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

年份: 1947

作者: (美)第威特,(美)休格著;王检译

出版: 教育书店

页数: 432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编 战争到了美国
-- 一·日本袭击珍珠港
-- 二·美国受惊了
-- 三·德国宣战:轴心国对抗美国
-- 四·日本在亚洲的侵略
-- 五·美国反对日本
第二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 六·上次战争为什么并不消灭战争
-- 七·海军消灭和日本的黩武主义
-- 八·独裁者的兴起
-- 九·轴心国的神经战
第三编 轴心国威胁美洲
-- 十·希特勒征服欧洲
---- (1)对波兰实行闪击战
------ 分割波兰
------ 静坐战争
---- (2)侵略丹麦和挪威
------ 纳粹进犯
------ 英国反攻
------ 『劳苦,眼泪,和血汗』
---- (3)法国和荷兰的灭亡
------ 法国的虚弱
------ 纳粹的战略和战术
------ 荷兰和比利时的灭亡
------ 向英吉利海峡突破
------ 邓扣克的撤退
------ 法兰西之战
------ 意大利参战
------ 法国的投降
---- (4)不列颠之战
------ 喷火式飞机的胜利
------ 轰炸伦敦
------ 德国空军的败北
------ 继续轰炸英国
-- 十一·美国陷于危险中
---- 美国准备作战
------ 依兵役法实行总动员
-- 十二·轴心国采取攻势
---- (1)英国被围了
------ 美国的援助
------ 一九四一年的潜水艇战役
------ 更多的美国援助
---- (2)英国保护中东
------ 在非洲的意大利钳子
------ 魏菲尔击败格拉齐亚尼于利比亚
------ 爱西乌披亚的解放
------ 隆美尔进兵埃及
------ 保卫伊拉克
------ 在叙利亚的法国内战
------ 英军在利比亚前进和退却
------ 租借物资运到中东
---- (3)纳粹进犯巴尔干
------ 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
------ 墨索里尼在希腊战败
------ 巴尔干战役
------ 纳粹征服南斯拉夫
------ 纳粹征服希腊
------ 纳粹占领克利特岛
---- (4)德国进攻苏联
------ 苏联怎样准备防御
------ 苏芬战争
------ 德国为什么进犯苏联
------ 一九四一年纳粹进犯苏联
------ 向斯摩稜斯克疾进
------ 在乌克兰向南前进
------ 基辅之战
------ 向南进抵罗斯托夫
------ 向北进抵列宁格勒
------ 莫斯科之战
------ 勃利安斯克和维亚治马的包围
------ 向莫斯科前进
------ 攻击
-- 十三·美国——民主国的兵工厂:租借法案
-- 十四·美国保卫什么
---- 四大自由
------ 大西洋宪章
第四编 联合国采取守势
-- 十五·珍珠港事变后的轴心国和同盟国战略
-- 十六·联合国的产生
-- 十七·日本在太平洋上进攻
---- 日本包围东南亚
---- (l)香港、马来亚,新嘉坡、缅甸
------ 香港
------ 马来亚
------ 新嘉坡
------ 缅甸
---- (2)菲律宾群岛:巴丹和柯里几多;荷属东印度羣岛
---- 巴丹
------ 柯里几多
------ 荷属东印度群岛
------ 爪哇海战役
------ 荷属东印度群岛的陷落
------ 日人侵入西南太平洋
---- (3)关岛、威克岛、和中途岛
---- (4)美国海军采取战术的攻势
------ 袭击日本各岛
------ 第一次空袭东京
------ 珊瑚海之战
-- 十八·训练军队
---- 改组
------ 训练地上部队
------ 空军
------ 后勤部队
-- 十九·生产斗争
---- 防御计划
------ 工业的改变
------ 国内战线
------ 劳工
------ 军需品的容量
-- 二十·大西洋之战
---- 美国沿海岸的运输
------ 驶往苏联的租借物资护航队
------ 对德潜水艇战争
------ 一九三九年—一九四一年的海战
-- 二十一·旧世界予新世界以准备的时间
---- (1)一九四一—四二年的苏联反攻
------ 伤亡的估计
------ 供应列宁格勒
------ 莫斯科的喘息
------ 在克里米亚败北
