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学  上

热工学 上

年份: 1956

作者: В.М.塔烈也夫,Г.А.玛特维也夫,С.Н.格里高利也夫著;唐山铁道学院热工教研组译

出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数: 387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工程热力学
-- 第一章 基本概念
-- 1-1.工程热力学的对象,它的发展简史,祖国科学的贡献
-- 1-2.热力学中工质的基本参数
-- 1-3.可逆与不可逆热力过程的概念
-- 1-4.内能与外功
-- 1-5.热力学中的图形,膨胀功的图解计算
-- 第二章 理想气体的基本定律
-- 1-6.特性方程式
-- 1-8.亚佛加德罗定律,公斤分子量,通用气体常数
-- 1-7.气体特性常数,其物理意义及与比容之关系
-- 1-9.气体运动论的基本方程式
-- 1-10.实际气体特性方程式的概念
-- 第三章 气体混合物
-- 1-11.道尔顿定律,分压力,重量与容积百分数
-- 1-12.分压力与容积百分数的关系.混合物容积成分与重量成分的互换
-- 1-13.求混合物比容及气体常数的公式
--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 1-14.热功当量
-- 1-15.热方程式的一般形式(热力学基本方程式)
-- 1-16.热机的经济(有效)效率
-- 1-17.计算气体内能的公式
-- 1-18.比热差cp-cv
-- 1-19.求气体焓的公式
-- 第五章 实际气体的比热
-- 1-20.平均与真实的重量比热
-- 1-21.重量比热、容积比热与模尔比热间的关系
-- 1-22.与比热比有关的最主要公式
-- 1-23.比热的参考资料(经验公式、表和图)
-- 1-24.应用比热作解答的典型问题
-- 1-25.气体混合物的比热
-- 1-26.不同压力及温度的气体混合
-- 第六章 气体的热力过程
-- 1-27.定容与定压过程,绝对膨胀功和参与热量的计算
-- 1-28.定温过程,双曲线的作图,膨胀功和参与热的计算
-- 1-29.定值比热下绝热过程方程式的推导.绝对膨胀功的计算
-- 1-30.多变过程,多变曲线的真实和平均指数的确定,这些曲线的作图法
-- 1-31.多变过程中主要参数间的关系
-- 1-32.多变过程中的绝对膨胀功
-- 1-33.比热为常数时多变过程的综合性意义,用热符号的确定,多变过程的比热
-- 第七章 卡诺循环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 1-34.闭口(连环)过程,或循环.正行与逆行循环.循环的可逆性与不可逆性
-- 1-35.气体的正行可逆卡诺循环
-- 1-36.逆行卡诺循环.克劳修斯假说.卡诺原理
-- 1-37.卡诺循环在热力学中的意义.关於回热循环的概念
-- 1-38.可逆与不可逆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式子(克劳修斯积分)
-- 1-39.物体的熵.在不可逆过程中有限孤立系统的熵的增大
-- 1-40.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主要措辞
-- 1-41.在可逆过程中理想气体熵变化的计算
-- 1-42.变比热时熵的变化
-- 1-43.气体的sT-图
-- 1-44.应用sT-图的一些例子
