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K最新电视技术 下

NHK最新电视技术 下

年份: 1972

作者: 日本放送协会编

出版: 文京图书有限公司

页数: 327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1章 接收方法
-- 1.1 电场强度与接收成色
-- 1.1.1 收像图面之成色与SN比
-- 1.1.2 收像机灵敏度
-- (1)视频电路标准输出
-- (2)灵敏度(Sensitivity)
-- 1.1.3 收像机所需输入电压与电场强度
-- (1)VHF接收时之例
-- (2)UHF接收时之例
-- 1.2 接收障碍及其对策
-- 1.2.1 鬼影
-- (1)原因
-- (2)改善方法
-- 1.2.2 因高楼建筑物遮蔽而引起之障碍
-- 1.2.3 同一频路或邻接频路之干扰
-- 1.2.4 交互调变干扰
-- 1.2.5 因其他通信而发生的无线电干扰
-- 1.2.6 障碍波
-- (1)障碍波之发生及其传播法
-- (2)障碍发生源与障碍状况
-- (3)障碍之防止
-- 1.3 接收天线之特性
-- 1.3.1 VHF天线
-- 1.3.2 UHF天线
-- 1.4 馈电线之特性
-- 1.4.1 平行馈电线
-- (1)带式馈电线与眼镜形馈电线
-- (2)特性
-- 1.4.2 同轴电缆
-- 1.5 天线架设方法
-- 1.5.1 天线位置、高度、方向之选定
-- 1.5.2 天线之堆叠
-- 1.5.3 天线与建筑物间隔
-- 1.5.4 馈电线之支撑
-- 1.6 家庭共听
第2章 收像机之性能
-- 2.1 收像机之性能
-- 2.1.1 性能之判断
-- 2.1.2 检验图与色条
-- 2.1.3 图质
-- (1)亮度(Brightness)
-- (2)反衬(Contrast)
-- (3)焦点(Focus)
-- (4)间条扫描(Interlaced scanning)
-- (5)白色均匀性(White uniformity)
-- (6)白色平衡(White ballance)
-- (7)收敛(Convergence)
-- (8)电视试映图失真(RASTER distortion)
-- (9)电视试映图尺寸
-- (10)析像度(Resolution)
-- (11)鲜锐度(Snarpness)
-- (12)阶调(Tone或Gradation)
-- (13)直流成分再生(D-C restoration)
-- (14)色重现忠实度
-- (15)色析像度、色鲜锐度
-- (16)色信号之偏差
-- (17)色缘失真(Color fringing distortion)
-- (18)色条纹(Streaking)及凹陷(Sag)
-- (19)交叉色(Cross color)
-- 2.1.4 音质
-- (1)蜂音(Buzz)
-- (2)失真及其他
-- 2.1.5 灵敏度
-- (1)视频部之灵敏度
-- (2)声频部之灵敏度
-- 2.1.6 调节能力
-- 2.1.7 干扰排除能力
-- 2.1.8 稳定度
-- (1)对接收条件之稳定度
-- (2)对电源之特性稳定度
-- 2.1.9 不需要幅射
-- 2.2 视听环境
第3章 收像机之电路动作与图像
-- 3.1 收像机之调整部位
-- 3.1.1 调节旋钮及其功能
-- 3.1.2 调整旋钮及其功能
-- (1)直接与电路动作有关系的调整旋钮
-- (2)与收像管有关联的调整部位
-- 3.2 视频接收电路与图像
-- 3.2.1 调谐器(Tuner)
-- (1)调谐器之任务及机构
-- (2)本身振荡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3)高频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3.2.2 视中频放大电路
-- (1)视中频放大电路之任务及特性
-- (2)视中频电路之故障与图像
-- (3)视中频电路之特性变化
-- 3.2.3 视频放大电路
-- (1)视频放大电路之任务及特性
-- (2)视频放大电路之故障与图像
-- (3)视频放大电路之特性变化
-- 3.3 色信号电路之特性、动作及彩色图像
-- 3.3.1 通频带放大电路之特性、动作及彩色图像
-- (1)通频带放大电路之功能及特性
-- (2)通频带放大电路之异状动作及图像
-- 3.3.2 色解调电路
-- (1)色解调电路之构成及功能
-- (2)色解调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1)换算排列电路(Matrix circuit)
-- 3.3.3 换算排列电路
-- (2)换算排列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3.3.4 色同步电路
-- (1)色同步电路之构成及功能
-- (2)色同步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3.3.5 色信号附属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1)消色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2)ACC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3)遮没器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3.4 同步偏转系统与图像
-- 3.4.1 同步电路
-- (1)同步电路之构成及功能
-- (2)同步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3.4.2 AFC电路
-- (1)AFC电路之构成及功能
-- (2)检相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4)水平振荡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3)积分电路之故障及其图像
