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  专门水文地质学部分  上

水文地质学 专门水文地质学部分 上

年份: 1961

作者: 宣化地质学校编

出版: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页数: 162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篇 水文地质测量及制图
-- 第一章 水文地质测量
-- 1. 概述
-- 一、水文地质测量的概念
-- 二、水文地质测量的任务
-- 三、水文地质测量的种类
-- 四、水文地质测量工作的步骤
-- 2. 准备工作
-- 一、调查区现有资料的?集和研究
-- 二、设计书的调制
-- 三、物资供应的准备
-- 四、组队工作
-- 3. 野外工作
-- 一、野外测绘前的路线踏勘工作
-- 二、水文地质测绘
-- 三、勘探工作
-- 四、试验工作
-- 五、野外样品的采取
-- 六、野外资料的整理
-- 4. 室内资料的综合整理与报告书的编写
-- 第二章 水文地质制图
-- 1. 实际材料图
-- 一、制图的目的及任务
-- 二、图上应反映的内容及要求
-- 三、编图的方法
-- 2. 地质图及地貌图
-- 一、地质图
-- 二、地貌图
-- 3. 水文地质图
-- 一、水文地质图的种类
-- 二、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
-- 三、一般专门性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方法
-- 四、为某一日的专门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方法
-- 附录Ⅰ 各种表格
-- 附录Ⅱ 设计书内容提纲
-- 附录Ⅲ 综合地质--水文地质测量报告书提纲 (比如尺1:20万)
第二篇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 绪论
-- 第一章 不同供水目的对水质水量的要求
-- 1. 为供水目的的水质评价
-- 一、饮用水的水质评价
-- 二、工业技术用水的水质评价
-- 2. 需水量的确定
-- 第二章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方法
-- 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阶段的划分
-- 2. 确定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规模与范围的一般原则
-- 3.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一般方法及要求
-- 一、准备工作
-- 二、水文地质测绘
-- 三、勘探工作
-- 四、抽水试验
-- 五、地下水动态的长期观测
-- 第三章 地下水储量的计算
-- 1. 地下水储量的分类
-- 2. 地下水开采储量的分级
-- 3. 计算地下水储量时应考虑的水文地质条件
-- 4. 潜水动储量的计算方法
-- 一、计算过水断面潜水天然流量的方法
-- 二、根据水均衡原理确定潜水动储量
-- 5. 潜水开采储量的计算方法
-- 6. 承压水储量的计算
-- 7. 集水设备可能最大涌水量的计算
-- 第四章 合理取水及卫生防护带的确定
-- 1. 合理的取水
-- 2. 供水水源卫生防护带的确定
-- 1. 供水系统及其各建筑物的作用
-- 第五章 给水方法简述
-- 2. 给水系统高程的计算
-- 第六章 资料的整理和报告书的编写
-- 1. 资料的整理
-- 2. 报告书的编写和提交
第三篇 农田水文地质勘察
-- 第五章 绪论
-- 1. 农田水文地质勘察的意义及任务
-- 2. 我国农田灌溉的概况
-- 第二章 灌溉用水对水量水质的要求
-- 1. 灌溉需水量的确定
-- 一、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中水分的要求
-- 二、灌溉需水量的确定
-- 2. 灌溉用水的水质评价
-- 一、水温
-- 二、总矿化度与溶?盐类的成分
-- 3. 灌溉水源的选择及地下水的合理开发
-- 三、灌溉系数
-- 第三章 土壤盐渍化、沼泽化的形成及改良措施
-- 1. 灌溉时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 2. 沼泽和土壤的沼泽化
-- 一、沼泽和沼泽化地区的概念
-- 二、沼泽及沼泽化地区的形成条件
-- 一、预防措施
-- 二、土壤改良方法
-- 3. 预防土壤盐渍化、沼渍化及改良盐渍土、沼泽地的措施
-- 第四章 灌溉地区的类型及勘察
-- 1. 灌溉地区的类型及其特征
-- 一、平坦三角洲
-- 二、低阶地
-- 三、高阶地
-- 四、山前平原
-- 一、概述
-- 2. 灌溉地区的综合水文地质勘察
-- 六、山区的灌溉
-- 五、高地 (分水岭) 平原
-- 二、灌溉地区的水文地质勘察
-- 三、干渠线路的水文地质勘察
-- 四、沼泽、沼泽化地区的水文地质勘察
-- 第五章 灌区地下水动态及水盐均衡的研究
-- 1. 灌区地下水动态均衡研究的目的及任务
-- 2. 灌区潜水动态的类型
-- 一、渗入--蒸发型的动态
-- 二、巡流类型动态
-- 三、混合类型的动态
-- 3. 观测网的布置原则及对潜水动态观测的要求
-- 4. 水盐均衡和潜水动态的预测
-- 一、水均衡
-- 二、盐均衡的概念
-- 三、潜水动态的预测
-- 一、不考虑渗入时单独工作的完整渠道的计算
-- 2. 取水建筑物和排水建筑物的水量、间距及水位降低值的计算
-- 第六章 农田水文地质调查中的一般水文地质计算
-- 1. 概述
-- 二、不考虑渗入时单独工作的非完整渠道的计算
-- 三、考虑降水渗入时的渠道系统的计算
-- 3. 渠道渗透损失的计算
-- 第七章 农田灌溉地区综合评价及灌溉分区
-- 1. 为选择灌溉地段、灌溉水源的综合评价
-- 2. 灌溉区的综合评价--灌溉分区
-- 第八章 资料整理及图件的编制
-- 1. 图件的编制
-- 一、地质岩性图
-- 二、岩层渗透性图
-- 三、盐渍度图的编制
-- 2. 报告书的编写