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
年份: 民国25[1936]
作者: 张作人,朱洗著译
出版: 上海国立编译馆
页数: 1103
出版地:
中图分类: Q95
拼音题名:
载体形态: 2册(1039页)
格式:PDF
2册 全部加入购物车
第1卷
页数: 439
费用:4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第一部 通论
第一篇 定义
动物学的分科
什么是动物
变形虫的个别研究
身体的结构
细胞核
运动的现象
运动的起源:原形质的氧化作用
异化和排泄
营养
分裂
撮要:生物的公有性
生物特性之相对的意义
尺盘虫的个别研究
营养
截断:细胞核的作用
第二篇 细胞的研究
细胞的形状
细胞的结构
ⅰ 原形质
原形质的化学成分
原形质的物理结构
ⅱ 细胞膜
ⅲ 细胞核
中心体:中央体
细胞的分裂
ⅰ 直接分裂
ⅱ 间接分裂
总论:细胞核为遗传器官的新理论
第三篇 动物蕃殖的现象
卵的起源和有性生殖
生殖细胞的研究
a 卵
b 精虫
受精
受精的通论
单性发育
受精的分析
刺激
修正
两性混合
遗传的机关
门得尔的法则
对于weismann学说的批评
无性蕃殖
a 断落蕃殖
b 芽体蕃殖
有性生殖和无性蕃殖的比较
再生
细胞和单细胞动物的再生
卵和胎儿的再生
腔肠动物的再生
蠕形动物的再生
软体动物的再生
节肢动物的再生
棘皮动物的再生
海鞘类的再生
脊椎动物的再生
第四篇 物种和分类
动物固定的理论
人为的分类法
自然的分类法
达尔文以前的变化说
达尔文:动物原始
物种思想的批评:物种的难题
物种的变异:变种和亚种
亚种间的杂交和异种间的杂交
产生新物种的直接观察
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
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发生学上的证据:复演的法则
物种变异的原因
达尔文的理论:自然淘汰
物种的分离
拟态
警戒色
两性淘汰
对于达尔文学说的批评
结论
骤变和骤变的理论
环境和习性的影响
环境的影响
习得性的影响:拉马克主义
目前变化说的学派
新达尔文主义
魏司曼:习得性遗传的辩论
分类的原理
系统的分类
分类
动物的分类
第五篇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的范围
原生动物的繁殖
第一纲 鞭毛虫类
第一亚纲 黄褐鞭毛虫类
ⅰ 简单鞭虫类
ⅱ 复化鞭虫类
ⅲ 涡鞭虫类
第二亚纲 绿色鞭毛虫类
ⅰ 绿鞭虫类
ⅱ 植物鞭虫类
ⅲ 梭微子类
第三亚纲 动物鞭毛虫类
ⅰ 根足鞭毛虫类
ⅱ 真鞭毛虫类
ⅲ 襟鞭毛虫类
第二纲 根足虫类
第一亚纲 叶足虫类
ⅰ 变形虫类
ⅱ 太阳虫类
第二亚纲 纲足虫类
ⅰ 有孔虫类
ⅱ 放射虫类
第三纲 胞子虫类
第一亚纲 球虫类
ⅰ 卵形球虫类
ⅱ 血球虫类
第二亚纲 簇虫类
ⅰ 无节簇虫类
ⅱ 分节簇虫类
(附录)
ⅰ 双壳胞子虫类
ⅱ 微粒胞子虫类
ⅲ 肉胞子虫类
第四纲 有毛虫类
第一亚纲 纤毛虫类
ⅰ 同毛虫类
ⅱ 异毛虫类
ⅲ 盘毛虫类
ⅳ 腹毛虫类
第二亚纲 吸枝虫类
第六篇 后生动物公有性的研究
ⅰ 后生动物的定义和生殖
后生动物的定义
后生动物发育的公有性
卵的种类
卵的分裂
a 合规则的分裂法
1 增生细胞的时期:桑椹胚,囊胚
2 细胞分化的时期:原肠胚
3 中胚叶的形成
4.5 体腔与其他各部分的形成
b 不平均的分裂
c 局部的分裂
鸡卵的分裂状态
兽卵的分裂状态
卵中“胚因区”和两栖类中各“胚叶”的来源(增补)
ⅱ 组织的研究
细胞的分化
培养组织(附注)
细胞所处的位置对于分化的影响
组织及其分类
