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  第2册

医学衷中参西录 第2册

年份: 1957

作者: 张锡纯著;河北卫生工作者协会审订

出版: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页数: 420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卷(第五期)
-- 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原非难事
-- 人身神明诠
-- 元气诠
-- 大气诠
-- 论人身君火相火有先后天之分
-- 脑气筋辨(脑气筋亦名脑髓神经)
-- 三焦考
-- 少阳为游部论
-- 左傅盲之上膏之下解及病在膏盲之治法
-- 答人问膜原
-- 答人问泌尿道路
-- 答方寄齐问黄庭经后有幽阙前有命门
-- 答刘希文问外肾与睾丸与何脏有密切之关系
-- 答人问胞室子宫气海儿枕
-- 答陈董尘疑内经十二经有名无质
-- 报驳左肝右脾解者书
-- 深研肝左脾右之理
-- 续申左肝右脾之研究
-- 论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
-- 医学宜参看丹经论
-- 论哲学与医学之关系
第二卷
-- 石膏生用直同金丹?用即同?毒说
-- 石膏治病无分南北论
-- 论三七有殊异之功能
-- 羚羊角辨(附羚羊角代替方)
-- 甘露清毒饮
-- 论马钱子为健胃妙药
-- 论龙骨不可?用之理
-- ?虫辨
-- 论鸡内金为治女子干血劳要药
-- 答人疑洗髓丹中轻粉红粉性过猛烈
-- 读高思潜氏野苋菜根对于霍乱之功效书后
-- 读卢育和氏葵能治疟述书后
-- 冬葵子辨
-- 论赤石脂?用之可疑
-- 辨伤寒论方中所用之赤小豆是谷中小豆非相思子
-- 论白虎汤中粳米不可误用糯米
-- 麦奴麦角辨
-- 小茴香辨
-- 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 答朱静恒问药三则
-- 牛肉反红荆之目睹
-- 甘草反?鱼之质疑
-- 论中西之药原宜相助为理
-- 论西药不尽宜于中人
-- 复李祝华书
-- 复竹芷熙书
-- 论鳖甲龟板不可用于虚弱之证
-- 论萆薢为治失溺要药不可用之治淋
-- 论沙参为治肺劳要药
第三卷
-- 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
-- 论脑充血证可预防及其证误名中风之由(附健?汤)
-- 论脑贫血洽法(附脑髓空治法)
-- 论脑贫血痿废治法答内政部长杨阶三先生
-- 干颓汤
-- 补脑振痿汤
-- 论心病治法
-- 论肺病治法(附清金二妙丹三妙丹)
-- 治肺病便方
-- 论肺劳喘嗽治法
-- 读章太炎氏论肺病治法书后
-- 总论喘证治法
-- 论李东垣补中益气汤所治之喘证
-- 论胃病喳膈(即胃癌)治法及反胃治法(附变胃化瘀丸)
-- 论胃气不降治法
-- 答刘希文问肝与脾之关系及肝病善作疼之理(附肝脾双理丸)
-- 论肝病治法(附和肝丸)
-- 论肾弱不能作强治法
-- 论治梦遗法
第四卷
-- 论目疾由于脑充血者治法
-- 论目疾由于伏气化热者治法
-- 答郭炳恒问小儿耳聋口哑治法
-- 论鼻渊治法
-- 自述治愈牙疼之经过
-- 论喉证治法
-- 详论咽喉证治法
-- 阅刘华封氏烂喉痧证治辨异书后
-- 论结胸治法
-- 论肠结治法
-- 论肢体痿废之原因及治法(附起痿汤养脑利肢汤)
-- 论四肢疼痛其病因凉热各异之治法
-- 答余姚周树堂为母问疼风证治法
-- 论肢体受寒疼痛可熨以坎离砂及坎离砂制法
-- 答宗弟相臣问右臂疼治法
-- 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王勋臣补阳还五汤
-- 答徐韵英问腹疼治法
-- 论腰疼治法
-- 答黄雨岩问接骨方幷论及接筋方
第五卷
-- 论伤寒脉紧及用麻黄汤之变通法
-- 论大青龙汤中之麻黄当以薄荷代之
-- 用小青龙汤治外感痰喘之经过及变通之法
-- 论白虎汤及白虎加人参汤之用法
-- 论大承气汤厚朴分量似差及变通法
-- 伤寒论大承气汤病脉迟之研究及脉不迟转数者之变通下法
-- 答徐韵英阳旦汤之商榷
-- 论伤寒论大柴胡汤原当有大黄无枳实
-- 论少阴伤寒病有寒有热之原因及无论凉热脉皆微细之原因
-- 伤寒论少阴篇桃花汤是治少阴寒痢非治少阴热痢解
-- 答人问伤寒论以六经分篇未言手经足经及后世论温病者言入手经不入足经且谓温病不宜发汗之义
-- 温病之治法群于伤寒论解
-- 伤寒论中有治温病初得方用时宜稍变通说
-- 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治法
-- 伤寒风温始终皆宜汗解说
-- 答徐韵英读伤寒论质疑四则
-- 答王景文问神州医药学报何以用真武汤治其热日夜无休止立效
-- 论吴又可达原饮不可以治温病
