 水量法
E 地面蒸发
6.13 土壤中水份能量
6.14 土壤中水份含量
6.15 雪面蒸发
6.16 毛吸高度
6.17 覆盖地面
6.18 旱田蒸发
F 叶蒸
6.19 概说
6.20 土壤性质
6.21 植物机体
6.23 影响叶蒸因素
6.22 叶蒸动力
6.24 叶蒸观测
6.25 叶蒸比
G 耗用
6.26 影响因素
6.27 未来研究
第七章 入渗
A 概述
7.1 定义
7.2 入渗现象
7.4 土壤特性
7.3 雨之特性
B 入渗有关因素
7.5 土壤环境
7.6 地面覆盖
7.7 土壤含水量
7.8 其他有关入渗因素
C 入渗观测
7.9 入渗计法
7.10 分析历线法
7.11 入渗曲线
D 入渗与迳流
7.12 小流域入渗
7.13 大流域入渗
7.14 入渗指数
7.15 结论
第八章 迳流
A 概说
B 迳流
8.1 迳流现象
8.2 影响迳流因素
8.3 迳流估算
C 历线
8.4 历线论要
8.5 基流分离
8.6 单位历线理论
D 单位历线
8.7 单位历线制作
8.8 反弯历线
8.9 分配曲线
8.10 合成单位历线
E 迳流分布
8.11 地面流
8.12 集中流
F 迳流分析
8.13 流量延时曲线
8.14 流量累积曲线
9.1 读记水位计
A 水位
第九章 测计
9.2 自记水位计
B 流速
9.3 流速计
9.4 流速计之使用
C 水深
9.5 测取水深
D 流量
9.6 控制点
9.7 水文站
9.8 流量测取
9.9 影响记录正确之因素
9.10 流量计算
E 水位流量关系
9.11 属于流性本身者
9.12 属于外来因素者
9.13 水位流量关系校正
9.14 延伸率定曲线
F 洪流定迹
9.15 概说
9.16 洪流特性
9.17 普禄氏法
9.18 马奇干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