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义考试指南
摘要: 讲解三民主义、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建国大纲、五权宪法、不平等条约等
年份: 民国二十四年[1935]
作者: 周郁年,何恒编
出版: 大达图书供应社
页数: 308
出版地:
中图分类: D693.74
拼音题名:
载体形态: 1册
格式:PDF
第1卷
页数: 120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a 总论
1 什么是主义
2 什么是三民主义
3 三民主义的性质如何
4 三民主义的背景如何
5 三民主义的连环性如何
b 民族主义
1 什么是民族主义
2 民族和国家如何区别
3 民族的起源是怎样的
4 为什么要提倡民族主义
5 中国人口究有多少
6 政治力和经济力与民族的兴亡有什么关系
7 中国现在的实际地位是什么
8 为什么中国的海关都在外人掌握之中
9 保护税法的用意是怎样的
10 中国人为什么爱穿洋布
11 试略述中国所受列强的经济压迫
12 中国所受列强经济压迫之统计是怎样的
13 什么是中国民族前途的危机
14 世界主义的思想与实际是怎样的
15 什么是中国民族的渊源
16 恢复民族主义有何效用
17 什么是帝国主义及其所生之结果
18 什么是欧战的评价
19 俄国革命的动机是怎样的
20 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有什么关系
21 为什么中国人是世界中最爱和平的人
22 怎样去恢复吾国民族的精神
23 什么是中国民族所受的政治压迫
24 什么是中国民族所受经济上之压迫
25 什么是中国民族所受人口的祸害
26 中国人除民族团体外有没有其他团体
27 用什么方法去恢复民族主义
28 为什么中国人恢复民族主义较外人为容易
29 抵抗外国的方法有几种
30 中国为什么从前是世界中头一强国而今反不如殖民地
31 什么是恢复民族精神的先决问题
32 什么是中国固有的道德
33 为什么要恢复中国固有的忠孝
34 为什么要实行中国固有的仁爱
35 为什么要保存中国固有的信义
36 为什么要光大中国酷爱的和平
37 什么是中国固有的智识为什么要使他恢复
38 什么是中国固有的能力为什么要使他恢复
39 要怎样去学外国之所长
c 民权主义
1 什么是民权的定义
2 民权有什么作用
3 就历史上观察中国政治是否适用民权
4 孔孟对于民权的见解是怎样的
5 为什么中国有提倡民权的必要
6 民权和自由有什么关系
7 自由之用不得其所的流弊是怎样的
8 从何处证明中国人自古有充分的自由
9 中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有什么关系
10 自由这个名词现在要怎样去应用
11 天生人究竟是否赋予平等的特权
12 什么是不平等
13 什么是假平等
14 什么是真平等
15 美国离英独立后为什么民权不能达到充分的目的
16 美国遮化臣派对于民权的见解是怎样的
17 美国哈美尔顿对于民权的见解是怎样的
18 美国实行联邦的经过是怎样的
19 法国第一次运用充分的民权结果是怎样的
20 法国当时民权的障碍为什么不由君权发生而由于主张民权者所自招
21 民权思想导源于德国何以其结果反不及法国
22 俾士麦用什么手段防止民权
23 欧美民权在历史上受过几次障碍
24 世界民权顶发达的国家里人民所得到的民权究有多少
25 人民独裁政体较代议政体何者为优
26 中国国民党所主张的民权是怎样的
27 先总理新发明人类的分别有几种
28 先知先觉是何种人
29 后知后觉是何种人
30 不知不觉是何种人
31 为什么造成世界的进步三种人缺一不可
32 君主与民主时代的权和能是怎样的区别
33 人民对于政府要有怎样的态度国家才有进步
34 政府是什么
35 行政机器和制造机器有什么分别
36 用什么比喻去使权和能分别清楚
37 人民管理政府为什么要同工程师管理机器一样
38 什么是政权和治权
39 中国有了强有力的政府后为什么不怕政府的力量太大不能够管理
40 什么是人民的四权
41 什么是政府的五权
d 民生主义
1 民生二字是何意
2 民生问题如何发生
3 先总理为何拿民生这个名词来代替社会主义
4 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究竟有何分别
5 民生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范围有什么关系及其命名的意义何在
6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如何与社会进化的定律不符
7 减少工作时间何以反能增加生产
8 马克思剩余价值说之三个条件是否合理