-- 第八章 内燃机的理想循环.燃气轮机和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 1-45.内燃机工作过程和热力循环的概念
-- 1-46.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 1-47.燃气轮机工作过程的概念
-- 1-48.燃气轮机的理想循环
-- 1-49.压气机的工作过程
-- 第九章 饱和水蒸汽的基本性质
-- 1-50.物质蒸汽状态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临界点
-- 1-51.乾饱和蒸汽,压力,温度和比容,vp-图.湿饱和蒸汽的比容
-- 1-52.乾饱和蒸汽的总热及其组成.湿饱和蒸汽的总热
-- 1-53.饱和蒸汽表
-- 第十章 过热水蒸汽的基本性质
-- 1-54.过热蒸汽,特性方程式
-- 1-55.过热蒸汽的真实及平均比热,总热
-- 1-56.各种状态下蒸汽的内能和焓(含热量)
-- 第十一章 蒸汽的内能,焓(含热量)和熵.sT-图和si-图.蒸汽的热力过程
-- 1-57.各种状态下蒸汽的熵
-- 1-58.过热蒸汽表和骨干表
-- 1-59.饱和蒸汽的克拉贝隆—克劳修斯公式
-- 1-60.比热与基本参数间的关系
-- 1-61.水蒸汽的sT-图
-- 1-62.蒸汽的si-图
-- 1-63.蒸汽的基本过程:定压、定容、定温和绝热过程.在研究这些过程时熵图的应用
-- 1-64.饱和及过热蒸汽的绝热过程近似方程式
-- 1-65.在vp-图和sT-图中的郎肯循环.功、热效率和耗汽率的确定
-- 第十二章 蒸汽循环.非水蒸汽
-- 1-66.郎肯循环的研究
-- 1-67.蒸汽的重热循环
-- 1-68.给水的回热
-- 1-69.二氧化碳、阿摩尼亚、水银等蒸汽的热力性质和它们的应用范围
-- 1-70.两汽循环
-- 第十三章 气体与蒸汽的外射流动与节流
-- 1-71.无损失外射流动的流速及流量公式
-- 1-72.外射流动时的临界压力比,临界压力比下外射流动公式的特殊形式
-- 1-73.两种型式喷管(简单的与拉伐尔式的)的比较及其应用范围
-- 1-74.应用si-图於喷管计算.计算外射流动中的有害阻抗
-- 1-75.气体与蒸汽的节流,节流时参数的变化,si-图的应用
-- 第十四章 湿空气
-- 1-76.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空气的湿量
-- 1-77.湿空气的比容和焓
-- 1-78.湿空气的xI-图和dI-图,它们应用的最简单情况
第二篇 传热学基础
-- 第一章 传导
-- 2-1.一般概念.传热的三种方式
-- 2-2.传导.导热系数
-- 2-3.平面壁的传导(单层及多层)
-- 2-4.对流热交换.放热系数
-- 第二章 对流热交换
-- 2-5.相似原理的概念
-- 2-6.以准则形式表出的对流热交换的经验公式
-- 2-7.关於热力装置模型实验的概念
-- 第三章 辐射
-- 2-8.辐射.基本概念
-- 2-9.斯蒂芬—波兹曼定律,蒲郎克定律,文氏定律.灰体
-- 2-10.克希荷夫定律
-- 2-11.物体间的辐射换热
-- 2-12.三原子气体的辐射
-- 2-13.炉子计算的概念
-- 2-14.复杂热交换
-- 第四章 换热器中的复杂热交换
-- 2-15.传热系数
-- 2-16.换热器
第三篇 锅炉设备
-- 第一章 关於蒸汽锅炉的一般知识
-- 3-1.基本概念
-- 3-2.简略的历史知识
-- 第二章 蒸汽锅炉的种类
-- 3-3.蒸汽锅炉的一般分类和特性
-- 3-4.蒸汽锅炉表的水循环
-- 3-5.有大的容水量的锅炉