------ 塞佛斯他波尔的陷落
------ 哈科夫下的捕鼠机
---- (2)隆美尔进入埃及
------ 隆美尔的第二次攻势
------ 在艾尔·阿拉明停住
------ 租借物资获得供应战的胜利
---- (3)一九四二年纳粹前进到高加索
------ 进抵服洛涅日
------ 侵入高加索
------ 疾趋史达林格勒
第五编 联合国挽回局势
-- 二十二·美国阻止日本
---- (1)中途岛之战
------ 太平洋战争中的距离和供应
---- (2)瓜达康纳尔和部拿
------ 在瓜达康纳尔登陆
------ 韩德生机场争夺战
------ 瓜达康纳尔岛的海战
------ 部拿—圣拿南大战役
---- (3)增援中国、缅甸、和印度
------ 滇缅路
------ 中缅印战区的空军
---- (4)阿留申羣岛
------ 阿图岛
------ 吉斯卡岛
-- 二十三·非洲的胜利
---- (1)艾尔·阿拉明之战
------ 战斗
------ 隆美尔的退却
---- (2)英美军在北非登陆
---- (3)卡萨布兰卡会议:无条件投降
---- (4)突尼西亚之战
------ 隆美尔的袭击
------ 同盟军的改组
------ 马雷斯防线之战
------ 到比塞大和突尼斯
-- 二十四·红军采取攻势
---- (1)史达林格勒之战
---- 纳粹的围困
---- 苏军在顿尼次盆地反攻
---- (2)一九四二—四三年的冬季战役
------ 肃清顿尼次盆地
------ 勒戈突出部的攻克
------ 第二次冬季反攻
---- (3)一九四三年的继续攻势
------ 库尔斯克—奥勒尔战斗
------ 纳粹退到聂伯河
------ 第三次冬季攻势
------ 基辅的收复
------ 克里米亚的孤立
第六编 粉碎轴心国
-- 二十五·联合国从团结得到力量
---- (1)魁北克会议和联合战略
---- (2)莫斯科会议和战后安全
------ 美国的核准
------ 慈悲和正义
---- (3)胜利的蓝印:开罗、德黑籣、邓巴顿橡树、和雅尔达
------ 邓巴顿橡树计划
------ 雅尔达会议
-- 二十六·意大利的解放
---- (1)西西里岛战役
------ 登陆战略
------ 美军前进
------ 纳粹退却
---- (2)意大利的投降
------ 军事的效果
------ 意大利为什么投降
------ 意大利政治的穷境
---- (3)进攻意大利
------ 在撒列诺登陆
------ 德军反攻失败
------ 那不勒斯和福查的攻克
------ 越过服尔透诺河
------ 攻过冬季防线
---- (4)格斯塔夫防线和安齐岛
------ 格斯塔夫防线
------ 卡西诺争夺战
------ 安齐乌滩头堡
-- 二十七·美军在太平洋前进
---- (1)攀登所罗门羣岛—新基尼的梯子
------ 新乔治亚战役
------ 波根维尔战役
------ 新基尼战役
------ 从萨拉木亚到马丹
------ 拉布尔失去作用
---- (2)海军优势
---- (3)中太平洋
------ 梅金和塔拉华
------ 瓜加林
---- (4)缅甸
------ 空降部队的进攻
------ 阿拉甘战役
------ 曼尼浦尔战役
------ 雷多路战役
-- 二十八·苏联的复原
---- 英美的援助
------ 红军攻势的铁路战略
------ 退到聂伯河外
------ 中央战线
------ 列宁格勒的解围
------ 从基辅以扇形出击
------ 在科尔森附近包围
------ 肃清聂伯河曲
------ 肃清乌克兰
------ 克里米亚的收复
------ 冬季攻势的结果
第七编 联合国的胜利
-- 二十九·对德空中攻势
---- 由英国的轰炸机开始攻击
------ 美国飞机增援
------ 联合的英美空中攻势
------ 德国空军力最的减少
------ 进攻前的袭击
------ 进攻前的战术上的轰炸
-- 三十·苏军的攻势
---- 击败芬兰退出战争
------ 战略和战术
------ 向波罗的海进攻
------ 向东普鲁士和华沙进攻
------ 巴尔干的崩溃
-- 三十一·战略上向日本前进
---- 第一次菲律宾海战
---- (1)塞班之战
---- (2)关岛的克复
---- (3)迫近菲律宾
---- (4)进攻日本的供应和工业
-- 三十二·在意大利的第一次攻击
---- 春季攻势
---- 罗马的解放
---- 同盟军进抵阿诺河
-- 三十三·大规模进攻
---- 在海外集合军队
---- (1)同盟军在诺曼第登陛
------ 空战
------ 夺得滩头堡