a 表皮组织
定义
表皮的研究
单层表皮
重层表皮
颤毛组织
表皮的更新
腺的组织
腺的形态
腺的种类
b 结缔组织
定义
结缔组织的主要变态
胶状组织
散漫性的结缔组织
纤维组织
伸缩组织
脂肪组织
石灰组织
软骨组织
硬骨组织
c 血的组织
定义
血腔和内环境的进化
血的组织的研究
无脊椎动物的血液
脊椎动物血的组织
脊椎动物的血液
脊椎动物的明液
d 筋肉组织
1 不完全的筋肉细胞
2 筋肉细胞或平滑筋纤维
3 横纹筋纤维
4 心脏的筋肉细胞
筋肉组织间的连合
e 神经组织
感应弓的渐次复杂化
神经细胞的起源及其位置
神经组织的研究
ⅰ 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的种种变态
a 多极神经细胞
b 二极神经细胞
c 一极神经细胞
ⅱ 神经纤维
神经细胞之互相连络——神经单位的理论
神经细胞的结合
各神经单位的居留处
刺戟末梢
ⅰ 腺的末梢
ⅱ 平滑筋上神经纤维的末梢
ⅲ 横纹筋上神经纤维的末梢
第2卷
页数: 664
费用:7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无脊椎动物分类的研究
a 不对称动物
b 对称动物
对称动物的分节,构成群体的理论
不对称动物的定义
对称动物的定义
后生动物的分门
动物界的分类
第一类的构造——不对称动物
第一门 腔肠动物
一般之特征
组织的分化
第一纲 水螅水母类
第一亚纲 水螅类
淡水水螅的研究——生殖
水螅类群体的组织——围鞘——分工
分工水螅的多形性
配子螅的研究——水母
世代交替的理论及其批评
分类
第一目 正水螅类
第二目 钟螅类
第三目 水螅珊瑚类
第二亚纲 硬水母类
第三亚纲 管水母类
第一目 无茎管水母类
第二目 有茎管水母类
第二纲 珊瑚类
珊瑚虫的记述
分类
第一目 八出珊瑚类
第二目 六出珊瑚类
第一亚目 海葵类
第二亚目 石珊瑚类
第三纲 水母类
第四纲 栉水母类
第二门 海绵动物
第一纲 石灰海绵类
第一目 樽海绵类
第二目 指海绵类
第三目 臼海绵类
第二纲 角硅海绵类
组织的分化——生殖
第一目 六轴海绵类
第二目 四轴海绵类
第三目 单轴海绵类
第四目 角海绵类
第三门 棘皮动物
第一纲 海百合类
消化器
循环器
生殖细胞
神经系
第二纲 海星类
骨骼
消化器
循环器
内循环器
外循环器
循环器中之液体
增生细胞的器官
生殖器
神经系
无性繁殖:再生
分类
第一目 四列管足类
第二目 二列管足类
第三纲 阳遂足类
第四纲 海胆类
第一目 正海胆类
消化器
循环器
神经系
生殖器
第二目 楯形海胆类
第三目 心形海胆类
第五纲 海参类
两边对称体制的发现
分类
第一目 有足类
第二目 无足类
增补 中国沿岸及浅海棘皮动物分布概况
第二类的构造——对称的动物
外分节与内分节
第四门 单节动物
第一纲 轮虫类
第二纲 苔藓虫类
苔藓虫的记述
多形的个体
分类
第一目 内肛类
第二目 外肛类
增补 腕足类
第一目 有铰类
第二目 无铰类
第五门 蠕形动物
蠕形动物和其他邻类的系统一览表
第一亚门 环〓类
第一纲 原环〓类
第一目 多毛类
个体的发育和种族的起源
外面的形态——皮肤——分节
消化器
循环器
排泄器官
神经系
生殖
多毛类普遍性的撮要
分类
第一亚目 漂流多毛类
第二亚目 固着多毛类
第二目 贫毛类
第二纲 星〓类
分类
第一目 武装星〓类
第二目 非武装星〓类
第三纲 蛭类
消化器
循环器
神经系
排泄器
分类
第一目 吻蛭类
第二目 颚蛭类
第二亚门 扁〓类
第一纲 蜗〓类
消化器
排泄器
神经系
分类
第一目 歧肠类
第二目 棒肠类
增补 纽〓类
第二纲 吸〓类
身体的构造
消化器
排泄器
神经系
生殖器
发育
分类
第一目 多盘类
第二目 双盘类
增补 中生动物
(ⅰ) 直游类