-- 3-6.整联箱与分联箱的水管锅炉
-- 3-7.沸腾管直接装在锅筒上的有锅筒的无联箱水管锅炉
-- 3-8.单流式锅炉
-- 第三章 燃烧设备
-- 3-9.燃烧设备的一般概念和特性
-- 3-10.炉子的水冷壁
-- 3-11.燃料铺层燃烧的炉子
-- 3-12.机械化炉子
-- 3-13.煤粉炉
-- 3-14.?井式磨煤机的炉子
-- 3-15.燃烧铲采泥煤的炉子
-- 3-16.A.A.晒尔史聂夫式旋风燃烧的炉子
-- 3-17.燃烧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的炉子
-- 第四章 锅炉整体的附加受热面
-- 3-18.过热器
-- 3-19.省煤器
-- 3-20.空气预热器
-- 第五章 锅炉设备的辅助设备
-- 3-21.自然的和人工的通风设备
-- 3-22.给水设备
-- 3-23.给水管和汽管
-- 3-24.燃料供给设备和除灰设备
-- 3-25.热平衡的组成和锅炉整体的效率
-- 第六章 锅炉整体的热平衡
-- 3-26.排烟热损失
-- 3-27.化学不完全燃烧的热损失
-- 3-28.机械不完全燃烧的热损失
-- 3-29.散失於周围环境的热损失
-- 3-30.灰渣的物理热损失
-- 第七章 锅炉整体的热计算
-- 3-31.准备计算
-- 3-32.锅炉整体的效率、燃料消耗量和燃料蒸发率的计算
-- 3-33.炉子计算
-- 3-34.汽锅本体受热面(对流受热面)的计算
-- 3-35.过热器的计算
-- 3-36.省煤器的计算
-- 3-37.空气预热器的计算
--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运行和试验
-- 3-38.锅炉整体工作的控制
-- 3-39.锅炉整体的起动、停炉和运行
-- 3-40.安全技术
-- 3-41.锅炉设备的试验
-- 3-42.使锅炉设备现代化的道路
-- 3-43.蒸汽成本的决定
-- 4-1.蒸汽机发展史概述
第四篇 蒸汽机
-- 第一章 基本概念
-- 4-2.蒸汽机工作原理和简图,它的理论示功图
-- 4-3.影响蒸汽机工作经济性的因素
-- 4-4.单流式蒸汽机和复胀式蒸汽机
-- 第二章 蒸汽机的示功图和功率
-- 4-5.单胀蒸汽机的示功图
-- 4-6.平均指示压力和指示功率
-- 4-7.多胀式蒸汽机示功图,示功图的郎肯画法,指示功率的计算
-- 4-8.机械效率及蒸汽机的有效功率
-- 4-9.蒸汽分配机构的型式
-- 第三章 蒸汽分配
-- 4-10.传动机构和滑阀要素
-- 4-11.滑阀极线图
-- 4-12.勃利克斯修正的滑阀极线图
-- 4-13.滑阀基本尺寸的决定
-- 4-14.提动阀的传动机构
-- 4-15.双座提动阀基本尺寸的决定
-- 4-16.转动的非周期不均衡性
-- 4-17.蒸汽机功率的调节
-- 4-18.连杆机构
-- 4-19.热平衡和效率
-- 第四章 热的利用
-- 4-20.根据示功图或相对指示效率决定蒸汽机的蒸汽消耗量
-- 4-21.耗汽比量随蒸汽机载荷变化的关系
-- 第五章 构造零件和辅助装置
-- 4-22.蒸汽机的汽缸和机架
-- 4-23.活塞,十字头,曲柄机构,飞轮,均重块
-- 4-24.轴承和润滑
-- 4-25.基础
-- 4-26.凝汽器用途,真空度,冷却倍率
-- 4-27.混合式凝汽器的构造
-- 4-28.蒸汽机一般分类
-- 第六章 蒸汽机的构造型式
-- 4-29.固定式蒸汽机构造实例
-- 4-30.锅托机蒸汽机
-- 4-31.高压蒸汽机和高速蒸汽机
-- 4-32.热化蒸汽机
-- 第七章 蒸汽机的热计算
-- 4-33.基本要素的选择和单胀蒸汽机设计示功图的作法