9 马克思以为资本家先消灭商人才能消灭何以与事实不符
10 有了好生产和大资本工业便可以发展吗
11 国民党对民生主义定什么办法
12 世界对于解决社会问题的主张是怎样的
13 共产主义和民生主义究有什么分别
14 什么叫做大贫与小贫
15 欧美经济潮流侵入我国所受的影响是什么
16 地价增涨的原因何在
17 用什么方法去平均地权
18 地价定后之继续涨高如何处置
19 实行地价税有什么利益
20 什么是照价抽税或收买时的重要事件
21 要解决中国民生问题单靠节制资本就能一劳永逸吗
22 怎样去创造国家资本
23 中国人不够吃饭的原因何在
24 什么是人类四种重要粮食
25 什么是第一个增加生产的方法
26 什么是第二个增加生产的方法
27 什么是第三个增加生产的方法
28 什么是第四个增加生产的方法
29 什么是第五个增加生产的方法
30 什么是第六个增加生产的方法
31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运输粮食问题
32 什么是第七个增加生产的方法
33 粮食分配为什么是解决吃饭问题所当注意的
34 怎样能使中国的粮食充足
35 民生的需要是否衣食住三种
36 吃饭问题怎样才算真解决
37 什么是制衣之原料
38 中国最初的大宗出口货是什么
39 中国的丝业何以一落千丈
40 怎样去改良丝业
41 怎样去改良麻工业
42 怎样去振兴棉么业
43 要保护工业为什么要仿效欧美的保护政策
44 怎样去振兴毛工业
45 什么是穿衣的几种作用
46 为什么要建筑大规模的制衣厂
第2卷
页数: 40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a 总论
1 什么叫做孙文学说
2 孙文学说之动机如何
3 怎样可以打破「知易行难」之迷信
4 孙文学说之内容如何
b 以饮食为证
1 何以饮食能证明行易知难
2 饮食与人生之关系如何
3 人类既不能全知饮食各种问题何以能运用而趋进化
c 以用钱为证
1 何以用钱能证明行易知难
2 金钱之起源如何
3 金钱有什么功用
4 交易如何发生
5 试缕述金钱之沿革
6 约契有什么功用
7 英国不兑现之情形若何
8 古代知钱之为用者何人
9 时代进化于生活之影响如何
10 时代进化于金钱之变迁如何
11 开港通商以后我国之商业何以立见失败
12 工业革命于社会有何影响
13 俾斯麦克何以有近代桑弘羊之称
14 万能者究为何物
d 以作文为证
1 何以作文能证明行易知难
2 文法与文理有何区别
3 中国文字何以不可废弃
4 中国文法何以有推行之必要
e 以七事为证
1 何以造屋能证明行易知难
2 何以造船能证明行易知难
3 何以筑城能证明行易知难
4 何以开河能证明行易知难
5 如何从电学上去证明行易知
6 如何从化学物理上去证明行易知难
7 如何从进化去证明行易知难
f 知行总论
1 世界人类进化可分为几时期
2 欧美何以得有今日突飞之进步
3 什么是中国积弱不振之主因
4 三系人相需为用其效力如何
5 建设一世界最文明进步之中国是否难事
g 能知必能行
1 为什么要先求知而后从事
2 革命进行之程序如何
3 军政时期如何进行
4 训政时期如何进行
5 宪政时期如何进行
h 不知亦能行
1 行其所不知何以为人类进化必经之阶级
2 什么是现在救国之急务
3 什么是现在图富强之急务
4 我国于何时方能实行普及教育
i 有志竟成
1 首次革命失败之情形如何
2 二次革命失败之情形如何
3 三次革命失败之情形如何
4 四次革命失败之情形如何
5 五次革命失败之情形如何
6 六次革命失败之情形如何
7 七次革命失败之情形如何
8 八次革命失败之情形如何
9 九次革命失败之情形如何
10 十次革命失败之情形如何
第3卷
页数: 48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a 总论
1 什么叫做实业计画
2 实业计画与民生主义有什么关系
3 为什么中国实业要国际共同发展
4 怎样使实业计画进行顺利
5 开发中国实须从几方面进行
6 六大计画之目的如何
b 第一计画
1 开发北部富源共分几部
2 什么叫做北方大港及其建筑之利益
3 什么是实业计画的四个原则
4 怎样去建设西北铁路
5 怎样去开发浚北部河流
6 怎样去开发直隶山西之煤铁
7 怎样去施行新疆蒙古之殖民
8 制铁炼钢何以为实行实业计画之急务
c 第二计画
1 发展中部实业共分几部
2 怎样去建设东方大港
3 怎样使上海成为世界大商港
4 治理长江水道及河岸当分几段
5 怎样去整治扬子江
6 怎样去治理黄浦江合流至江阴一段河流
7 怎样去治理江阴至芜湖一段河流
8 怎样去治理芜湖至东流一段河流
9 怎样去治理东流至武穴一段河流
10 怎样去治理武穴至汉口一段河流
11 内河商埠应建设者共有几处
12 怎样去建设镇江
13 怎样去建设南京
14 怎样去建设浦江
15 怎样去建设芜湖
16 怎样去建设安庆及其南岸
17 怎样去建设鄱阳港
18 怎样去建设武汉