-- 3.4.3 水平偏转电路与高压电路
-- (1)水平偏转电路之构成及功能
-- (2)水平偏转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3)高压电路之异常动作与图像
-- 3.4.4 垂直偏转电路
-- (1)垂直偏转电路之构成及功能
-- (2)垂直振荡电路之异常动作与图像
-- (3)垂直输出电路之异常动作与图像
-- 3.4.5 凹矩形失真之修正
-- (1)偏转磁场与电视试映图
-- (2)修正电路之异常动作与图像
-- 3.5 收敛电路、收像管电路与图像
-- 3.5.1 收敛电路(Convergence circuit)
-- (1)静态收敛与动态收敛
-- (2)静态收敛调整不良时之图像
-- (3)收敛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1)收像管电路之构成及功能
-- 3.5.2 收像管电路
-- (2)收像管电路之异状动作与图像
-- 3.6 声频电路与音质
-- 3.6.1 声频电路之构成及功能
-- 3.6.2 声频电路之异状动作
-- (1)声中频放大电路之动作停止
-- (2)声中频放大电路之增益低劣
-- (3)声频检波电路之特性不良
-- (4)低频放大电路之动作停止
-- (5)低频放大电路之增益低劣
-- (6)低频放大电路之动作不适当
第4章 调整
-- 4.1 调整用机器及使用法
-- 4.1.1 示波器
-- (1)动作与电路构成
-- (2)波形之观测
-- (3)同步拂掠方式与起动拂掠方式
-- 4.1.2 点/方格花纹发生器
-- (1)原理
-- (2)电路结构与机能
-- 4.1.3 色条发生器
-- (1)偏位方式色条发生器
-- (2)标准式色条发生器
-- 4.1.4 指标发生器(Marker generator)
-- (1)电路结构与机能
-- (2)使用法
-- 4.1.5 拂掠发生器
-- (1)拂掠之原理
-- (2)结构与性能
-- (3)使用法
-- (1)高频电路调整
-- 4.2.1 调谐器电路
-- 4.2 各电路调整法
-- (2)本身振荡频率之调整
-- 4.2.2 视中频电路
-- 4.2.3 视频放大电路
-- 4.2.4 通频带放大电路
-- (1)通频带变压器之调整
-- (2)色输入线圈之调整
-- (3)通频带放大电路之综合调整
-- 4.2.5 色同步电路
-- (1)系色相位变压器之调整
-- (2)3.58MHz振荡变压器之调整
-- (3)电抗管载荷线圈之调整
-- 4.2.6 色解调电路
-- (2)2轴解调之调整
-- 4.2.7 偏转电路
-- (1)3轴解调之调整
-- (1)水平振荡与稳定线圈之调整
-- (2)高压电路之调整
-- (3)效率线圈之调整
-- 4.2.8 声频电路
-- 4.3 设置时之调整法
-- 4.3.1 设置调整所需之器具
-- 4.3.2 预备调整
-- 4.3.3 色纯度调整
-- 4.3.4 收敛调整(Convergence alignment)
-- (1)静态收敛(Static convergence)
-- (2)动态收敛(Dynamic convergence)
-- 4.3.5 白色平衡之调整
-- (1)SG-驱动方式时
-- (2)SG-BG方式时
-- 4.3.6 消色调整(Color killer alignment)
-- (1)三用电表(Tester)
-- 5.1.1 诊断用机器
-- (2)示波器(Oscilloscope)
第5章 故障诊断
-- 5.1 故障诊断之次序
-- (3)高压计
-- (4)真空管伏特计(Vacuum-tube Voltmeter)
-- 5.1.2 使用三用电表时须注意事项
-- 5.1.5 故障电路之推断
-- 5.1.6 故障电路之区分
-- 5.1.4 故障症状之掌握
-- 5.1.3 故障诊断进行方法
-- 5.1.7 故障零件之发现
-- (1)电压测试
-- (2)通路测试
-- 5.1.8 诊断上的注意
-- 5.2 症状别故障诊断之进行法
-- 5.2.1 既没有图像也没有声音
-- 5.2.2 虽会发出声音却没有图像
-- 5.2.3 虽出现图像却没有声音
-- (1)无论水平垂直均不能同步
-- 5.2.4 不能同步
-- (2)得不到垂直同步
-- (3)得不到水平同步
-- 5.2.5 试映图呈一条横线
-- 5.2.6 不出现试映图
-- (1)故障原因如系在於高压电路或水平偏转电路时
-- (2)故障原因在高压电路或水平偏转电路以外时
-- 5.2.7 聚焦不一致
-- 5.2.8 亮度—有变动图面大小即发生变化
-- 5.2.9 接收黑白广播时会出现着色图像
-- (1)换算排列电路(色差信号放大电路)
-- (2)收像管第2栅极电路
-- (3)色解调电路
-- 5.2.10 着不上色
-- (1)通频带放大电路
-- (2)3.58MHz振荡电路
-- (4)系色放大电路
-- (3)消色电路
-- 5.2.11 得不到色同步
-- 5.2.12 不出现正确的色
-- (1)XZ解调方式时
-- (2)3轴解调方式时
-- 5.2.13 图面有偏色
-- (1)收敛调整不良时
-- (2)即使进行收敛调整偏色仍然修理不好时
第6章 电视共同接收设施
-- 6.1 信号之传输方式
-- 6.1.1 信号分配方法
-- 6.1.2 信号之传输方式
-- 6.2 共同接收设施之构成
-- 6.2.1 接收天线群
-- 6.2.2 接收用放大部
-- 6.2.3 干线线路
-- 6.3 传输线
-- 6.2.5 引入线部
-- 6.2.4 分歧线路部及分配线路部
-- 6.3.1 同轴电缆种类
-- 6.3.2 同轴电缆之接线
-- 6.4 放大器
-- 6.4.1 接收用放大器
-- 6.4.2 线路放大器
-- 6.4.3 分歧放大器
-- 6.5 分歧器、分配器
-- 6.5.1 分歧器
-- 6.5.2 分配器
-- 6.5.3 匹配器
-- 6.6 共同接收设施设置要领
-- 6.6.1 接收点之选定
-- 6.6.2 接收天线
-- 6.6.3 设施之性能
-- 6.6.4 传输线路频率特性之补偿
-- 6.6.5 传输位准之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