-- 4-34.汽缸主要尺寸的决定
-- 4-35.多胀蒸汽机设计示功图的作法
-- 4-36.多胀蒸汽机蒸汽消耗量和主要尺寸的决定
-- 4-37.蒸汽机的启动
-- 第八章 蒸汽机的养护及试验
-- 4-38.蒸汽机工作期间的养护和停车
-- 4-39.蒸汽机的修理及事故的预防
-- 4-40.蒸汽机试验的目的和方法
-- 4-41.取示功图
-- 4-42.蒸汽分配的不正确性
-- 4-43.椭圆图的作法
-- 4-44.蒸汽机功率和经济性指数的决定
第五篇 内燃机
-- 第一章 基本概念
-- 5-1.内燃机与其他热机的区别
-- 5-2.内燃机发展的历史阶段
-- 5-3.近代内燃机的分类
-- 5-4.用於内燃机的燃料种类
-- 5-5.内燃机中混合物的形成及燃烧的一般条件
-- 5-6.用於内燃机中的热力循环
-- 第二章 四冲程内燃机的指示过程
-- 5-7.四冲程循环的主要过程与辅助过程
-- 5-8.四冲程发动机平均指示压力及指示功率的计算
-- 第三章 二冲程内燃机的指示过程
-- 5-9.二冲程机的驱气设备、辅助过程及实际示功图的举例
-- 5-10.驱气泵的形式
-- 5-11.清扫气的量及压力
-- 5-13.二冲程与四冲程循环的比较,增压
-- 5-12.二冲程内燃机指示功率的计算
-- 第四章 内燃机中热的利用
-- 5-14.有效功率及机械效率
-- 5-15.内燃机的热平衡及效率
-- 5-16.内燃机的燃料消耗量及其随载荷变化的关系
-- 5-17.内燃机功率的调节方法
-- 第五章 内燃机的主要零件
-- 5-18.内燃机构造组合件的概念
-- 5-19.进排气门,四冲程机中配气机构的运动学,气门定时图
-- 5-20.二冲程柴油机的气门定时图和驱气及排气孔的作用图(时间-截面)
-- 5-21.内燃机机体主要部分的构造
-- 5-22.内燃机主要工作机构的构造
-- 5-23.飞轮
-- 第六章 内燃机的冷却和润滑
-- 5-24.冷却所需移走的热量.冷却水的温度和耗量
-- 5-25.直流冷却和循环冷却
-- 5-26.内燃机的润滑
-- 第七章 高压缩比液体燃料内燃机
-- 5-27.机力喷油柴油机.它的一般特性
-- 5-28.机力喷油柴油机中混合物的形成
-- 5-29.机力喷油柴油机的开式及闭式喷嘴
-- 5-30.机力喷油柴油机的燃料油泵
-- 5-31.机力喷油柴油机构造实创
-- 5-32.风力喷油柴油机.一般的工作示意图
-- 5-33.风力喷油柴油机的喷嘴
-- 5-34.风力喷油柴油机的燃料油泵
-- 第八章 低压缩比液体燃料内燃机
-- 5-35.热球式内燃机,它的一般特性和混合物的形成
-- 5-36.汽化器式内燃机
-- 5-37.汽化器
-- 5-38.汽化器式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示意图
-- 5-39.汽化器式发动机的构造型式
-- 5-40.顺吸式和倒吸式的煤气发生炉
-- 第九章 高压缩比和低压缩比的气体燃料发动机
-- 5-41.压缩和液化气体的应用
-- 5-42.低压缩比气体燃料发动机的混气设备和点火
-- 5-43.汽化器式发动机及柴油机的改用气体燃料
-- 5-44.高压缩比风力喷射可燃气体的气体燃料发动机
-- 5-45.高压缩比气体-液体燃料发动机
-- 第十章 发动机工作过程的热计算
-- 5-46.热计算基本参数的选择及设计示功图的制作
-- 5-47.根据平均有效压力决定气缸的基本尺寸.计算燃料的有效比耗量和发动机的有效效率
-- 第十一章 内燃机的运转和试验
-- 5-48.起动方法和工作中的维护
-- 5-49.内燃机的试验和检查