(ⅱ) 二胚〓类
第三纲 绦〓类
构造
神经系
生殖器
发育
分类
第一目 吸绦〓类
第二目 正绦〓类
第三目 二盘绦〓类
蠕形动物的增补
第六门 圆体动物
第一纲 线〓类
体外的构造和皮肤
体内的构造
排泄器
线〓的生态
1 完全自由生活的线〓
2 幼体自由生活,成长时寄生于植物体或动物体之幼虫
3 幼体寄生生活,成长自由生活之线〓
4 很少自由生活的线〓
5 终生寄生生活的线〓
第二纲 钩头〓类
第七门 节肢动物
表质:他的成分及其来源
几种因表质层的关系所生的结果
1 环节中的关系
2 集中筋肉要素
3 无颤毛
4 肢上分节
5 脱壳和变态
消化器
呼吸器
循环器
排泄器
神经系
感觉器官
生殖器官
分类
第一亚门 触角类
第一纲 甲壳类
甲壳类的定义和起源
体外的形态
节肢的公有性
消化器
呼吸器
循环器
排泄器
神经系
感觉器官
视觉器官
生殖器官
分类
第一亚纲 切甲类
第一目 叶脚类
第二目 桡脚类
第三目 介壳类
第四目 蔓脚类
第二亚纲 软甲类
第一类 座眼类
第一目 等脚类
第二目 异脚类
第二类 柄眼类
故一目 裂脚类
第二目 口脚类
第三目 十脚类
第一亚目 长尾类
第二亚目 歪尾类
第三亚目 短尾类
第二纲 多足类
附注 原气管类
第一目 蜈蚣类
第二目 马陆类
第三纲 六足类
外形
节肢的研究
a 腹肢
b 胸肢
翅膀
c 头肢
1 触角
2 口肢
ⅰ 咀嚼的口器
ⅱ 咀嚼和吸吮的口器
ⅲ 下颚的吸吮口器
ⅳ 下唇的吸吮口器
消化器
呼吸器
循环器
排泄器
神经系
感觉器官
生殖器
六足类的发育
幼虫的形状
几种蛹的形状
变态时体内的现象
1 组织的毁坏
2 组织形成
六足类的分类
六足类的分类简表
第一亚纲 无翅类
只有一目 跳虫类
第二亚纲 有翅类
第一目 拟脉翅类
第二目 直翅类
第三目 鞘翅类
第四目 脉翅类
第五目 膜翅类
第一亚目 有锥类
第二亚目 有剑类
第六目 鳞翅类
ⅰ 蝶类
ⅱ 蛾类
ⅲ 夜蛾类
ⅳ 小蛾类
第七目 半翅类
第一亚目 异翅类
第二亚目 同翅类
第三亚目 植虱类
第四亚目 缺翅类
第八目 双翅类
第一亚目 长角类
第二亚目 短角类
第三亚目 虱蝇类
第四亚目 微翅类
第二亚门 钳爪类
第一纲 腿口类
剑尾类目
第二纲 蜘蝎类
第一亚纲 节腹类
第一目 蝎类
节肢
消化器
呼吸器和循环器
神经系
生殖器
第二目 触脚类
第三目 拟蝎类
第四目 避日类
第五目 盲蛛类
第二亚纲 无节腹类
第一目 蜘蛛类
外部构造
消化器
呼吸器
循环器
神经系
生殖器
分类
第一亚目 四肺类
第二亚目 二肺类
第二目 壁虱类
ⅰ 气管壁虱类
ⅱ 无气管壁虱类
系统难定的动物
ⅰ 舌形类
ⅱ 缓步类
ⅲ 海蜘蛛类
第八门 软体动物
身体的构造
壳的研究
外部形态
皮肤
内部构造
1 消化管
2 体腔
3 排泄器官
4 神经系
特征的撮要
软体动物的起源
第一纲 原软体类
第一目 有板类
第二目 无板类
第二纲 腹足类
1 旋转
2 卷曲
第一亚纲 前鳃类
外面的形态
外套和外套湾
消化器
循环器
排泄器
神经系
感觉器官
生殖器
生态
分类
第一目 双心耳类
第二目 异心耳类
第三目 单心耳类
第四目 异足类
第二亚纲 有肺类
第一目 柄眼类
第二目 基眼类
第三亚纲 后鳃类
第一目 隐鳃类
第二目 裸鳃类
第三目 翼族类
第三纲 掘足类
第四纲 瓣鳃类
外面的形态
呼吸器
外壳
消化器
循环器
排泄器
神经系
感觉器官
生殖器
分类
第一目 原鳃类
第二目 畸筋类
第三目 二筋类
第五纲 头足类
外面的形态
鳃
壳
皮肤
消化器
循环器
排泄器
神经系
感觉器官
生殖器
分类
第一目 四鳃类
第二目 二鳃类
第一亚目 十脚类
第二亚目 八脚类
增补 中国软体动物分布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