19 改良长江水路与运河之步骤可分几段
20 怎样去改造北运河
21 怎样去治淮
22 怎样去改良江南水路系统
23 怎样去改良鄱阳江水路系统
24 怎样去改良汉水
25 怎样去改良洞庭水路系统
26 怎样去改良扬子江上游之水道
27 士敏土厂与实业计画的关系如何
d 第三计画
1 发展南方实业可分几部
2 什么是南方大港的要点及地点
3 改良广州水路系统从何著手
4 怎样去改良广州河㲼
5 怎样去改良西江
6 怎样去改良北江
7 怎样去改良东江
8 为什么要建设西南铁路
9 西南铁路系统可分几路
10 怎样去建设沿海商埠与渔业港
11 什么是四个二等海港
12 什么是九个三等海港
13 什么是十五个渔业港
14 为什么要创立造船厂
e 第四计画
1 为什么要建筑十万英里铁路
2 十万英里之铁路怎样分配
3 怎样去计画中央铁路系统
4 怎样去计画东南铁路系统
5 怎样去计画东北铁路系统
6 怎样去计画西北铁路系统
7 怎样去计画高原铁路系统
8 机关车客货车制造厂与铁路之关系如何
f 第五计画
1 第五计画之目的如何
2 救济现在中国平民生活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3 什么是人类最需要的工业
4 怎样去发展粮食工业
5 怎样去发展衣服工业
6 怎样去发展居室工业
7 怎样去发展行动工业
8 怎样去发展印刷工业
g 第六计画
1 第六计画之目的如何
2 开采各种矿产的步骤如何
3 什么是铁矿之产地及其采取之方法
4 什么是煤矿之产地及其采取之方法
5 什么是油矿之产地及其采取之方法
6 什么是铜矿之产地及其采取之方法
7 什么是特种矿及其经济的开采法
8 怎样去制造矿业机器
9 怎样去建立治矿厂
h 结论
1 中国对于实业计画之施行有何利益
2 世界对于六大计画之实行有何影响
第4卷
页数: 32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a 总论
1 民权初步如何产生
2 民权初步之大纲如何
b 结会
1 集会大纲共分几章
2 什么是会议之定义与规则
3 会议之种类有几如何区别
4 三种会议之组织及召集之通式如何
5 开会时应有之秩序如何
6 开会时应有之手续如何
7 永久社会成立应有之手续如何
8 什么叫做无人当选及大多数与较多数之区别
9 议事时应有之秩序如何
10 什么是主席之职务
11 什么是会长之义务
12 什么是会长之权利
13 什么是会员之义务与权利
14 什么是副会长与书记之义务与权利
c 动议
1 什么叫做动议
2 动议的大纲共分几章
3 什么是会场议事应有之手续
4 什么是动议及表决时应有之步骤
5 发动议与收回动议当于何时行之
6 什么叫做附和动议可否省略
7 什么叫做分开与对等动议
8 什么叫做地位何时可以讨论
9 讨论之定义及其秩序如何
10 什么是讨论时应注意之点
11 如何处置竞争地位
12 逊让地位是否可以连续发言
13 为什么要发生停止讨论之动议
14 什么叫做用声及合法的表决
15 什么是主席的特别权利
16 为什么要有复议的表决
17 复议动议有什么效力
18 何时何人始可提出复议动议
19 什么叫做得胜方面
20 那几种是不能复议之议案
21 复议与取消动议有什么区别
d 修正案
1 什么叫做修正案及其内容
2 修正的性质如何
3 什么是修正案之限制与效力
4 什么叫做修正案之修正案
5 怎样修正不字为什么不许加入或删去
6 什么叫做代替及例外事件
7 什么叫做款项与时间的空白
8 那几种是不受修正的动议
e 动议之顺序
1 动议顺序之内容共分几章
2 什么是顺序的定义
3 独立动议与附属动议有什么不同
4 什么是七种附属动议及其顺序等级
5 什么是散会搁置延期停止讨论付委修正与无期延期各种动议的目的
6 什么叫做散会动议
7 什么叫做搁置动议
8 什么做延期动议
9 什么叫做无期延期之动议
10 什么叫做付委动议
11 什么是报告之性质与权限及其方法
f 权宜及秩序问题
1 什么叫做权宜问题
2 怎样判决权宜问题
3 什么叫做秩序问题
4 什么是权宜秩序问题的效力
5 什么叫做申诉
6 主席怎样去对付同票数的申诉表决
7 权宜和秩序问题在附属动议中之顺序如何
8 在独立运动中除权宜秩序问题外他种事件之顺序如何
第5卷
页数: 12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1 建国大纲共有几条
2 施行建国大纲后之效果如何
3 国民政府所依据以为建国之基础者为何
4 什么是建设之首要
5 什么是建设之第二目标
6 什么是建设之第三目标
7 建设程序共分几期
8 什么是军政时期之宗旨与工作
9 军政时期何时始行停止
10 什么是训政时期之宗旨与工作
11 完全自治之县国民应有何种民权
12 怎样去规定及征收地价
13 为什么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等应归诸公有