第六篇 压气机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各种系数
-- 6-1.压气机的概念及分类
-- 6-2.压气机消耗的理论功率
-- 6-3.压气机最主要的几种效率
-- 6-4.多级压缩的应用
-- 第二章 活塞式压气机
-- 6-5.压气机的容积系数与排送系数
-- 6-6.活塞式压气机的型式及其工作指标
-- 6-7.活塞式压气机的构造
-- 6-8.活塞式干真空泵及湿真空泵
-- 6-9.回转滑叶式压气机
-- 6-10.双转子压气机
-- 第三章 叶桨压气机
-- 6-11.离心式压气机
-- 6-12.轴流式压气机
-- 第四章 其他型的压气机
-- 6-13.通风机
-- 6-14.喷射泵
-- 第一章 基本概念
-- 7-1.汽轮机的工作原理.最早的汽轮机
第七篇 蒸汽轮机(汽轮机)
-- 7-2.现代汽轮机的构造简图
-- 7-3.压力级的式样
-- 7-4.汽轮机的主要种类
-- 7-5.苏联汽轮机制造业的成就
-- 第二章 喷管的热力过程
-- 7-6.喷管的类型及其应用范围
-- 7-7.流动时的摩擦和初速的计算
-- 7-8.斜截面对流动的影响
-- 第三章 工作叶片上能量的转变
-- 7-9.速度三角形.进汽口的无撞击.欧拉公式
-- 7-10.轮周效率.简单冲动压力级轮周效率公式的推导
-- 7-11.基本型式的冲动压力级的轮周效率变化图解
-- 7-12.百分五十反动度的反动压力级
-- 7-13.关於选择角度和选择速度比的实际资料
-- 第四章 汽轮机的热利用
-- 7-14.汽轮机损失的一般概念
-- 7-15.汽轮机内部过程在si图上的描绘.整个汽轮机的最主要的效率
-- 7-16.汽轮机的汽耗量
-- 第五章 汽轮机零件的构造
-- 7-17.汽缸、隔钣、喷管
-- 7-18.工作叶片、轮盘、轴
-- 7-19.轴线、轴承、汽轮机油系统
-- 7-20.调节功率的方法.继动器的型式
-- 第六章 汽轮机的凝汽设备
-- 7-21.表面式凝汽器及其工作原理的一般知识
-- 7-22.凝汽设备的简图和表面式凝汽器的构造
-- 7-23.表面式凝汽器的计算
-- 7-24.水的回流冷却方法:贮水池、喷水池、冷却水塔
-- 第七章 高初蒸汽参数、中间过热和回热加热给水等的应用.特种用途的汽轮机
-- 7-25.高初参数和中间过热的应用
-- 7-26.汽轮机装置中的回热加热给水
-- 7-27.背压式汽轮机
-- 7-28.具有中间抽汽的汽轮机
-- 7-29.带有中间抽汽的汽轮机的工况图
-- 7-30.特种汽轮机的其他型式
-- 第八章 现代汽轮机的构造形式
-- 7-31.汽轮机的一般分类
-- 7-32.单轮盘式汽轮机
-- 7-33.冲动多级式和联合多级式汽轮机
-- 7-34.辐流反动式汽轮机
-- 第九章 汽轮机装置的运转
-- 7-35.汽轮机的起动和维护
-- 7-36.汽轮机的停车
-- 8-1.简单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及装置示意图
第八篇 燃气轮机
-- 第一章 燃气轮机的基本概念
-- 8-2.发展简史
-- 8-3.影响等压供热燃气轮机装置经济性的主要因素
-- 8-4.为提高燃气轮机装置的经济性而采用的主要附加装置简述
-- 第二章 燃气轮机构造的主要部件和燃气轮机的型式
-- 8-5.燃气轮机装置的组成部分
-- 8-6.闭口过程燃气轮机装置
-- 8-7.内燃机和锅炉的燃气轮机增压
-- 8-8.由活塞式气体发生器的气体推动的燃气轮机
-- 8-9.燃气轮机喷射式的航空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