------ 飞弹攻击
------ V-2武器
---- (2)诺曼第之战
------ 瑟堡的攻陷
------ 康的陷落
------ 圣罗的攻陷
------ 美军的突破
------ 攻略布勒塔尼
------ 法兰—阿根坦袋形地
---- (3)进抵德国边界
------ 同盟军在法国南部登陆
------ 进抵贝尔福缺口
------ 巴黎的解放
------ 同盟军向德意志前进
-- 三十四·西线的胜利
---- 争夺各港口之战
---- (1)德国边界之战
------ 同盟国空降部队在恩霍汶和安痕着陆
------ 亚亨的攻陷
------ 肃清安特卫普港
------ 伦斯德特的亚尔丁攻势
------ 凸出部之战
---- (2)德意志之战
------ 西欧同盟国军队的战斗队形
------ 攻入科伦平原
------ 肃清萨尔和帕拉替内特
------ 越过来因河
------ 触发鲁尔隔机
------ 进入德意志
------ 同盟国军队的会合
------ 两线德军的瓦解和投降
---- (3)意大别境内的最后攻势
------ 意大利境内同盟军的战斗队形
------ 在意大利的德军崩溃
---- (4)德国空军和海军的末日
------ 西欧同盟国空军的战斗队形
------ 德国空军的毁灭
------ 同盟国空袭第三帝国
------ 德国海军的末日
-- 三十五·东线的胜利
---- (1)一九四四年的红军秋季攻势
------ 德国的军事形势
------ 苏联军队的战斗队形
------ 波罗的海和波兰战役
------ 匈牙利战役
---- (2)红军冬季大攻势
------ 波兰中部的猛攻
------ 最后进攻柏林的准备
------ 柏林之战
------ 德军的损失
-- 三十六·机破日本的内防线
---- (1)在缅甸和中国的战斗
------ 打通雷多路到昆明
------ 在缅甸的英军攻势
------ 一九四四年的日军在华攻势
------ 一九四五年的华军攻势
---- (2)克复菲律宾羣岛
------ 进攻帕劳羣岛
------ 进攻前的空袭和舰队作战
------ 进攻雷伊泰岛
------ 菲律宾羣岛外的海战
------ 苏里加峨峡之战
------ 撤马外之战
------ 恩加诺角外之战
------ 雷伊泰岛上战役
------ 进攻民多罗
------ 进攻吕宋
------ 吕宋战役中的战斗队形
------ 向马尼拉前进
------ 肃清马尼拉区
------ 释放吕宋岛上的美菲俘虏
------ 吕宋中部的战斗
------ 肃清吕宋南部
------ 吕宋北部的战斗
------ 佔领各小岛
------ 进攻民答那峨岛
------ 绕过日军
------ 进攻婆罗洲
---- (3)伊和·杰马的征服
------ 进攻前的砲轰
------ 第五海军陆战队两栖兵团的战斗队形
------ 攻克苏立巴契山
------ 攻克飞机场
---- (4)征服奥基那瓦
------ 对利乌基乌的初步进攻
------ 美国第十军的战斗队形
------ 北奥基那瓦的登陆和占领
------ 奥基邪瓦岛外的海空战
------ 肃清奥基那瓦南部
---- (5)海空军攻击日本
------ 新舰队基地
------ 一九四五年加速空战
------ 美国太平洋航空队的组织
------ 第二十轰炸机司令部的作战
------ 第二十一轰炸机司令部的作战
------ 航舰飞机和战斗机的袭击
------ 围攻日本
------ 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一日—八月十四日的航舰飞机袭击
------ 远东航空队的作战
------ 战略航空队的作战
------ 舰队轰击日本
-- 三十七·日本的崩溃
---- 一九四五年的日本军事形势
---- (1)对日心理战争
------ 日本宣传政策的缺点
------ 第二十航空队的警告计划
------ 波次坦最后通牒
---- (2)原子炸弹袭击日本
------ 原子炸弹的发展
------ 袭击广岛
------ 袭击长崎
---- (3)苏联对日宣传
------ 苏联宣战的背景
------ 苏联宣战
------ 苏联远东军的战斗队形
------ 进攻满洲和朝鲜
------ 进攻日本的库页岛
---- (4)日本的投降
------ 日本的投降请求
------ 同盟国的答复
------ 日本的接受
------ 同盟国关于投降的训令
------ 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