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总论实习指导
年份: 1960
作者: 苏联列宁格勒卫生医学院卫生学总论教研组编;武汉医学院卫生总论教研组译
出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数: 154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容量化学分析基础
--
1.标准溶液的制备
--
2.近似标准溶液的标定
--
3.近似标准溶液校正系数的确定
--
4.校正系数的使用
气温和气压的测定
--
一、室内气温的测定
--
1.温度计的种类
--
2.温度计的校正及其订正值的求法
--
3.室内气温的测定
--
4.度数换算
--
二、气压的测定
--
1.绝对湿度的测定
--
一、用奥古斯特湿度计测定气湿
气湿的测定
--
2.最大湿度的测定
--
3.相对湿度的测定
--
4.其他湿度指标的计算
--
5.水蒸气张力毫巴数表示法
--
二、用阿斯曼湿度计测定空气湿度
--
1.绝对湿度的测定
--
2.最大湿度的测定
--
3.相对湿度的测定
--
4.和5.计算其它湿度指标及将水蒸气张力换算为毫巴数
--
三、用Соссюр氏毛发湿度计测定相对湿度
--
四、用热电湿度计测定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
五、绝对的或化学的测定湿度方法
--
1.自记温度计的构造
--
二、同学用自记湿度计独立工作
研究房间微小气候时自记仪器的使用方法
--
一、前言
--
2.温度记录纸的处理
--
三、同学用自记湿度计进行独立工作
--
1.毛发自记湿度计的构造
--
2.湿度记录纸的处理
--
四、自记气压计的调节和校正
--
五、房间温湿度状况的卫生标准及根据自记温度计和自记湿度计资料的评价
--
居室温湿度状况的卫生学标准
用动力风速计测定气流速度
--
一、前言
--
1.气流的卫生学意义
--
2.评价气流速度的标度
--
3.测定气流速度仪器的选择
--
2.测定流经开着的通风小窗的气流速度与房间的换气度
--
二、用Фюсс氏动力风速计测定气流速度
--
1.熟悉风速计的构造及其使用规则
--
三、居室气流速度的标准及其卫生评价
--
四、通风时新鲜空气进入居室速度的意义
--
五、“风向频率图”和“风向风速频率图”的绘制
用卡他温度计测定空气的冷却性质与气流速度
--
一、前言
--
二、用干卡他温度计测定空气的冷却度
--
三、根据卡他温度计评价空气的冷却性质及其标准
--
四、用卡他温度计测定气流速度
--
1.根据公式计算
--
2.查表确定
--
3.查图确定
--
五、球形卡他温度计的使用法
--
一、前言
--
二、有效温度的确定和计算
有效温度的测定
--
三、插入法
--
四、用图求有效温度
--
五、室内微小气候的有效温度标准
--
六、按等量有效温度评价室内微小气候
--
七、例题
衣服里面的微小气候和作为人体热感觉指标的皮肤表面温度的测定
--
一、前言
--
二、热电温度计构造的研究及其使用前的准备
--
1.热电温度计的图解
--
2.空气热电偶与表面(皮肤)热电偶的构造
--
3.热电温度计的检流计及其使用前的准备
--
4.热电偶使用前的准备
--
5.检流计刻度读数的校正
--
三、用热电偶进行测量
--
2.皮肤温度的测量
--
1.测量衣服里面的气温
--
3.墙壁和周围物体表面温度的测量
--
四、衣服里面的空气温度及皮肤各部分和周围物体表面的温度标准
--
五、外界环境的物理因素对人体的血管系统引起的反射性作用
--
六、结论
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测定 臭氧和过氧化氢指标
--
一、前言
--
二、用Бунте氏法测定空气中的氧
--
1.空气采样
--
2.氧气的吸收
--
三、用Бунте氏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四、用Opc氏仪器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
--
1.仪器的原理
--
2.仪器的构造
--
4.分析过程
--
3.分析仪器的准备
--
五、空气中臭氧和过氧化氢的定性及定量测定
--
1.臭氧指示法
--
2.过氧化氢指示法
应用Нагорский-Субботин氏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一、前言
--
二、同学独立工作
--
三、结论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测定
--
一、前言
--
二、独立学习二氧化碳的测定方法
--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重量定量测定法
--
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Реберг-Винокуров氏微量测定法
--
3.空气中二氧化碳快速测定法
--
前言
电导滴定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
--
1.装置描述
--
2.吸收液的制备
--
3.测定程序
--
4.同学独立工作
辐射能的测定
--
一、前言
--
