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政治学说

毛泽东的政治学说

年份: 1958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系编

出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438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一 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一)论区别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二)论各个时期的敌我矛盾
-- (三)论人民内部矛盾
-- (四)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和解决的方法
-- (五)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相互转化问题
二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
-- (一)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二)论阶级斗争的客观性及其形式
-- (三)论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
-- (四)关于阶级立场问题
三 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 (一)论五四运动和中国革命
-- (二)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 (三)论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领导、策略和形势
-- (四)论武装斗争和革命根据地
-- (五)论社会主义革命
四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
-- (一)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
-- (二)论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
-- (三)论专政的对象和任务
-- (四)论民主集中制
-- (五)论民主和自由
-- (一)论社会主义工业化
五 关于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二)关于总路线的要点
-- (三)关于建设速度问题
-- (四)关于勤俭建国的方针
-- (五)论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 (六)学习苏联和其他各国的先进经验
-- (七)论人民公社(见“关于农民问题”)
六 关于不断革命
-- (一)论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的理论指导我国革命运动
-- (三)要做不断革命者
-- (一)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七 关于农民问题
-- (二)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农民政策
-- (三)论土地改革
-- (四)关于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线
-- (五)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 (六)党对农业合作化的领导
-- (七)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
-- (八)农业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
-- (九)农业发展远景
-- (十)对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
-- (十一)论人民公社
-- (一)统一战线对中国革命的意义
八 论统一战线问题
-- (二)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 (三)共产党人要善于和党外人士合作
-- (四)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五)抗日民族统一战彼中的独立自主和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
-- (六)论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巩固
-- (七)关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九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
-- (一)关于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 (二)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 (三)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 十 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十一 关于党的教育方针
-- (一)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 (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结合
十二 论党
-- (一)论党的性质和领导作用
-- (二)论党的统一和团结
-- (三)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三 关于整风运动
-- (一)论一九四二年整风运动和历次整风运动
-- (二)论全民整风运动
十四 关于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 (一)论全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二)论反右派斗争
十五 关于树立共产主义思想
-- (一)反对资产阶级思想
-- (二)树立共产主义的思想和风格
十六 论群众路线
--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
-- (三)论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十七 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一)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 (二)论唯物地、辩证地看问题
-- (三)论工作方法
-- 十八 反对修正主义
十九 关于国际形势
-- (一)论两个阵营
-- (二)论和平和战争问题
-- (三)论国际形势的总趋势
-- (四)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二十 关于国际主义和国际团结
-- (一)论国际主义
-- (二)论中苏友好
-- (三)论国际团结
-- 二十一 关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