-- 论吴氏温病条辨二甲复脉三甲复脉二汤
-- 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及冬不藏精春必温病治法
-- 论伏气化热未显然成温病者之治法
-- 详论猩红热治法
-- 论天水散(即六一散)治中暑宜于南方北方用之宜稍变通
-- 论伏暑成疟治法
第六卷
-- 论黄疸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证幷详治法
-- 徐伯英论审定硝石矾石散
-- 论痢证治法(附开胃资生丹)
-- 论霍乱治法
-- 论鼠疫之原因及治法(附坎离互根汤)
第七卷
-- 答台湾严坤荣代友问痰饮治法
-- 答张汝伟问其令尊咳嗽治法
-- 答张汝伟服药有效致谢书
-- 论水臌气臌治法(附表里分消汤)
-- 论血臌治法
-- 论吐血衄血之原因及治法
-- 论治吐血衄血不可但用凉药及药炭强止其血
-- 论吐血衄血证间有因寒者
-- 论冲气上冲之病因病狀病脉及治法
-- 论火不归原治法
-- 虚劳温病皆忌橘红说
-- 论治疔宜重用大黄(附大黄扫毒汤)
-- 论治癞
-- 驳方书贵阳抑阴论
-- 治虚劳证宜慎防汗脱说
-- 答翁义芳问呃逆气郁治法
-- 论治痫疯(附愈痫丸息神丸)
-- 论癫狂失心之原因及治法
-- 论革脉之形狀及治法
-- 答人问铁汁与四物汤补血之比较
-- 答人问四物汤能补血中血球及明水之理
-- 论女子症瘕治法(附化瘀通经散)
-- 论带证治法(附治带证便方)
-- 论血崩治法
-- 论治女子血崩有两种特效药
-- 论妇人不妊治法
-- 论治妇人流产
-- 论难产治法
-- 答鲍槎法问女子阴挺治法
-- 论室女干病治法
-- 论小儿痉病治法
-- 答胡天宗问小儿暑天水泻及由泻变痢由疟转痢之治法
-- 论脾风治法
-- 治幼年温热证宜预防其出痧疹
-- 论治疯犬伤方
-- 解触电气
-- 附录 外伤甚重救急方
第八卷
-- 致陆晋生书
-- 复宗弟相臣书
-- 复传鹤皋书
-- 复宾仙园书
-- 复胡剑华书
-- 复王肖舫问内经注疏何家最善书
-- 复相臣哲嗣毅武书
-- 复冉雪峰问创建医学堂规则书
-- 宗弟相臣来函
-- 相臣哲嗣毅武来函
-- 孙香荪来函
-- 马秀三来函
-- 萧介青来函
-- 周禹锡来函
-- 张让轩来函
-- 章叔和来函
-- 卢月潭来函
-- 董寿山来函
-- 阁兆元来函
-- 杨鸿恩来函
-- 万泽东来函
-- 宾仙园来函
-- 蔡维望来函
-- 李品三来函
-- 李曰纶来函
-- 刁织冲来函
-- 高砚樵来函
-- 刘惠民来函
-- 赵利庭来函
-- 吴宏鼎来函
-- 王锡光来函
-- 仲晓秋来函
医话拾零(第八期)
-- 诊余随笔
-- 胡莱菔英能解砒石毒
-- 麦苗善治黄疸
-- 答受业高崇勋质疑
-- 答受业林世铭质疑
-- 答汪景文质疑
-- 答葛介人相质一则(论隐曲)
-- 答柴德新疑问
-- 答刘希文问七伤
-- 答胡剑华疑问二则
-- 答徐韵英疑问
-- 诊余随笔
-- 答王肖舫质疑
-- 答沈仲圭问学医当读何书为要
-- 答周小农问鱼肚
-- 复汪景文书
-- 答金履陛问治吐血后咳嗽法
-- 答吴自雄问病
-- 答高甘棠问病三则
-- 答王肖舫问小儿走马牙疳
-- 答徐庄君问其夫人荡漾病治法
-- 答月影女士问疼经治法
-- 答诸暨孟兴朕疑问二则
-- 答刘希文问湿温治法之理由
-- 答王兰远问时方生化汤
-- 答陈士成问异症治法
-- 答庞履廷问大便脱肛治法
-- 答章景和君代友问病案治法
-- 答章韶君问腹内动气症气症治法
-- 答任伯和问治蛇咬法
-- 答黄雨岩问创伤及跌打损伤外敷内服止疼化瘀方
-- 答任伯和问治顽癣法及足底痒治法
-- 答任伯和问喉症治法
-- 答胡剑华问拔漏管方
-- 答萧介青书
第一集三三医书评(答三三医报社长裘吉生函)
-- 温热逢源第一种评
-- 医事启源第二种评
-- 医阶辩症第五种评
-- 医病简要第四种评
-- 医经秘旨第三种评
-- 喉科秘诀第六种评
-- 瘀科全书第七种评
-- 时行伏阴刍言第八种评
-- 村居救急方第九种评
-- 殴蛊燃犀录第十种评
-- 外科方外奇方第十一种评
-- 咳论经旨第十二种评
-- 临证经验舌法第十三种评
-- 沈氏经验方第十四种评
-- 痧疫指迷第十五种评
-- 灵兰要览第十六种评
-- 凌临灵方第十七种评
-- 旧德堂医案第十九种评
-- 内经辩言第二十种评
-- 推篷悟话第十八种评
-- 诊脉三十二辩第二十一种评
-- 专治麻疹初编第二十二种评
-- 产科心法第二十三种评
-- 本草衍句第二十四种评
-- 先哲医话第二十五种评
-- 陈氏幼科秘诀第二十六种评
-- 医源第二十九种评
-- 马培之医案第三十种评
-- 备急灸法第二十八种评
-- 秋疟指南第二十七种评
-- 本事方集第三十一种评
-- 曹仁伯医案第三十二种评
-- 南医别鉴第三十三种评
-- 临症随笔
-- 治愈笔记
-- 临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