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生产方式、封建制度、农奴制度及商业资本之本质问题
年份: 1933
作者: (苏)杜博洛夫斯基著;吴清友译
出版: 神州国光社
页数: 268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苏联诸民族历史编纂学的经验及其意义
--
革命前俄国的“亚细亚”社会的特点
--
普列哈诺夫及托洛斯基论革命前俄罗斯的亚细亚生产方法及亚细亚专制制度
--
研究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第二章 “亚细亚”生产方法问题
--
特殊的“亚细亚”生产方法是否存在
--
马克思和列宁论基本的生产方法及基本的诸经济结构要素
--
马克思昂格斯和列宁有否承认特殊的“亚细亚”生产方法
第三章 东方诸民族的社会制度基础
--
“亚细亚”生产方法的一派人如何规定此种生产方法
--
马克思及昂格斯论亚细亚社会的经济基础
--
农村公社的作用
--
“亚细亚”生产方法的国际化
--
在具体的亚细亚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和剥削形式
--
宗法氏族的农村公社及它们在别的经济结构要素中的地位
--
关于奴隶主经济问题
--
在亚细亚社会的封建制度及农奴制度
--
适合过渡形式的货币地租
第四章 封建制度
--
封建制度的几种重要定义之无根据
--
封建制度的本质
--
封建的生产方法
--
封建制度基本要点
--
封建制度和其他结构要素的配合
--
各国封建制度的特点
第五章 农奴制度
--
农奴制的生产方法——强役制
--
农奴制度的产生
--
在农奴依系性的作用
--
在农奴经济下的土地占有制和土地使用制
--
农奴制度,直接生产者,农村公社
--
强役制经济中剩余生产物生产的增长
--
从封建制度向农奴制度推移
--
封建的,农奴的及自由农业生产者制度
--
由农奴制度向资本主义推移
--
列宁关于农奴制度的基本结论
--
农奴制度是否特殊的形态
--
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度混合的原因何在
--
马克思昂格斯及列宁论当做特殊形态去把握的农奴制度
--
论东方诸民族的农奴制度问题
第六章 商业及高利贷资本的作用问题
--
商业资本能创立它自己特殊的社会形态吗
--
商业资本及国家政权的形式
--
商业资本在前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形态中水门汀化之作用
--
商业资本及高利贷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交暂中的作用
--
商业资本及工业资本斗争的问题
第七章 在亚洲社会的专制制度水的供给及土地国有化问题
--
论东方国家问题
--
“防御”“外部敌人”的作用
--
论水的供给问题
--
论东方诸民族的土地国有化问题
--
官僚制度问题
--
各种社会结构要素的错合及国家的阶级本质问题
--
结论
第八章 几个一般的结论
--
亚洲派及和它之斗争的必要
--
历史的呆板化及与之斗争的必要
--
亚细亚民族的发展和欧罗巴民族发展的联系
--
东方“亚细亚”生产方法及封建制度争论的政治意义
--
农民的作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