二、同学进行独立工作测定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的辐射能
--
1.用Араго-Дэви-Калитин氏辐射热计测定日光辐射累积光流值
--
2.用Калитин氏辐射热计测定辐射能流
--
3.用Александров氏辐射热柱测量辐射能流
--
4.用列宁格勒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创造的辐射热计测定辐射能流
--
5.根据Бойко-Куличкова氏草酸法测定紫外线
室内照明的卫生学评价方法
--
一、前言
--
3.测定并计算自然照度系数
--
2.测定光源和受其照射表面的亮度的熙提数
--
二、同学独立操作
--
1.用客观照度计测定工作地点的照度
--
4.测定采光系数
--
5.测定投射角和开角
--
三、生理学检查法
--
1.对视力的影响
--
2.对明视持久度的影响
--
3.对识别零件速度的影响
--
4.对对比感度的影响
--
5.对临界闪光频率的影响
--
6.对远视的影响
教室内微小气候和自然采光的卫生学评价
--
一、前言
--
二、实习测定提纲
--
一、二氧化硫的测定
--
比浊法
--
三、操作
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氨的测定
--
四、完成工作、写出报告及进行讨论
--
二、氨的测定
--
1.比色法
--
2.容量法
大气中气溶胶的测定
--
一、沉降的气溶胶的测定法(小盒沉降法)
--
二、悬浮性气溶胶的重量测定法(按照“国定全苏标准”5909-50)
--
三、悬浮性气溶胶的颗粒计数测定法
--
1.用奥文氏Ⅰ型仪器测定
--
2.用奥文氏Ⅱ型仪器测定
--
一、前言
土壤卫生分析
--
1.在无显著污染源地段采取用于物理机械检查和卫生化学检查的土样的方法
--
2.作细菌学检查用的土样采集法
--
3.作蠕虫卵检查用的土样采集法
--
二、土壤的机械分析
--
土壤颗粒大小的测定
--
三、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
--
1.孔隙度(孔隙总容积)的测定
--
4.透水性的测定
--
5.毛细管作用的测定
--
2.含水量的测定
--
3.最大容水量的测定
--
3.总碳量的测定
--
2.作全分析用的土样的准备
--
1.烧灼减重的测定
--
四、土壤的卫生化学分析
--
4.总氮量的测定(Кьелъдалъ氏法)
--
5.蛋白性氨的测定
--
6.土壤水浸液的分析
--
五、土壤的细菌学分析
--
1.作细菌学分析用的土样的准备
--
2.大肠菌值的测定
--
六、土壤蠕虫卵检查的方法
--
1.作蠕虫卵检查用的土样的准备
--
2.土壤蠕虫卵检查的方法
--
七、土壤放射性的测定
--
1.用于测量辐射量的土样的选择与准备
--
2.测量方法
--
3.测量结果的整理
--
4.测量结果的评价
--
1.水源描述及水样采集技术
饮用水的水样采集方法及其性状和成分的检查
--
2.水温的测定
--
3.臭和味的测定
--
4.透明度和浑浊度的测定
--
5.澄清和沉淀的测定
--
6.悬浮物的测定
--
7.色度的测定
--
8.水的总固体测定
饮用水的定性化学分析和氯化物定量测定
--
1.铵盐的定性测定
--
2.亚硝酸盐的定性测定
--
3.硝酸盐的定性测定
--
4.硫酸盐的测定
--
6.氯化物的测定
--
5.铁盐的测定
--
用单色指示剂比色法测定水的活性反应(pH)
水中氨氮、铵盐及亚硝酸盐氮定量测定
--
1.氨氮和铵盐的测定
--
2.亚硝酸盐氮含量的测定
饮用水耗氧量的测定(“国定全苏标准”4595-49)
--
1.方法原理
--
2.KMnO4滴定度的确定
--
3.被检水中耗氧量的测定
饮用水碱度和硬度的测定
--
一、操作顺序
--
二、进行分析
--
1.应用“国定全苏标准”3687-47规定的方法测定总碱度和碳酸盐硬度
--
2.根据软脂酸盐法测定总硬度(“国定全苏标准”4151-48)
--
3.根据碱滴定法测定总硬度
--
4.用络合物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土立龙法)
--
用Винклер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
在野外和勘测条件下水的检验
--
1.行军条件下采水样的特点
--
2.预防措施
--
3.检验步骤和项目
--
4.在野外环境中进行水质检验使用的专门装备和器皿
--
5.比色用带标准色板的比色器
--
6.水的物理性质的测定
--
7.氨氮的测定
--
8.用硫?酸铵测定铁
--
9.氯化物的测定
--
10.水耗氧量的测定
--
11.耗氧量的冷测定法
--
1.总固体、固定残渣和烧灼减重的计算
--
根据自己分析的结果和补充材料作检查报告
水和水体的卫生学评价
--
12.用点滴法测定硬度
--
2.卫生细菌学检验结果的记录
水的放射性的测定
--
1.水样的采集和准备
--
2.测量方法
纤维和衣服织物的卫生分析
--
一、前言
--
二、同学独立操作
--
1.织物纤维种类的检查
--
2.织物纤维的显微镜检查
--
3.织物基本物理性质的测定
肥皂的卫生检验
--
1.分析前样品的准备
--
2.游离碱的测定
--
3.游离碳酸碱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