14 怎样去兴办天然之富源与大规模之工商事业
15 各县对于中央政府之负担怎样规定
16 地方自治政府成立后怎样进行参与中央政事
17 怎样去铨定中央与地方之候选及任命官员之资格
18 国民代表会在一省所有之县皆遵完全自治时应负何种责任
19 怎样区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权限
20 县省与中央之关系如何
21 什么是宪政时期之宗旨与工作
22 行政院之各部如何
23 在宪法未颁布以前各院院长如何任免
24 怎样订立宪法草案
25 何时宪法可以正式成立而颁布
26 宪法颁布后中央治权如何
27 建国之大功于何时始能完成
第6卷
页数: 18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1 什么叫做宪法
2 宪法发源于何国
3 三权分立之说创自何人
4 什么叫做立法权司法权及行政权
5 三权宪法的权限如何画分
6 中国专制时代之政权如何区分
7 什么叫做五权宪法
8 制定五权宪法之顺序如何
9 什么叫做直接和间接民权
10 试述考试权之历史
11 为什么考试权必须独立
12 试述监察权之历史
13 政权与治权共有几种
14 选举权可分几种
15 选举之利弊何在
16 什么叫做罢免权共有几种
17 罢免权之利弊何在
18 什么叫做创制权共有几种
19 创制权之利弊何在
20 什么叫做复决权共有几种
21 复决权之利弊何在
22 立法院之组织与职权如何
23 行政院之组织与职权如何
24 司法院之组织与职权如何
25 监察院之组织与职权如何
26 什么叫做弹劾与审计权
27 考试院之组织与职权如何
第7卷
页数: 20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1 什么叫做不平等条约
2 南京条约怎样订立
3 澳门条约怎样订立
4 五口通商章程怎样订立
5 黄浦条约怎样订立
6 什么叫做退还舟山条约
7 广东条约怎样订立
8 宁远条约怎样订立
9 爱珲条约怎样订立
10 什么是英法联军之役订立的条约
11 什么叫做天津续约
12 一八六一年之德约怎样签定
13 长江通商收税章程怎样签定
14 怎样订立陆路通商章程
15 中葡条约何时订立
16 中丹条约何时订立
17 中荷条约何时订立
18 中比条约何时订立
19 中意条约何时订立
20 中奥条约何时订立
21 中秘条约何时订立
22 什么叫做烟台条约
23 中巴条约何时订立
24 缅甸条约何时订立
25 藏印条约何时订立
26 马关条约何时订立
27 中法续约何时订立
28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何时订立
29 中英续议缅甸条约何时订立
30 中俄租借旅大条约及续约何时订立
31 威海威海卫租于何国何时
32 怎样订立中德北京条约
33 中法广州湾租约如何订立
34 怎样订立中墨条约
35 怎样订立辛丑和约
36 中日新约何时订立
37 何时订立中瑞条约
38 何时订立中韩界务条约
39 怎样订立六国借款合同
40 怎样签定二十一条条约
第8卷
页数: 18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a 党的组织与党治机关
1 中国国民党奋斗之经过如何
2 中国民党之系统怎样组织
3 什么是党之权力机关
4 什么是党之执行机关
5 什么是党政之执行机关
6 什么是党政之分治机关
7 什么是党政之自治机关
8 什么是党政之监察机关
b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 为什么立宪派之主张不能解决国是
2 本党为什么不赞成联省自治
3 为什么商人政府不能代表民众利益
4 什么是民族主义两方面的意义
5 民权主义为什么与天赋人权殊科
6 什么是民生主义之原则
7 本党对于不平等条约取何种态度
8 本党对于外债取何种态度
9 本党对于中央与地方权限怎样画分
10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之内容如何
c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 国民革命为什么必须打倒帝国主义
2 民族主义与国际革命有什么区别
3 英法两国人口与其殖民地人口之比例如何
4 中国革命与世界有什么关系
5 什么是军阀之罪恶
6 什么是官僚之罪恶
7 什么是买办阶级之罪恶
8 什么是土豪之罪恶
9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会至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本党努力经过之情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